新浪博客

【栋梁人必须与遗忘曲线抗衡】

2021-12-18 15:22阅读:
【合唱人必须与遗忘曲线抗衡】


栋梁爱乐 指挥 杜晓华
什么是遗忘曲线?
遗忘曲线由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描述了人类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规律。人体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循序渐进的直观描述,人们可以从遗忘曲线中掌握遗忘规律并加以利用,从而提升自我记忆能力。该曲线对人类记忆认知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般规律
【栋梁人必须与遗忘曲线抗衡】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他认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他用无意义音节(由若干音节字母组成、能够读出、但无内容意义即不是词的音节)作记忆材料,用节省法计算保持和遗忘的数量。 并根据他的实验结果绘成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即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
遗忘曲线所反映的是学习后的正常现象,只是每个个体有很小的差异,那么为什么还会有:“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说法呢?
据我了解的有:指挥专业学习得非常好的人,《作曲法》与《读谱法》两门课学得全面,熟练,在读交响乐总谱、合唱总谱时,经过详尽的作品分析,掌握作品的常用的作曲手法、和声运用、风格特点等等以后,可以做得“一目十行、过目不忘”。
其实这样的优秀指挥,也是要下功夫的;
曹丁先生在接受大作品准备排练前,闭门谢客;有一次不得不见我,(那时没有手机)我看到他房间里书桌上是两份交响乐总谱、沙发上的资料满满的铺开......


我们最近几次排练效果不佳,许多问题与遗忘曲线有关:
1)气息与运用气息: 关于气息是指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掌握歌唱的呼吸,另一方面是气息的恰当地运用,始终积极支持声音的问题,有些人还没有养成习惯。
开头第一句往往气息没有积极主动做好准备状态,就是说没有投入、没有充分准备。(整体都有,女高、女低声部多次不在状态,须提示才能做到)。
2)共鸣与声音颤抖:关于发声位置与质量问题;
有的人共鸣意识不强,或根本没有共鸣意识;不知道“高位置”在哪里?
有的人还在自我欣赏喉音,还在卖弄可怕的颤、抖、摇i、晃之声,行破坏之实。
这已经不再是技术问题,而是审美问题,在栋梁唱合唱不改变是绝对不行的。
(男高、男低声部经常没有共鸣意识,但是只须提示一下,很快可以做到,可见遗忘得干干净净!
3)打开与懒得打开:不学、懒学、拒学的结果。
歌唱必须打开通道,打开通道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声乐技术,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有谁还不会打哈欠?从婴儿起,哈欠就是不用教的生理现象,凡是不学、懒学、拒学的人、不用脑子思考、不赋予行动的懒人,就没有什么可以说的了
喉没有打开、呼吸通道没有打开:牙关没有主动打开、没有半打哈欠状态,每次都要提示,不知提示了多少遍,不知还要提示到哪年哪月?;
若我问“扁字怎么唱”,几乎全部同声回答;““扁字圆唱”。这是知而不行,与不知者一样无知!


4)“唱韵母”——有的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韵母、不会汉语拼音,只好、只会咬死声母——没办法——中华母语基本规律不懂,合唱是唱文化,没文化真可怕。
林林总总,说一下,好一点,不提示,好像根本没有这回事。已经完全没有记忆了......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的表现是正常的,记忆需要对此抗衡,要想办法抗衡。
我总结了可以与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抗衡的办法有:
1)搞懂、搞明白,做到不耻下问,直到真正的理解了,理解有利于记忆;
2)当场录音,课后再听,多听几遍,或及时整理成一看就懂的笔记;笔记能唤起记忆。
3)及时、多次反复复习 ,反复复习,探索真理,进行动态的实践操作,将记忆迅速落实为技术。 能够强化记忆;
4)相互交流,深化理解,帮助别人能够加深记忆。
因为我是搞师范教育的,有机会在课堂上,通过教学实践巩固理论的东西,所以,我能够记住许多专业以及相关的知识与技能。


总之,栋梁人一定要每天拿出最少一小时,与宾浩斯遗忘曲线抗衡,锻炼我们的记忆能力。
你们都比我年轻许多,你们一定会比我能干,干得好,要有信心,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