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耀州药王山游记
2022-09-28 13:57阅读:
时间:2022-02-21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8版 作者:赵永生
2011年,时逢金秋,《中国中医药报》社在陕西西安召开通联工作会,恰遇铜川市举办首届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我作为特邀代表有幸参会,并得以一览药王山的风采。
早就听说耀州有座神奇的药王山,是唐代医学家孙思邈长期隐居之地,令人向往,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前去。此次行程令我十分激动。一大早,与会嘉宾们一同乘坐大巴,直奔药王山。
药王山距西安市区70公里左右,位于耀州区东1.5公里处,本名五台山,由五座山峦组成,山峦顶平如台,形状如同五指。后人为纪念药王孙思邈,在此山修庙建殿、塑像立碑,逐渐使药王山成为远近闻名的医药养生圣地。
在大巴车上,当地工作人员介绍,药王山从汉代开山,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自然景观独特,文物荟萃,文化内涵丰富。山上有关中地区面积最大的古柏林,有金、元建筑及大型元代壁画,还有药王大殿及医方碑、太玄古洞、洗药池等50余处景点,另有石刻遍及全山,隋至明摩崖造像40余尊,精美绝伦。
车队经过一个小时的行驶,终于抵达药王山的山门,“中国药王山”五个大字特别醒目。远远眺望,但见绿树丛中,殿宇环山,依岩而建,气势壮观。药王山海拔812米,药王大殿在北边的山腰上,是今天文化节主会场的所在地。
我们从山下拾级而上,经过天门,来到了雄伟的药王大殿,当时已经人山人海。大殿高22米,宽24米,长57米,依山而立,犹如空中楼阁。
药殿门前的一对铁旗杆十分引人注目。旗杆上面是一副赞颂药王孙思邈的对联,上下联分别是:铁杆铜条纵碧霄,千年不朽;铜烧汞炼点丹药,一日回春。大殿中间,是一尊高3米的药王孙思邈彩色塑像。药王白脸长须,相貌温和端庄。塑像上方有一幅松鹤延年的雕画。孙思邈塑像的背后有一岩洞,被当地人称为药王洞。
孙思邈生于公元581年,是京兆东原人(今耀州孙家塬),据说活了101岁。他自幼家境贫寒,又体弱多病,少年时开始钻研医道
与养生,青年时期即颇有造诣。他辞掉朝廷征召,长期在家乡隐居,搜集民间治疗验方,整理自己的行医体会,完成了《千金药方》和《千金翼方》,被后人誉为药王。由于当时印刷条件有限,人们多以碑刻留记,因而碑刻在药王山十分多见。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药殿东侧的碑亭,尤其是刻于宋徽宗宣和元年(1124)的《千金宝要》,由四块相同的石碑组成。碑上有900多个常用药方,《千金宝要》四字取自孙思邈原书用语:“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在大殿一侧的配殿内,还有扁鹊、张仲景、华佗等其他几位古代名医的塑像。
此次中医药文化节的目的是打响药王品牌,打造休闲养生福地,加快铜川城市转型,继承和弘扬药王孙思邈中药养生文化。
铜川有着丰富的矿藏资源,但资源毕竟有限,总有枯竭的一天,而孙思邈留下的中医药遗产,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当年是趁开会时间游览,没能对药王山的历史与文化细细体会,只能走马观花。如今,距上一次参观药王山已有十年之久,好想故地重游,去看一看药王山的新变化。(赵永生
河北省内丘县中医院)
游药王山赏楹联
时间:2019-05-30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8版
作者:刘高潮
药王山在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是关中医宗名山圣地,唐以前称玉磬山、北五台。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541—682)长期隐居此山,采药制药,研究药理医术,看病行医,治好诸多疑难杂症,被时人尊为“药王”,后人为纪念孙思邈的善行,将山名改为“药王山”。
山上药王活动遗迹遍布,后经历代立祠建庙,修廊造阁,起宫凿洞,祭祀药王的建筑布满苍松翠柏之间。供奉药王的观院大殿巍峨高耸,气势恢宏,药王右手持鸠杖、左手提药葫芦的巨石雕像,极目远眺,袍裾飘逸,阔步前方,耸立在华表簇拥的高台之上,好像治病救人永远都是他的向往。药王庙有联:“志在救人,剂温凉寒暖而万姓感德;心欲济世,诊沉浮迟数乃千古扬庥。”称颂的是药王胸怀天下黎民,挂念百姓疾苦,奔走乡野,寻医问诊,为民消灾除瘼的操行。有副题联:“药物素有灵,苦无奇方医俗病;王侯高不任,独操仁术救人危。”讲的是药王淡泊名利,精研岐黄,面对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多次以高官厚禄相招,仍坚守服务于民的质朴气节。
最具科技气概的是《千金要方》五通碑刻,矗立在大殿前沿,给人一种祈福养生保健康之灵气。正像明代人李朝聘于隆庆年间(1567年)题刻在《千金宝要》碑亭石柱上的楹联:“丹炉吐雾方技妙重千金;玄洞吞云神圣灵通万古。”孙思邈的著作《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是留给我们极其宝贵的医学财富。
药王山北洞有明代邑人乔因阜题在一天门前石牌坊上的楹联:“碧洞灵踪名矣,王真之福地,应知千载神山;清风高尚巍然,宇宙之大名,医今万方景仰。”既是赞山,也是赞人,圣地造名医!北洞东院的石坊上还留有明人吴三锡的撰刻:“春回半粒起疲癃残疾芸生广被;医著千金历唐宋元明万代流传。”说的是药王看病精益求精,立论为世代敬仰。现代名医黄竹斋,于1935年秋专程拜谒药王山,为药王修行的北洞题联:“道通天地术通圣;儒中隐逸医中真。”
药王孙思邈上太白,攀华山采药治病;究黄道,习医术普世济危;辞皇诏,隐玉磬著书立说;终成“千金方”万民敬仰。人们改玉磬山为药王山,修庙祭拜,山门题联:“妙道精微不事人间频采药;神功广大能教天上早回春。”充分赞颂了孙思邈妙手回春的精湛医术。殿前石坊刻联:“讽寒暑度阴阳黎庶咸登寿域;致中和赞华育苍生恒坐春台。”
观以上楹联,可知孙思邈“药王”之名乃实至名归。(刘高潮 中国作家协会陕西分会)
华祖庵里赏对联
时间:2022-02-14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8版
作者:刘高潮
华祖庵里的元化草堂前的楹联。
安徽省亳州市永安街的华祖庵是为祭祀东汉末期“神医”华佗而建。华祖庵始建于唐天佑元年(904),历朝历代多有修缮,形成了今天祠庙、故居、古药园三单元式纪念馆格局。华佗(约145—208)名敷,字元化,通数经、精岐黄;制“麻沸散”开颅剖腹,为外科鼻祖;创“五禽戏”活络通经,是养生先贤。在华祖庵里的古香古色的建筑中,历代名人题词、刻联,或赞其医德,或念其医术。
走进拱形青砖门洞,迎面是郭沫若先生于1961年题写的“华佗纪念馆”照壁,大殿前矗立的抱柱楹联赫然在目:“橐龠无传一卷伤心狱吏火;户枢不朽片言终古活人方。”这说的是华佗入狱后,将青囊医书赠予吴姓狱吏,吏妻将书烧残,仅存少数几页,但也成为救死扶伤之宝。
大殿内立着2.7米高的华佗铜像,铜像头顶高悬安徽巡抚朱珪在清嘉庆二年(1797)修缮华祖安时所题匾额“燮理通微”,铜像两边是朱珪亲题的联语:“五戏转灵枢道本皇轩仙位业;四轮消劫运功参帝释佛菩提。”赞美了华佗创五禽戏养生,治病活人,功齐帝王佛陀的恩德。
穿过祠庙区,来到华佗故居,有一四方凉亭,额题“自怡”,相传是华佗治病闲余修心养性的地方,方亭飞檐翘角四柱。抱柱联“自是闲云野鹤;怡然流水瑶琴。”反映出华佗的生活情调。在亳州,华家是一个大家族。年轻时的华佗踌躇满志,苦读求索,精通琴棋书画、三坟五典,但他无意功名,一心救济苍生,暇以秀才“四艺”自乐。
凉亭对面是陈列室,藏有历代华佗相关研究、医药、医术器械资料,以及当代全国学术讨论会议资料、著作等,仿佛向游人诉说着心声:“善德善言善行犹似善医至善;名山名水名胜更因名人而名。”这副楹联题刻在门前廊柱上,供人拜读。
元化草堂是华祖庵的主建筑,耸立在一米多高的台基中央,三间大殿气宇轩昂。这里过去是华佗诊治行医的茅庵,今天成了人们凭吊神医举行大型纪念活动的地方。草堂楹联瞩目,“一代医宗功侔良相;千秋遗爱泽被神州”。华佗虽不曾做官却胜似高官,功德无量;虽不是王侯却百姓敬仰,光照华夏。院子里四周的建筑被回廊勾连,西厢存珍斋是当年华佗炮制药材的地方,今存历代名人和国内外专家的题词绘画。门联:“囊括岐黄流长;病祛药石贻馨。”东厢益寿轩的门联为“杏林垂荫春秋不老;寿域宏开日月常新”,这里是华佗活动练功的场所。后面是诗壁画墙,转弯处矗着一座赑屃驮石碑,碑上题联“厚德存千古;青囊济万世”,这是对华佗平生操行的高度概括。
在后面的古药园里,棕榈苍翠、白菊着花,洗药池碧澄潋滟,药池亭的对联“掬水洗愁怀宝未能医国;倚亭寻梦有方足以活人”既是对华佗医不治国的惋惜,又是对他从医救人的赞叹。(刘高潮)
古代女医之最
时间:2020-06-10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8版
作者:刘高潮
中华灿烂的文明史,既是男人创造的,也是女人谱写的,尤其在医学科技领域,妇女创造了诸多世界第一,留下光辉灿烂的一页。辑录些许,以示敬意。
世界上第一个女医——义姁
她诞生在2000年前的西汉初期,是河东(今山西夏县)人,从小喜爱药草,十几岁就上山采撷新鲜中草药,捣烂给乡邻外敷治病。她虚心好学,医道颇深,因救活一个腹部鼓胀,奄奄待毙的病人而闻名遐迩。后被汉武帝召入宫中,任命为女侍医。
第一个做病理解剖的人——唐张氏
南北朝时,沛郡相县(今安徽濉溪)唐赐之妻张氏,贤惠聪颖,略懂医道。一天,唐赐从邻村喝酒回家后得了急病,腹痛难忍,吐出20余条虫,诊治无效,临终把张氏叫到床前,要她在自己死后作剖腹检查。张氏遵嘱,忍悲持刀解剖丈夫遗体,儿子唐副在一旁佐助。经解剖观察,发现唐赐内脏全部糜烂穿破(类似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此事刊录于我国《南史·顾恺之传》中,比世界史记载的首次病理解剖(1302年)还早800多年。可惜唐张氏因此被强加上“大逆不道”罪名,遭官府捕杀。
第一个著书立说的女医——胡愔
胡愔生活在唐代的太白山(今陕西眉县南),对养生长寿、吐纳导引有独特见解,她广泛搜集解剖资料,整理中医脏腑理论,编绘了一卷“披图而六情可见,开经而万品昭然”的《黄庭内经图》,使人体脏腑在图中得到形象的展现。
第一个女灸学家——鲍姑
她姓鲍名潜光(约309—363),晋代山西上党人。其父鲍靓任广东南海太守,通医术,她随之习医,长成嫁给著名道士葛洪,在浮罗山采药炼丹,治病救人。她创立灸法急救术,用艾线灸身,专治赘瘤、赘疣,闻名岭南地区,人称“鲍仙姑”。
第一个开创妇科的女医——谈允贤
谈允贤(1461—1556)是明代正德年间无锡人,自幼随祖母学医,治疗妇女疑难杂症,在民间设馆行医。她被召入宫廷,开创妇科,并建立女医制度。晚年将祖母传授的医术和自己多年临床经验总结,挑选31例妇科医案,写成《女医杂言》,成为治疗妇科病症的最早专著。(刘高潮
中国作协陕西分会)
有趣的中医代称
(2023-02-24 04:52:15)[编辑][删除]
时间:2019-05-20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8版
作者:杨晓光 赵春媛
中医,即相对西医而言。在西方医学没有传入我国以前,中医基本不叫中医这个名字,而是有独特且内涵丰富的称谓。
岐黄
这个名字来源于我国古代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书中采用黄帝和上古著名医学先知岐伯相互问答医学知识的形式阐述重要的医学理论。因此又称《黄帝内经》为岐黄之术。自然,岐黄也就成了中医的别名。
青囊
它的来源与三国时期的名医华佗有关。据说,华佗为曹操医头风,被曹操误解“此人欲乘机害我”而遭枉杀。被杀前,为报一狱吏酒肉侍奉之恩,曾将所用医书装满一青囊送与他,希望把自己的医术流传下去,不料狱吏不敢接受。在极度失望之下,华佗把它掷在火盆里烧掉。狱吏这时候才觉得可惜,慌忙去抢,只抢出一卷。华佗死后,狱吏亦行医,使华佗的部分医术流传下来,据此,后人称中医为青囊。
杏林
传说三国时有位名医叫董奉,他一度在江西庐山隐居。相传他在给人治病时,从不收取钱财,只要求患者在病愈之后,在他的家宅四周随意种下几棵杏树。数年后,董奉门前屋后杏树成林,人们看到杏林,便联想起医德高尚、医术高明的董奉先生,由此将给人健康保证的中医界称为“杏林”。
悬壶
“悬壶”也是中医行医的专用名词,典出《后汉书》及《神仙传》,与道医壶公有关。壶公乃是东汉时一位卖药的老翁,有道术,善用符治病。因常悬一壶于市头卖药,“药不二价”“治病皆愈”,故后世称行医为“悬壶”。从那时起,医生腰间挂的和诊所前悬的葫芦,便成了中医的标志。(杨晓光
赵春媛)
有趣的医生“外号”
时间:2019-06-28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8版
作者:杨晓光 赵春媛
过去的医生除了姓名之外,有的还有“号”,“号”之外还有“别号”。名字多是父母给取的,“号”和“别号”则一般是医生自己取的,至于“外号”,则是病家或后世医家给取的。取义各有不同,大致上以赞誉的成分居多。
有以医生的籍贯(或其长期工作的地方)取号的,如医圣张仲景曾为长沙太守,故被人尊为“张长沙”。明代王肯堂,又称“王金坛”,李时珍又称
“濒湖”,金坛、濒湖也是地名。人以地名,是非大学问家、大名医莫属的。
有夸医生技术好的,如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里的尚老医生,人称“老神仙”;清代四川犍为县名医张本元精于针灸,人称“神针”;乾隆时福建长乐也有一位“方半仙”;广元市有位苏子秦老医生,人称“苏半夜”,是说找他看病的人半夜就得去排队;明代医家陶节庵精于伤寒,患者吃一剂药就好,因此而有“陶一帖”的美誉。
有以精于脉诊而著称的,宋代有位医生叫“严三点”(“三点”是指医生诊脉的寸、关、尺3个部位),有了这个外号,他的名字反而不为人所知了。元初江西星子县有位医生叫刘岳,字公秦,也有“刘三点”之称。
又有以医生专业上的成就取“号”的,如北京的王鹏飞,人称“小儿王”;由成都调到北京的王朴诚、王伯岳父子,人称“王小儿”。
更多的是以医生善用的药物来取“号”的,金代就有一位善用大黄的“穆大黄”,近代江西吉安有位名医也叫“肖大黄”。张景岳外号“张熟地”;
清代江苏娄县名医方秋崖,人称“方石膏”,近代北京四大名医之一的孔伯华亦有“孔石膏”的外号;以善用附子著称的祝味菊先生,人称“祝附子”;云南吴佩衡也有“吴附子”之名。还有常把干姜、附子、肉桂等热药一起用的,成都的陆铸之人称“陆火神”;成都有位“蔡麻黄”,成都习俗畏麻黄如虎,看来这位医生是敢用、善用麻黄的了。
也有医生用药量大,药味又多,一帖药甚至几斤重的,外地慕名来诊者取了药,得买一两个大编织袋才能提走,人们就给这个医生取了“某大包”的外号。
还有以医家身体的某一缺陷取名的,清代江苏丹徒名医王九峰外号叫“王聋子”。这样的“外号”,似觉得有失风雅。(杨晓光
赵春媛)
我国古代医生称谓
时间:2019-06-14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8版
作者:杨晓光 赵春媛
疾医 周代医官名,相当于后世的内科医生。
医师 首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典籍中。
太常 医官名,秦置“奉常”,汉代景帝时改称“太常”。
药医师 我国唐代已设药医师(后称药师)负责采办药品。
太医令 东汉曹魏时设置,隋唐改称“太医署令”,为管理医疗的职官。
太医博士 北魏置太医博士以教子弟。
医生 此称呼始于我国唐代。
医士 本名首见于我国北宋。
郎中 始于我国宋代,周密《武林旧事·诸色伎艺人·说药》有杨郎中、徐郎中,我国南方各省皆称医生为郎中。
大夫 始于我国宋代,见洪迈《容斋二笔》卷十六。今习俗仍称医生为大夫。
院使 明清太医院长官称为“院使”,下设御医、吏目、医士数十人,主要为宫廷、皇族服务。(杨晓光 赵春媛)
“郎中”名称的由来
时间:2019-03-11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8版
作者:杨晓光 赵春媛
人们习惯称中医师为“郎中”。其实郎中原是秦代所设立的官名,区分文武,都是皇帝的侍从官员,历代均有沿用。称中医师为郎中是从宋代以后民间开始的。
当时有位郎中官名叫陈亚,为人诙谐,又爱好文字游戏。他曾以中药名写诗百首,时人誉为“药诗”,如“风雨前湖夜,轩窗半夏凉”“但看车前牛岭上,十家皮没五家皮”等,都巧用谐音、双关的修辞技巧将中药名揉入诗中,而不觉牵强附会。
有一年大旱,陈亚和友人蔡襄在路上看到一个和尚求雨,赤膊自晒,殊为可笑,陈亚随口念道:“不雨若令过半夏,应定晒作胡芦巴。”半夏、胡芦巴都是中药名。蔡襄见他讽刺过分,便道:“陈亚有心终归恶。”陈亚应声道“蔡君出口便成衰”,“便成衰”为中医“泄泻”的别名。此事传到民间后,陈亚名声大振。人们认为他不但熟谙药名,也通医术,以后便有学医者以读陈亚“药诗”为乐事,郎中也渐渐成为中医师的代称了。(杨晓光
赵春媛)
“青囊”典故从何来
摘自2023-5-8中国中医药报
罗兴洪 南京中医药大学 赵霞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青囊是用青黛染色制作而成的青色布袋,古代医家常用来装书,故后人借以喻指医书,又衍义为医术。
据传,“青囊”的典故和华佗有关。据《后汉书•方术列传》记载,华佗是东汉末年的医学家,“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精于方药”。他将自己行医用药的经验进行总结,写成了医学著作。因华佗游走各地行医,为了携带方便,把自己的医学著作都装在青色的布袋即青囊之中。后来华佗因拒绝留在曹操身边为其治病,“操累书呼之,又敕郡县发谴”,然而“佗恃能厌事,独不肯至”,最终惹怒了曹操。华佗在被曹操杀害之前,把自己用毕生心血著就的医书留给狱卒,希望这些医术能够流传下去。但狱卒怕受牵连,不敢接受。这部被华佗自己烧掉的医书,后人将其称为《青囊书》。这部医书没有传下来,是中国医学史上的一大憾事。
后人为了纪念华佗,就以“青囊”代称医书,也借指像华佗那样高超的医术。唐代刘禹锡《闲坐忆乐天以诗问酒熟未》云:“案头开缥帙,肘后检青囊。唯有达生理,应无治老方。”诗中的“青囊”指的就是医书,根据诗义也可以说医术。后遂用“青囊”为医书命名者有唐代杨松筠的《青囊奥语》、明代罗必炜的《青囊药性赋
》等。
赏《辋川图》秦观得愈
(2022-09-29 04:11:24)[编辑][删除]
时间:2022-02-18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8版 作者:任蓉华
《辋川图》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单幅壁画,原作已无存,现只有历代临摹本存世。画面上,亭台楼榭掩映于群山绿水之中,山下云水流肆,有舟楫过往,画上人物儒冠羽衣,对弈下棋,饮酒流觞。整幅画中,有诗有画,诗画俱佳,意境高远。
据传,宋代词人秦观在河南汝阳任职时,处理政事劳累过度,加上脾胃不调,出现了厌食、胸闷、恶心、腹胀等症状,虽请了当地名医诊治,吃了无数汤药,仍未好转。
这天,秦观的一位朋友来探望他,并送来一幅古画,对他说:“你这是劳神过度所致,每天凝神细观这幅画,疾病就能痊愈。”朋友送来的这幅画就是王维的《辋川图》。王维诗画双绝,他的山水诗画悠然恬淡,苏轼赞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秦观打开《辋川图》一看,画上山青林秀,笔墨酣畅,充满大家之气,心想能否治病不要紧,这样的名画谁不愿天天看?此后,秦现每天用心观赏,细细揣摩,他想象自己进入画中,清风阵阵,鸟语声声,顿感神清气爽。过了一些时日,秦观感觉胸膈宽松,胃口大开,腹胀、恶心感均消失,又重现了往日的神采。
有感于《辋川图》的“搭救之恩”,秦观特地写了一篇《摩诘辋川图跋》,来记述这件令人称奇的事情。后来,秦观的老师苏轼听闻此事,写下“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的诗句来记录此事。(任蓉华)
医圣张仲景赋
(2022-08-04 04:33:47)[编辑][删除]
摘自2022-8-3中国中医药报
杨殿兴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中原大地,南郡涅阳;张机诞世,灿若星光。
生逢乱世,连年混战;民不聊生,饥寒恐慌。瘟疫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疾病肆虐,室室有号泣之殃。宗族素多,向余二百,七成伤寒惟患;至爱亲众,犹未十稔,百余人口殁亡。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纵狂;痛宗亲之涂碳,念黎民之忧伤。少小立志,博通群书善悟;从学伯祖,精研医药日长。勤求古训,内难阴阳大论;博采众长,药录汤液经方。省疾问病,三部九候寻觅;探赜索隐,五脏六腑辨详。平脉辨证,内外妇儿治愈;高才妙识,理法方药精良。大德仁医,时刻心系百姓;长沙太守,当官不忘坐堂。
广纳博采,焚膏继晷撰医著;求真取精,伤寒杂病成典藏。开一代新风,探理致微解玄妙;创六经辨证,见病知源扬岐黄。药王思邈,惊叹此为活人书;玄晏甫谧,盛赞用之效验强。兵燹战乱,经典命运多舛;太医叔和,大任整理担当。宋代林亿,校讫伤寒颁行;今朝杏林,始有定本流芳。
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受五谷,以禀五常。仲景高论,惊世昭彰:竞逐荣势,不固根本,忘身徇物之蠢;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保身长全之良。进则救世,以疗君亲之疾;退则惠民,以救贫贱之殇。
伤寒大论,奉为方书始祖;仲景奇人,尊为圣贤医王。六经钤百病,辨证纲领;八法赅千方,论治诸恙。见微知著,望王仲宣断生死;洞察天地,著活人书保健康。
伟哉!医圣仲景,开启中医大道;妙哉!辨证论治,成为治病规章。巍巍乎如日月高照,荡荡乎若花蕊飘香。九洲奉研医圣典,四海皆尊仲景方。
歌曰:
华夏文明璀璨扬,六经辨证杏林昌;
圣贤开启阳光道,千古流传万世芳。
致敬医圣,于蓉城雅兴轩
二〇二二年夏
注释:
南郡涅阳:张仲景为河南南阳郡涅阳人。
伯祖:张仲景的老师,张伯祖。张仲景10岁左右,拜同郡医生张伯祖学习医术。
内难阴阳大论:《黄帝内经》《难经》《阴阳大论》等古典医籍。
药录汤液经方:《胎胪药录》《汤液经》等古典医药著作。
坐堂:张仲景官至长沙太守,他规定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大开衙门,不问政事,为老百姓看病,这就是“坐堂医”的由来。
药王思邈:唐代孙思邈被尊称为“药王”,他十分尊崇张仲景,在所著《千金方》中收载了《伤寒论》,这也是《伤寒论》最早的版本。
玄晏甫谧:晋代皇甫谧,晚年自称“玄晏先生”,著有《针灸甲乙经》。其在自序中盛赞张仲景,云:“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
太医叔和:王叔和,魏晋时期任太医令,整理编次了《伤寒论》。
宋代林亿:宋代林亿等人,在北宋官方组织下校定《伤寒论》,一般称为“宋版本”。宋本《伤寒论》的校讫和颁行,结束了自王叔和以来800多年传本歧出的混乱局面,使得《伤寒论》有了一个官定的标准本。
望王仲宣断生死:王仲宣,指“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王粲,字仲宣。张仲景在荆州见到了来投靠刘表的王仲宣。当时王仲宣21岁,仲景通过望诊断定他有病且有性命之忧,并给他开了中药“五石汤”。王仲宣嫌其言忤,受汤未服,20年之后病亡,被张仲景言中。这一典故在晋代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序》、宋代《太平御览》中均有记载。
不到百泉药不全
(2022-07-16 03:29:52)[编辑][删除]
春暖花开到百泉 不到百泉药不全
摘自2022-7-15中国中医药报
王续琨 大连理工大学 于立伟 北京康仁堂药业公司
河南辉县的药王庙。
河南省辉县市在隋唐时期称为共城县、共州,南宋至明代改称辉州、辉县。百泉至今仍属辉县市的一个村镇,其名来源于太行山南麓的百泉湖。作为卫河源头的百泉湖,其周边盛产药材,百泉因民间祭祀习俗而逐渐成为药材交易市场、药材交流会的举办地。
卫源庙庙会促使百泉药交会初步形成
南北纵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的太行山脉,各道水系沿岩石隙缝向东挤压而来,到达支脉苏门山时,在山体南麓的石穴中变成源源不断上涌的泉水,形成碧波荡漾的湖泊。因湖底遍布泉眼,遂得名百泉湖、百门泉。泉水上涌,犹如贯珠,故而又名珍珠泉。
以湖水缓缓南流的百泉湖为发源地的卫河,古时称为淇水。早在商周时期,位于诸侯国卫国境内的百泉湖就非常有名气。据南宋的儒学大师朱熹《诗集传》和学者王应麟《诗地理考》的考证,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多首吟咏百泉湖的诗:“毖彼泉水,亦流于淇。有怀于卫,靡日不思。……我思肥泉,兹之永叹。思须与漕,我心悠悠。”(《邶风•泉水》)“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傩。”(《卫风•竹竿》)这两首诗抒写的都是卫国女子远嫁外地之后的悠悠思乡情。
自古以来,百泉湖和苏门山就以绝佳景色吸引着八方游人。至今流传下来350多通历代碑刻,包括造像碑、画像碑、书法小品碑、诗词文章碑等。其中有唐代画家吴道子的《孔子画像》,北宋画家崔白的《布袋僧真仪像》,北宋文学家苏轼于1088年题写的亭名“苏门山涌金亭”,金代诗人元好问的杂言古风诗《涌金亭示同游诸君》,元代画家、书法家赵孟頫书写的《盘谷序碑》《玉虚观碑》,还有乾隆皇帝1750年来此游览创作的4首诗。
辉县百泉与药材结缘,始于公元7世纪初的隋代大业年间。当地百姓为敬祀河神灵源公,在卫河的主要源头百泉湖的北岸修建了一座卫源庙。有庙就会逐渐形成庙会,周边村民借庙会之机进行农产品交易,以集市的形式调剂余缺。
卫源庙大殿下的《百门陂碑》立于唐代长安四年(704年),碑文中有关于庙会情况的记述:“每至元律既谢,韶阳肇开,紫莺娇春,红萼笑日,申祈者倏来忽往,奠祭者烟交雾集。”唐代佛教大兴,遍地办庙会,日期都选在佛诞日农历四月初八。辉县药材资源丰富,药材自然成为卫源庙会的重要交易物品。当地老百姓还传说,药王孙思邈曾“遍采太行山圣药,汲取百泉湖水炮制”。
据明代《救荒本草》等医书所载,辉县既产出金银花、麦门冬、藁本等大宗中药材,又产出野山药、牛尾菜、绵丝菜、八角菜、鹿蕨菜、山芹菜、金刚刺、山绿豆、山白菜、山葱、薤韭等具有地域特色的中药材。辉县西南距怀药主产区怀庆府(今河南省焦作市)几十公里,西北距盛产党参、连翘、黄芩的潞安府(今山西省长治市)一百多公里,东距丹皮产地曹州府(今山东省菏泽市)一百八十公里。辉县地理位置优越,“东接齐鲁,西控三晋”,由于交通便利,季节合适,明代中期以后参加庙会进行药材交易的当地药农和外地药商越来越多。
获朝廷支持药交会规模进一步扩大
在各种文献资料中,有关辉县百泉药材交流会的起源都要说到明代洪武八年(1375年)发生的一件事:明太祖朱元璋钦定四月初八日亲祭神明,令起庙会,敕令郡守当日来寺庙担任主祭。这件史事未见史书中有相关记载,直到清代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山西省闻喜县珍珠商行才在卫源庙的拜亭石柱上镌刻文字予以补记:“明洪武八年,御祭于四月朔八日,令起大会,以报神功。”获得皇帝和朝廷支持的卫源庙庙会,其规模在明代以后不断扩大,形成了全国性的药材交流大会。因庙会会期为春播以后,春暖花开,故有“春暖花开到百泉,不到百泉药不全”之盛誉。
在百泉药材交易市场趋于红火的背景下,药商们提出了祭拜行业神——药王的诉求。由西安府华阴县(今陕西省华阴市)药商和怀庆府河内县(今河南省沁阳市)药商捐献资金,于清代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在百泉湖东侧修建了药王庙,庙中供奉药王三真人——华佗、韦慈藏、孙思邈。《创建药王庙碑记》记曰:“兹共城西北隅苏门山麓,每春末夏初,为南北药商交易之所,独无庙以妥神,众商顶礼无地,固心所歉然不安也。爰公同立议,捐资储金,创建庙宇。择诸商中之精能干办者董其事。”药王庙庙会为正月十一日至十二日。因会期正值冬季,又是元宵节前夕,参与庙会物资交易的摊贩主要还是本地农户。又因此时不是药材采收季节,庙会上交易的药材品种也比较少。
以药材交易为主的庙会,仍然在农历四月举办。乾隆年间《辉县志》载曰:“百泉,四月初一起,初十止,四方辐辏,商贾云集,南北药材俱备,官弁督役,稽查窃匪”“药之属,全虫、山楂、丹参、大黄、防风……种类甚多。”
清代中期以后的庙会,其实已是卫源庙庙会与药王庙庙会、药材物资交流集市的组合,其中既有药王祭拜仪式和放水鸭、送河灯等民俗活动,又有戏班演出、马戏杂技、游艺活动,周边百姓前来逛游观赏,庙会集市成为辐射方圆百里的群众性游乐场所。每日参会人数少则数千,多则盈万,人流如潮,锣鼓声、喝彩声、叫卖声此起彼伏。
庙会会期由一天延长至十余天,意在增加药材交易量。组织者在对外“招商”时,将百泉庙会称为百泉药材交流会,简称药交会、药材会、四月会。百泉药交会拉动了当地药业经济的延伸发展,不仅有药商在会期批发零售药材,开展短期贸易,而且有些本地和外地药材商人还在百泉当地开设了商号、门店,常年经营药材生意。
会规章程保障百泉药交会顺利进行
清代嘉庆年间,辉县本地药商和外地药商代表组建了“药王会”,订立以交易规则为主要内容的会规会章,负责筹备和主持药材交流会的各项事务。嘉庆七年(1802年),因百泉当地的房主任意抬高租金、“说行者”(经纪人)乱收佣金,外地药商经过聚议,将药交会移往几十里外的新乡县举办。后经药商代表和百泉“药王会”会首的“婉留劝请”,第二年的药交会又迁回百泉复会。
嘉庆九年(1804年)在百泉药王庙所立的《复会碑记》中,列有为杜绝以上乱象而制订的五条“会规章程”:“一、房屋地基,俱各照旧生理,不许彼此易换。二、房屋地基赁价,亦各照旧规,不许多收少取,以后赁价永无增减。来由主,去由客。三、住客日用火食,由客自便,地主房主永不许把持包揽。四、全蝎、麝香,任客货买货卖,永不许独立行市。五、本处山货药材,无论远近散行、行店,凡说行者,设有官秤、腰牌,领秤说行,贴钱一千,违者不许说行,查出,禀官究治等情到案。据此,合行出示晓谕。”(碑文中“照旧生理”一词,指保持原状。)会规章程中制订的公平合理的交易规则,不仅是当年药交会正常运行、持续开办的制度保障,也是留给后人的宝贵的制度文化遗产。
调查资料显示,1932年至1936年是百泉药交会的繁荣时期。这段时间,每年春节刚过,药会主办者便向各地客商发出邀请函件,告知药交会的起止时间;准备参会的客商随后回函,列明到会日期、人数以及代租房子的大小、需要哪些家具等事项。农历三月中旬,赴会客商通过车拉、船载、驴驮、人挑等运输方式,将药材等货物运到药会现场,然后开始营业。四月中旬,药交会宣布结束。也有的客商为了将药材尾货售完,一直持续到麦收前才离开百泉。
药交会规模较大时,会场有时超越百泉村界,往北延伸到苏门山麓,方圆约有3平方公里。交易场区按货物类型分片,百泉村东街是药货区。交易现场,经纪人在买家和卖家之间说合沟通,过秤员掌秤称重药材。辉县当地人担任药商经纪人、过秤员者达200人左右,为药材交易提供各项周到的服务。药交会期间,从山西太谷帮和河南本省怀庆帮、彰德帮等实力较强的药号中推选若干人作为会首,称“值年会首”。“药王会”在值年会首的协助下,负责收缴会费、召集会议、现场调度、调解矛盾、结算货款等事项。
1937年,百泉药材交流会因日军侵华而中断。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方得以恢复。1958年,百泉药材交流会与河北安国、江西樟树并称为全国“三大药交会”。继安国药市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辉县市文化馆所申报的“药市习俗(百泉药会)”项目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湖北“十大楚药”
(2022-07-21 04:50:27)[编辑][删除]
“十大楚药”是蕲艾、半夏、天麻、黄连、茯苓、福白菊、苍术、龟鳖甲、银杏、紫油厚朴和黄精(并列第十位)。评选出的“五大特色药材”是资丘木瓜、野菊花、虎杖、金刚藤(菝葜)、马蹄大黄。
商洛连翘一身宝
邓力 四川省成都市中草药研究所
2019年4月,陕西省商洛市确定该市市花为连翘。连翘是著名的“十大商药”之一,具有历史性、文化性、地方性、经济性和观赏性,是能够代表商洛市的特色植物。十大商药指产于商洛的十种道地药材,除连翘外,还有丹参、桔梗、黄芩、牡丹、山茱萸、金银花、五味子等九种。
连翘其果实翘出众草,故名。它早春开花,一簇簇、一束束,金黄色的花朵芬芳四溢,令人赏心悦目。连翘根系发达,适应性强,耐干旱贫瘠,栽培技术简单,管理粗放,能很好地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由于其植物特性和观赏性,在绿化美化城市方面应用广泛,是实现“中医药+园林”的优良树种。
连翘可谓浑身是宝。它花开可赏,叶出可代茶饮,果熟可为中药材。
连翘以果实入药,分青翘、老翘两种。秋季果实初熟尚带绿色时采收,除去杂质,蒸熟,晒干,习称“青翘”,以色青绿、无枝梗者为佳;果实熟透时采收,晒干,除去杂质,习称“老翘”或“黄翘”,以色黄、壳厚、无种子、纯净者为佳。连翘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之效。性寒味苦,轻清上浮,可治上焦诸热,主入心经,既能清心火、解疮毒,又能消散痈肿结聚,故有“疮家圣药”之称。金银花与连翘常作药对使用,均有良好的清热解毒作用,既能透热达表,又能清里热、解疮毒。此外,连翘根亦可药用,《本经逢原》载:“连翘根寒降,专下热气,治湿热发黄”。
连翘不仅药用价值为世人看重,其嫩芽入茶,茶香不涩、色泽清纯,还是著名的药茶之一。每年4月中下旬到7月中下旬,为连翘嫩叶的最佳采摘时期。每年这个时候,农户们上山采连翘茶,沐浴在药香里,欢声笑语中凝聚着对生活的美好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