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YY平台知名主播梁某因违约跳槽至抖音直播,被经纪公司索赔1364万,最终法院一审判赔545万。这一判决迅速引发热议:主播“跳槽”到底该不该赔?赔500多万算不算天价?
违约跳槽,主播错在哪?
梁某和经纪公司签的是独家合作协议,白纸黑字约定只能在YY直播。结果他不仅跑去抖音开播,还在公司警告后继续“硬刚”,甚至一度减少直播时长,试图降低违约赔偿基数。法院认定其行为属于恶意违约,判赔545万并非“拍脑袋”,而是综合了公司投入、主播收益和行业惯例后的结果。
这让人想起此前“韦神”韦东奕被虎牙索赔千万的案例——平台和经纪公司砸钱捧红主播,自然不希望他们“翅膀硬了”就单飞。商业合作不是过家家,签了合同就得认。
545万是高还是低?
公司最初索赔1364万,是按梁某违约前收益的5倍计算,而法院最终砍到545万,相当于“打了四折”。这个数字看似惊人,但对比行业案例并不离谱:
案例一:主播“嗨氏”违约跳槽被判赔4900万
2020年,直播行业发生知名游戏主播“嗨氏”违约跳槽案。嗨氏作为顶级主播,拥有庞大粉丝群体和极高商业价值,与原平台签订独家合作协议,平台投入大量资源助其成名。但合同未到期时,嗨氏擅自跳槽到竞争对手平台直播,严重违反协议,给原平台造成巨大损失。法院审理时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嗨氏在原平台的收益情况、平台对他的投入,以及行业惯例和类似案例的判决结果。最终判决嗨氏赔偿4900万,体现了法律对合同违约行为的严肃态度和对行业秩序的维护。
案例二:某游戏主播因违约被平台索赔1.46亿(后和解)
2023年,直播行业再次出现高额索赔违约案。某知名游戏主播与平台签订长期独家合作协议,平台投入大量资源扶持其发展,使其成为平台明星主
违约跳槽,主播错在哪?
梁某和经纪公司签的是独家合作协议,白纸黑字约定只能在YY直播。结果他不仅跑去抖音开播,还在公司警告后继续“硬刚”,甚至一度减少直播时长,试图降低违约赔偿基数。法院认定其行为属于恶意违约,判赔545万并非“拍脑袋”,而是综合了公司投入、主播收益和行业惯例后的结果。
这让人想起此前“韦神”韦东奕被虎牙索赔千万的案例——平台和经纪公司砸钱捧红主播,自然不希望他们“翅膀硬了”就单飞。商业合作不是过家家,签了合同就得认。
545万是高还是低?
公司最初索赔1364万,是按梁某违约前收益的5倍计算,而法院最终砍到545万,相当于“打了四折”。这个数字看似惊人,但对比行业案例并不离谱:
案例一:主播“嗨氏”违约跳槽被判赔4900万
2020年,直播行业发生知名游戏主播“嗨氏”违约跳槽案。嗨氏作为顶级主播,拥有庞大粉丝群体和极高商业价值,与原平台签订独家合作协议,平台投入大量资源助其成名。但合同未到期时,嗨氏擅自跳槽到竞争对手平台直播,严重违反协议,给原平台造成巨大损失。法院审理时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嗨氏在原平台的收益情况、平台对他的投入,以及行业惯例和类似案例的判决结果。最终判决嗨氏赔偿4900万,体现了法律对合同违约行为的严肃态度和对行业秩序的维护。
案例二:某游戏主播因违约被平台索赔1.46亿(后和解)
2023年,直播行业再次出现高额索赔违约案。某知名游戏主播与平台签订长期独家合作协议,平台投入大量资源扶持其发展,使其成为平台明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