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大概是200111月,为了筹备泰州中学一百年校庆,我决定亲自去一趟北京,主要是收集在京的几个名校友的个人资料,借此机会顺便给他们打打招呼。拜访童凯院士就是我这次北京之行的重要目的。
童凯是江苏省泰州中学49届高中毕业生,海陵区人,留苏博士,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工作,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科技发展部副主任,卫星导航和定位应用系统总设计师。童凯从事航天事业40多年,是我国卫星测控和飞行器导航定位系统学术带头人,在国家多项重大工程中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曾获得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和航天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那天上午,我按照校史办公室提供给我的电话号码,先和他通了电话,说明了来意。童凯见是母校校长来访,自然十分高兴,表示没有问题。我们几人叫了一辆出租车很快就到了空间技术研究院的大门口,大门一点不豪华,从大门看不像是一所高新技术单位。我对哨兵说明了来意,哨兵让我履行了登记手续。同时,见他连续拨了几个电话,估计大概是和童凯本人以及研究院有关方面联系吧。很快,卫士让我们进去了,并告诉我们如何走,我们按照卫兵指示的方向在一所大楼前停了下来,到童凯工作的地方了。
这所大楼戒备森严,门口除了有武警岗亭外,门内还有传达室,我们通过两道关卡,终于走进二楼童凯的办公室。办公室只有一间,条件极为简陋,办公桌显得有点破旧,桌后一张旧藤椅,是童凯办公坐的。桌子对面靠墙的地方摆着一张旧沙发,沙发面皮已经磨破,显然是接待客人之用。身后,一堆堆资料一直码到天花板,这些看来非常有用的研究资料,只是因为橱子不够用了,不得不在地上放着。我一时感到惊讶和无语!室内简陋而又陈旧的摆设与室外武警战士的戒备森严形成了多么不和谐的对照。这就是21世纪初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这就是一个中国工程院院士办公和进行尖端科研的地方。
童凯热情地招呼我们坐在那张旧沙发上,连连向我表示歉意,说条件差了一些,让人听起来这简陋的条件好像是他的责任似的。他为我们泡茶、拿烟,烟是什么牌子的,我已记不得了,但肯定不是中华。我想若在地方上,哪怕是到一个科级领导干部的办公室也会有服务员跟进来倒茶、让座,但在这里,一切都从简了。按说国家有规定,院士应享受副省部级干部的待遇呀。
童凯背倚桌子站着和我们说话,还像当年学生见到老师一样,显得多少有点局促和不安,他言语不多,一看就知道是一个标标准准的知识分子,是一个做学问的人。我过意不去,请他坐下来说话。
我们交谈了约一个多小时,我要的资料他早做准备,我还想知道的内容,他也按照我的要求一一做了回答。我见差不多了,同时考虑到他一定很忙,就准备告辞。童院士邀请我们留下来吃个便饭,我说我们还有事要办,就不打扰了。他坚持要送我们,并一直送到研究院大门口,边走我边问他,空间技术研究院是非常重要的单位,拥有国家航天技术和现代国防的诸多核心机密,这么一个高级技术人才成堆的地方,怎么条件如此之差。童院士理解国家的困难,他说,现在我们科研经费还很紧张,院里的经费都花在科研上,暂时还没有能力改善办公条件。听说航天城马上要动工了,到那时我们办公条件将会有改观,现在也只能将就将就了。看!这就是一个大科学家的胸怀。
告别童凯后,我们一行还在谈论着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办公条件,谈论自然无果,不过倒让我想起了一句话,那就是:到了北京才知道中央为什么要提出提高知识分子待遇和改善他们的办公条件。中央英明啊。同行中,一位同志笑着对我说:“王校长,省泰中回去后少招待一次就可为童凯买一张接待用的沙发了。”虽是玩笑,却有道理,如果我们都能在吃喝费用上稍稍节约一点,把茅台五粮液换成其它酒,把几千元一桌变成几百元一桌,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们办公条件就真能达到副省部级干部的待遇了。当然这是笑话,目前也根本不可能做到。
与童凯院士接触并不多,但看得出他的一生是平凡的,他不是一个政治化的人物,他对国家、对党和人民的航天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足以说明他的一生又是非凡的。回来后,我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党委主办的一份刊物上,看到一篇关于童凯院士的长篇通讯,文章对童凯院士评价极高,列举了40多年来童凯院士对中国空间技术领域作出的巨大贡献,称童凯院士是我国航天技术领域不可多得的栋梁之才。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