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最会“装”的中国人,往往最包容

2022-10-12 04:59阅读:
最会“装”的中国人,往往最包容
画川居士的博客 欢迎您访问阅览
海纳百川,才品得到千滋百味。馄饨如此,人亦然。
再没有哪种食物,能以如此销魂的样貌,亮相于早晚,通行于南北。一张薄如蝉翼的面皮,一折就起了纵深,一捏就包下乾坤,一煮就行云流水,一咬就千滋百味 ……论一生万物的招牌,我想非馄饨莫属。
最会“装”的中国人,往往最包容

如果说早餐与宵夜,最能体现一个地方的原始风味。那不论内陆还是沿海, 总有一种馄饨,会在某个晨昏叫醒你的肠胃。
最会“装”的中国人,往往最包容
或许是丰子恺笔下的 “馄饨担” ,热乎乎一碗,在寒冷冬夜暖了女儿的心;或者是 《花样年华》 里“苏太太”的一碗云吞,身着旗袍,拎着保温桶穿越于市井,暖意动人;又或是寻常巷陌里,被早起的人团团围住的 路边摊 ,当笊篱带着汤汤水水在白雾中“潜行”,多少个重复的日期被过滤,留下的都是暖心而难忘的岁月……
不论生活以如何凶猛的姿态,滚滚向前,一碗暖意融融的馄饨,总能将我们拉回正轨。
最会“装”的中国人,往往最包容
馄饨身上的轻柔与暖滑,能抚平生活的粗粝;而它的包容与治愈,也装得下世间的广大与细微。
于是一点袅袅升起的烟火气,就这样抚慰了凡人的心扉。
最会“装”的中国人,往往最包容
最包容的馄饨,装得下金贵,也装得下平凡
走遍万水千山的 徐霞客, 称它为 “天下第一鲜味” ;食尽御膳宴席的 慈禧 ,味觉失灵时也念叨着“刀鱼,刀鱼”。
如果说哪种馄饨最金贵,昔日长江三鲜为首的 刀鱼馄饨 ,列作第一位。
最会“装”的中国人,往往最包容
最会“装”的中国人,往往最包容
骨骼清秀,身姿修长的它,如一抹华丽而闪着银辉的刀。与柔嫩的春韭相合,便是 一方白玉新绿,极鲜极美,将整个江南的春天化为舌尖的风味。
考究的江阴人会挑选早春出水的鲜货,肥硕而鲜活。由于细刺繁多,他们会在剔去鱼主骨后放于鲜猪皮上轻轻敲打,当软刺嵌入肉皮,刮取下来的便是最嫩的鱼肉。以此做馅儿,配以猪骨鸡汤与刀鱼骨汤, 翩然入口,无上香鲜。
自从长江禁补,就连湖刀与海刀也水涨船高,一份刀鱼馄饨贵至千金,却仍有老饕趋之若鹜,挥霍一掷,只为一尝早春的鲜美。
或许是地如起名,一个江苏的“蘇”字有草,有禾,有鱼。这里的风味离不开水。鲜字入水,鱼虾不离。 若是刀鱼太金贵,别急,包容的馄饨,也能容纳平凡的鲜意。
最会“装”的中国人,往往最包容
一碗无锡的开洋馄饨 ,一样能奏响鲜美的序曲。
江浙沪一带,对“开洋”一定熟悉,其实就是虾米。不过包入开洋馄饨的虾干要丰满大只些许, 点入鲜肉与榨菜,煮后飘扬于猪骨汤里,还要加上金黄的豆腐干、蛋皮丝点缀,三鲜齐聚 ,得名三鲜馄饨。
最会“装”的中国人,往往最包容
手推的皮子薄厚均匀,一咬有韧劲儿 ,却在光滑之余,牢牢锁住三鲜之味,难怪无锡人赞它“皮薄、馅多、汤鲜”,不论是清晨的一勺清汤抚慰,还是深夜食堂的美味约会,只对它有感觉。纵然未有刀鱼之金贵,却有另一番平凡之美。
而到了 上海 ,三鲜馄饨里的豆腐干丝就变成了紫菜。 包容度不光延展到了食材,更连大小都装入“胸怀”。
上海的小馄饨会在汤底里加入虾皮,一勺 化开猪油的鲜汤 环流碗中,香气升腾,肉馅儿弹牙。再要一屉小笼馒头 (小笼包) ,才是阿拉上海宁心底的老味道。
最会“装”的中国人,往往最包容大馄饨则肚皮鼓鼓似元宝,用更厚实的面皮裹入饱满的馅料。 一点清新的芥菜让猪肉都变得爽口, 一咬下去全是馅儿,真叫人忍不住沦陷其中。 难怪民谣里唱“实墩墩,香喷喷,团团坐,热闹闹”。
小馄饨饱腹,大馄饨管饱。一碗 包容了大小形态与不同搭配的馄饨,才装得下中国人的童年回忆和儿时味道。
最会“装”的中国人,往往最包容
最包容的馄饨,装得下豪放,也装得下矜持
南疆风沙猛烈、昼夜温差大,碳水与牛羊,是当地人餐桌上的美味奇招。
在浩荡天地间游牧的新疆人,放养着肥美的牛羊,也将五分豪气化为风味——一碗用羊肉与洋葱、胡椒、孜然、盐混合包成的 新疆版馄饨 (曲曲) ,不但能够提供充足的热量,也能踏实抗饿,成为他们远距离跋涉的力量来源。
最会“装”的中国人,往往最包容
馄饨到了新疆,豪气层层递增。不光是馅与别处不同,就连汤也更重味浓。
不单独下在清水,而是直接在羊骨汤里煮熟的曲曲,彻底将羊肉的肥腴浸透了面皮。新疆特有的多汁番茄,又用一抹酸甜,在酸汤中赋予了回甘。
于是你便能够在一碗馄饨里体验到羊鲜、洋葱辣、番茄酸甜的三味交织。配上北方特有的开阔景致,不免酣然畅快。
若是遇上了胃口更大的知音,新疆朋友还会端上刚炸好的油香,配凉拌小菜。当滚烫的酥脆、多汁的馄饨和清鲜食蔬汇聚一堂,风味也就如万马奔腾于唇舌之间,豪情万丈。
最会“装”的中国人,往往最包容
如果说北面的新疆代表了馄饨的豪放,那沿海的广东款款端出云吞,便凸显了馄饨的矜持。
“云吞”,名字自带诗意,配面一起,便是老广心中的白月光。
“九钱面,四粒云吞,一壳汤”,面如仙女的丝带游弋于清润的汤色里,仙灵灵的云吞,皮薄金黄,内馅透粉,裹着丝丝热气,在汤里浮沉。
最会“装”的中国人,往往最包容
矜持的云吞,一定要细细的品。
一品鲜浓清凉的汤,二尝细滑鲜韧的细蓉,三咬包入了虾籽的云吞,感受弹牙的快感,带来鲜美的谐振。
竹升压出的面,带着淡淡的麦香,每一道弯曲都透露着它的柔软。带着“金鱼尾”的云吞薄可透光,轻轻一抿,面皮却激出清澈的鲜汁,尤为销魂。
广式云吞,除了三肥七瘦的矜持,更有作法的精致。三秒包一粒,十秒就下锅、再经过冷河、沥水、点猪油一捞, 云吞在上面在下,行云流水便是它。

最会“装”的中国人,往往最包容
就连一向风风火火的油炸技艺,遇上广式云吞,也忍不住温柔以待。
在油锅里换上金衣的炸云吞,身姿绰约。通透的薄皮愈发酥脆, 蘸取当地特有的甜辣酱,一声脆响,一生难忘。
豪放外露,矜持内秀。一碗包容了不同个性的馄饨,才装得下中国人的南北物产与高超技艺。
最会“装”的中国人,往往最包容
最包容的馄饨,装得下清凉,也装得下温暖
炎热的夏日,馄饨在温度上更为包容。
一份 鲜拌冷馄饨 ,堪称江南人的夏日时令美食。现做现吃的馄饨,在刚出锅后晾凉,便多了一丝冷峻的韧劲儿。撒上嫩绿的香菜,浇上葱油和酱汁,或者花生酱,便化为舌尖的一抹清凉,让人垂涎三尺。
最会“装”的中国人,往往最包容
拌馄饨的馅料也很多样,除了荠菜肉馅、三鲜馅儿、还有虾肉馅儿、青菜馅儿…… 配上一碗清汤或大米稀粥,吹着夏夜的晚风,自在皆在心中。
恰好挂在馄饨面皮上的酱汁,稀稠适中,咸鲜得宜。若是配一份 辣肉 ,更是让人香到口水直流。
若是你嗜甜,到了无锡,还能遇上 猪油白糖老抽拌馄饨 。懂吃的人才知道,“咸要带点甜,滋味会更不一般”。当一种醇甜的回甘,吹过唇舌,无锡的甜蜜便如春风,溜进食客心底,此后也念念不忘了。
最会“装”的中国人,往往最包容
从夏到冬,有时恍若一瞬。 这时候,一碗 温热滚烫的南京辣油馄饨 ,便闪亮登场了。
对于南京人来说,一年四季、一日三餐都缺不了馄饨。清晨靠它抖擞精神,午餐吃它暖腹垫胃,晚餐有它才能将劳累了一整天的灵魂归位。
“阿要辣油啊?”就像一句风味的咒语,让huo馄饨的南京人找到皈依。 而油条、烧饼、锅巴甚至鸭血……如同风味的左膀右臂,让金陵城的美味情怀都变得鲜活起来。
最会“装”的中国人,往往最包容
由安庆传到上海的柴爿馄饨,在老浦口叫柴火馄饨。 纵然“笃笃笃”的敲竹筒/片声渐行渐远,踪迹难寻。但记忆中的一抹柴火色,却依旧被装进了寻常的风味中,化为了舌尖的丝丝滚烫。
几滴辣油与胡椒粉,提鲜增味,也让汤色愈发温暖,撒上细碎的葱花后,那种香味简直可以包容一切生活的烦躁。
旧时的扁担扛起生活,如今的馄饨,包容世间冷暖,装入岁月变迁,不变的是那一抹过去的风味,仍在呵护着我们的味蕾。
最会“装”的中国人,往往最包容
最包容的馄饨,装得下曲折,也装得下潇洒
面皮与馅料,是馄饨的表里。在不同师傅的手下,面皮也在创造着新的奇迹。
绉纱馄饨 ,两个同样的偏旁,交织出飘逸的痕迹。最为通透的面皮只消轻轻一捏,便皱出万千“涟漪”。美人肌肤的吹弹可破,或也有所不敌。
最会“装”的中国人,往往最包容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