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杂说”之一百零一:《少年留学生“潜”回国内做保安》
2025-03-31 05:30阅读:11,318
《少年留学生“潜”回国内做保安》
赵忠心
这是几年前发生在北京的一件事。
父母年轻时出国未成,觉得是人生中的一个遗憾。儿子出生以后,在强烈的“补偿心理”驱使之下,便把出国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
儿子上的是普通中学,成绩不太理想。请家教效果也不明显,年轻夫妇大失所望。就在他们夫妇一筹莫展的时候,老同学出主意说:
“你们干嘛不把儿子送到国外去读书?我女儿正在办去美国读中学的手续,在美国上大学比较容易,将来就让她在美国上大学、读研究生,肯定会比国内强。”
经过比较、斟酌,夫妇盯上了澳大利亚:那里社会环境好,费用相对便宜,一年学费加生活费大约相当于人民币10万元,他们为儿子选中了悉尼的一所公立中学。
夫妻俩辛辛苦苦地忙碌,一点一点地攒钱。儿子临行前,母亲对儿子说:
“为了让你出国,我们已把家里所有的积蓄全拿了出来,还向亲戚朋友借了钱。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呀!一定要为我们争口气!”
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听说孩子一个人出国,都坚决反对。这对夫妇分别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去做自己父母的思想工作,说这是为了孩子的前途着想,让孩子吃点苦,对孩子的成长、发展有好处。老人们阻拦不住,无可奈何,只能叹气。
将儿子送出国门,父母扬眉吐气。单位的同事也纷纷表示祝贺,就连过去对他们态度冷漠的同事也突然热情起来,父母很得意。
此时,在国外的儿子生活得却很不开心。由于外语基础差,上课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他打长途电话,向父母诉说自己的苦恼。母亲对他说:
“你一定要努力呀!如果通不过考试就要留级,爸爸妈妈就得多花10多万元!”
听了母亲的一番话,儿子心里压力更大了。
班里除了一个男生来自福建,住亲戚家,其他全是外国人。那儿子连说话的人都找不到,感到特别孤独。
白天上课听不懂,晚上回到住处就加班加点,常熬到凌晨才上床。每到夜里11点就饿的饥肠辘辘的,他便对房东太太说:
“能不能给我加一顿夜宵?”
房东太太拉长脸,狠狠地说:
“你天天那么晚睡,耗费那么多电,我们没让你加钱,你反倒想加夜宵!”
孩子哀求说:
“我实在太饿了,给我点剩饭也行。”
房东太太说:
“行,那晚上就多做点,给你剩点吧。不过,你得每星期帮我把院子里的草坪剪了。”
他在父母身边时,哪里干过活儿呀!他笨拙地拿起剪刀剪草坪,草坪被他剪得凹凸不平。最后,他手磨出了水泡,还挨房东太太的骂。晚上,他看着自己的手,心里懊恼不已:还以为到国外留学是美事,岂料吃苦还挨骂!
孩子在那里只住了一个学期就搬走了,和一个印度同学合租一间房子,钱还被骗,白白损失近1万元人民币。
父母卖房筹学费很劳累,母亲患上了急性肾炎。医生说,这是因为劳累过度所致,必须马上住院治疗,否则会发展成肾病综合征或尿毒症。
由于医药费不能全部报销,给儿子攒了7万多元,只剩下4万元给儿子汇去。
为支持孩子留学,父母还只好把仅有的两居室房子卖掉,在京郊通州区租了一套小房子。为了不让单位的同事笑话,他们对外说自己买了一套大房子,所以才把原来住的房子卖了。
孩子想家,希望回家过春节。夫妇虽然也很想儿子,但经济条件所限,只好狠狠心地说:
“你还是利用寒假好好学习吧,明年再说。”
每每想到父母为他作出的重大牺牲,把房子卖掉,孩子更感到压力越来越巨大。
寒假里,同学们回国的回国,不回国的便结伴旅游。只有他一个人,独自呆在出租屋里,除了睡觉、吃饭就是学习。
一天早晨,他醒来后觉得头痛欲裂,用手一摸,是发烧。但是,他不敢去医院,只是躺在床上硬挺着。躺着躺着,他感到口渴,却连起来倒杯水的力气都没有。这时,他想起父母,忍不住哭了起来。
孩子升入12年级,班里来了一个家里很有钱的、蛮横的日本同学叫小野。小野对中国同学很不友好,常常找茬欺负人。一次考试时,那孩子的成绩比小野好,小野命令那孩子帮他去买汉堡包请客,他不肯,小野就冲上来骂。双方动手打起来,小野的一根手指被他打肿了。
那孩子不肯低头,小野就经常找他的麻烦。一天放学后,他准备回住处,小野叫来几个日本学生堵住他,非要他赔礼道歉不可,见他不肯道歉,就带着那几个日本学生冲上去,将那孩子打倒在地。小野说:
“我限你10天之内,从我眼前彻底消失。否则,我就让你去死!”
他感到很害怕,生命受到威胁,就更想回国了。
那天晚上,他拨通父母的电话:
“爸,妈,我在这里实在呆不下去了,我想回国。”
父亲很生气:
“你怎么这么没出息!别人出国都好好的,你为什么三番五次地要回来?”
说完,便挂断了电话。那孩子抱着电话哭了很久。一夜未眠,他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偷偷回国。
他不敢回家,也不敢告诉父母,只是找了一家旅馆住下来,白天他到外面瞎转,晚上回旅馆睡觉。他以为,自己身上带的钱足够花半年的,到时再慢慢做父母的思想工作。
谁知一天他上街时,放在小旅馆的箱子被小偷偷走了,所有的银行卡和现金不翼而飞,他口袋里只剩下不到200元。
没有钱了,他只好找个工作。在一家夜总会做了保安。有好几次,他悄悄跑到父母单位的门口,远远望父母一眼,然后含泪走开。每隔一个星期,他会给父母打电话,谎称自己还在澳大利亚。
有一天,这对夫妇接到一位朋友打来的电话,说在一家夜总会门口见到他们的儿子穿着保安制服。那夫妇愣住了:
“你没看错吧?我们的儿子在澳大利亚呀!”
朋友说:
“我觉得自己没看错。要不,你们亲自去看一下。”
夫妇果然看见儿子穿着保安服在指挥客人停车,又黑又瘦,保安服套在他身上显得很肥大。夫妇跑上前去,抱着儿子痛哭流涕。儿子委屈地流泪,说:
“我在国外实在受不了了,我宁愿做保安也不想出国。爸爸妈妈,你们别逼我好吗?”
听完儿子讲述国外的遭遇,望着变得瘦弱、呆滞而忧郁的儿子,那对夫妇后悔不已。
接受采访时,这对夫妇说:
“我们不该为了自己的面子而不顾儿子的感受,逼孩子出国留学呀。希望那些想把孩子送出国的父母多为孩子考虑一下,看孩子的性格是否适合国外生活。如果孩子在国外过得不开心,一定不能强硬阻止他们回国。我们不希望看到这样的悲剧重演。”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