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父母修养”之一百零一:《要珍惜国力》

2025-04-04 05:32阅读:2,365
《要珍惜国力》
赵忠心


詹天佑是我国著名的铁路工程专家。安徽婺源(今属江西省)人。他作为总工程师,主持修建我国第一条自建的铁路--京张铁路(今京包线北京至张家口段)。通过京张铁路的修建,培养了我国第一批铁路工程师,为我国后来的铁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詹天佑富有创新精神。在修建中,他创造性地解决了工程中一系列的技术难题,表现了中国工程技术专家的高度智慧,令外国专家十分震惊。詹天佑的名字,始终令每一个中国人引以为豪,詹天佑的历史功绩,被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传为佳话。
1861年3月17日,詹天佑出生在一个农民家里,父亲詹兴洪曾做茶叶商。鸦片战争爆发后,生意破产了,回到家乡以种田为生。
詹天佑稍稍懂事时,父亲就给他讲述鸦片战争的故事。詹天佑非常专心地听父亲讲述,他不解地问道:
“中国兵为什么打不过洋鬼子?”
父亲告诉他,因为外国人打仗用洋枪大炮,中国人没有。
“我们为什么没有洋枪大炮?”詹天佑又问。
父亲告诉他,枪炮是用机器制造出来的。
虽然詹天佑还不大懂得“机器”一词的具体含义。但他想象,“机器”一定是一种非常神奇、无所不能的东西。从此,“机器”一词深深地印刻在詹天佑的脑子里,成为无陷向往和执著追求的东西。
他非常爱看有火
车、轮船的画报,还经常摆弄家里的小闹钟,他简直迷上了机器模型。他说,长大了为国家造机器,叫洋人不敢欺负中国人!
1873年,詹天佑十二岁的时候,他到香港拨款“幼童出洋预备班”被录取后,当年到美国学习工程。1881年詹天佑二十岁,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获得学士学位,怀着满腔热血回国,报效祖国。
他曾任教于福州船政局、广东博学馆、广东海图陆师学堂,又先后担任潮汕等铁路工程师。1894年被英国工程研究会聘为会员。
1909年,詹天佑以总工程师的身分主持修建京张铁路,获得成功。后任汉、粤、川铁路督办兼总工程师等职。1913年被举为中华工程学会会长。1919年出任协约国监管远东铁路会议代表兼该会技术部的中国代表。著作有《京张工程纪略》等。
詹天佑对中国铁路建设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为国家争得了巨大荣誉。但是,他从不居功自傲,对自己和子女要求也非常严格,给人们做出了表率。
那是1914年的初秋,正在担任粤汉、粤川铁路督办兼总工程师的詹天佑,接到清朝政府的一个通知:政府批准他的两个儿子“官费”出洋留学。看到了通知,他并没有感到高兴,心里却久久不能平静。
这天夜里,詹天佑躺在床上,翻来复去,怎么也睡不着觉。他想,别人家的孩子出国留学,都是自己出钱。今天,我的两个孩子同时出国留学,却是“官费”,这是为什么?还不是因为我对祖国的铁路事业做了一点点贡献,现在又是督办兼总工程师。要是因为自己对祖国做了一点点有益的事,又有一定的地位,就可以让子女得到特别的照顾,这不仅对国家不利,对孩子的成长也是没有好处的。更何况现在各地财力又很艰窘,不能耗费国家的资金。
于是,他婉言谢绝了政府的特殊照顾,坚持用自己的薪俸,支付两个孩子留美八年的一切费用。
两个儿子从美国留学归来,又是大名鼎鼎的铁路总工程师詹天佑的儿子,有个单位要用高薪聘请,詹天佑不同意。他对孩子们说:
“我送你们出国留学,不是要你们回到祖国做高官,拿厚禄,养尊处优;而是要你们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做些有益的事。我看,你们不要到别的单位应聘,我身边正好很需要人手,你们就在我身边工作吧。”
两个儿子还真不错,听了父亲的话,就留在父亲身边工作了。
当时,在詹天佑身边工作的,还有几个和他儿子一起回国的同学,每月的工资有一百多元。而詹天佑只给他的两个儿子七十多元的工资。同样的学历,又做同样的工作,可工资收入却不一样,相差都快一半了。
有人为他的两个儿子打抱不平,认为这样做不合理。两个孩子也觉得父亲做得有点儿太过分:父亲不让他们到高薪单位应聘,按照父亲的意志到了薪水较低的单位工作,这本来就够听话的了。还要无故拿低工作,同工却不同酬。为此,两个儿子也有点儿闷闷不乐,闹起了情绪。
詹天佑知道后,十分恳切地对他们说:
“不是因为你们工作得不好。而正因为你们俩个是我的儿子,要求要更严一点。对自己的孩子徇私是不好的。你们要知道,国家目前有困难,我们不能只顾个人,要多为国家着想。”
两个儿子听了,觉得父亲说得在理,就再也没有提过工资的事,愉快地进行工作。
詹天佑子女较多,原来的住房较为拥挤。政府为了照顾他,在张家口为他安排了一幢寓所,并用公款为他家添置了一些家具。詹天佑知道后,觉得政府之所以这样做,是考虑到他的实际困难,也是算是对他为国家做出了贡献的奖赏,他很领这份情。
但他又觉得,这样对孩子们的影响不太好,怕他们滋长特殊化的思想。于是,他对孩子们说:
“目前,国家还很穷,我们要珍惜国力。”
随即,他要来清单,照单子一一付清了用款,不占用一分公款。
不久,考虑到詹天佑工作的需要,铁路局为他买了一辆汽车,供他个人使用。为了节省公款,他谢绝了;而用自己的钱买了一辆马车,供自己工作时使用。
有一段时间,铁路局办公用费不够,影响了正常工作的进行。詹天佑没有跟任何人声张,连续三个月没有领薪金,补足了办公用费,克服了因办公用费紧张而带来的暂时困难。
詹天佑处处严于律己,牺牲自己家庭的利益,一心为国家和事业着想,具有高尚的爱国思想。他所做的这一切,在身边工作的两个儿子全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深受教育。想起父亲那崇高的思想行为,倍受鼓舞,他们对父亲说:
“为了加快祖国的铁路建设,薪奉再少,我们也不会计较。”
在父亲的言传身带之下,两个儿子工作得非常好。他们没有让父亲失望,成为詹天佑得力的左右手。父子三人,为祖国的铁路建设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受到人们高度的赞扬和敬仰。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