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甘十九妹同人续作勿相忘读后感

2013-05-10 13:28阅读:1,164
絮林仙子的这篇续作,初次拜读是在今年年初,一口气拜读下来,爱不释手,后来由于断断续续的非常忙碌,所以经常是隔段时间一次性把几回的更新都看了,尽管很喜欢,但是一直没有上来冒泡,前些日子惊闻絮林仙子阶段性停更,不免担心大人有封笔之意,所以上来冒个泡,也谈谈拜读絮林大作的几点体会。

本文吸引我读下来有几个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对甘剧的长达十几年的喜爱之情,此外认为本文还有几个方面非常吸引读者:

其一,主人公形象刻画生动,情节引人入胜。选择为甘十九妹这样一部作品作续,首先就要赞叹作者的勇气。无论是原著还是影视剧,甘剧惨烈的结局可以说不给观众留下一丝念想。我想这也是这么多年来,尽管甘剧影迷众多,但是续作数量寥寥的重要原因之一吧。另外续作大大不同于原创的难点之一便是前有原著珠玉在前,续作无异于带着镣铐跳舞,只能承前启后,在原著的框架下进行附加严格条件限制的再创作,难度甚大。所以,作者选择为甘剧作续,是非常值得佩服的。在这种情况下,尤为难得的是,本文中的尹剑平与甘十九妹的性格特点,基本上完整地继承了原著的风格,并未走样。同时,本文的情节设置又与原著前后勾连,如那个只在花二郎口中提到过一次的江小楼,在续作中被作者引申发展成为对情节发展起至关重要作用的人物,足可见作者的用心和对甘剧的细致体察。所以,本文对于原著的承接是顺畅的,并不突兀,在作者的笔下,我们看到的并不是两个叫尹剑平和甘十九妹的陌生人,而正是我们认识的那个尹剑平和甘十九妹,所以拜读之下读者自然产生一种见到老朋友的亲切感。

其二,原创人物性格鲜明、塑造成功。续作反映的是作者对于原著的再认识和再创作,所以必然会出现一批情节下衍生出来的原创人物。这又是续作创作过程中的一大难点,既要塑造原创人物的完整、鲜明的个性,又要在原创人物和主人公之间做出良好的平衡,拿捏好分寸,避免原创人物
的过分出彩而遮掩了主人公的风采。可喜的是,在这篇续作中,原创人物不仅个性鲜明,而且功能性极强,其人物刻画无不是为推动情节发展而服务,无不是为突出主人公而服务。甘玉泉的可爱鲁莽反衬出尹剑平的冷静细腻,陆博言的一往情深更凸显了甘十九妹的情深义重。几位新增的原创人物逍遥先生、江小楼、凤三楣、甘霖霖、小羽均为情节的发展推波助澜,他们的出彩非但没有遮掩尹剑平和甘十九妹的风采,反而更是在另一方面加强了对主人公的刻画,增加了本文的观赏性。

其三,内容饱满,风格清新。本文可以说风格走的是传统武侠一路,而私以为这也正是最适合原著的续作风格。在本文中,大场面与小细节穿插错落,情节时缓时疾,扣人心弦,一波三折,一唱三叹,足可见作者过人的文学造诣。同时,区别于原著的沉郁顿挫、悲愤压抑的风格,续作的文风清新、明媚,读之使人心头顿觉舒爽、畅快,一扫原作给人带来的抑郁之情。

近日翻看前文,打开帖子发现这篇续作的首次发表时间竟然是在20109月,距今已将近两年,无论是在原创还是同人作品中跨越这么长时间而能持续更新,实属罕见,由此可见作者对于甘剧的喜爱之情以及对读者负责任的态度。

絮林仙子大才,在这里无意于猜测后文的走向,也不想因为我辈的吐糟影响了作者的思路,鉴于作者总能出人意料而在情理之中,等待看到后文的惊喜,相信絮林仙子为那两人创作的结局一定如前文般美不胜收。

甘剧本身就是一部带有残缺之美的、令人叹惋的作品!三十年前的一场恩怨,三十年后的一场浩劫,那些昔日掀起波澜诡谲、暗潮涌动的人物尽管已经远去,但是这江湖却从未平静,竹林七修、丹凤轩、岳阳门、双鹤堂俱已成为往事。历经磨难之后,只有他与她,穿过黑暗、杀戮、背叛,从重重迷雾中走出。昔日南普陀山上誊写经文的少年已然重剑在手,丹凤轩中五指轻扬震落飞花一片的少女已然放下屠刀,两个于漫漫长夜中逡巡的寂寞行者都在找寻着他们生命中的那抹亮光。而她,就是翩然飞过他头顶的妙音鸟,一缕仙音带走了他的灵魂,手中剑已缓缓放下,这歌声已不再伤悲,渺渺天地,何处不是安身之处,悲喜物外,出世入世又有何分别,只要生死相随,对于他们,便是整个人间。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