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国宝三雄”汉代玉角杯

2015-05-12 13:59阅读:5,116
在中国古代的的出土玉器中,汉代玉角杯是非常珍贵的一种饮酒器物。在古代平面雕刻的片状玉雕作品较为常见,如常见的玉璧、玉璜等,立体雕刻的因为费工费料,以及古代琢玉人的水平限制,较为少见,因此更为珍贵。在正式出土的古代玉器中,立体雕刻的战汉玉容器更是相当稀少,全国只有十来件。本人有幸收藏了一件汉代玉角杯,经大量查阅国内和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资料,相类似的汉代玉角杯只有2件,台北故宫博物院,广东南越王博物馆各有一件汉代玉角杯,而且它们声名显赫,享誉世界,都是极其珍贵的镇馆之宝。其中广东南越王博物馆南越王玉角杯被评为我国国家特级文物,并被列入我国首批禁止出国的64件国宝级文物之一;台北故宫曾在2002年举办过网络票选,汉代玉角杯列入其中,被称为台北故宫博物院之“十大国宝”。本人的汉代玉角杯与两件馆藏玉角杯相比各有千秋,毫不逊色,完全可以并称为“国宝三雄”汉代玉角杯。
“国宝三雄”汉代玉角杯X

“国宝三雄”汉代玉角杯

“国宝三雄”汉代玉角杯
“国宝三雄”汉代玉角杯
“国宝三雄”汉代玉角杯
“国宝三雄”汉代玉角杯
本汉代玉角杯高16.5厘米,玉质油润,造型独特由正宗的新疆和田玉籽料雕刻而成。我们从型、神、工、料、沁各方面对此玉角杯进行全面专业的分析和判断吧。本玉角杯器型为立式角杯造型,卷曲成S型,并采用高浮雕螭龙和玉凤,典型的战汉雕龙附凤造型,器型完整;从细节图看出,玉角杯不仅造型奇特,采用浮雕、透雕、圆雕、线雕等不同的技法在一件物品上自然衔接,流畅舒展。 神韵也非常好,杯的侧面站立一只凤鸟,亭亭玉立,凤鸟头正好顶在玉杯上,并张开它的双翅膀,紧紧地环贴住玉杯,又化作玉杯的纹饰和玉杯浑然一体;从雕工分析,玉杯外壁的螭龙和凤鸟,切磋有力,尽显战汉工艺的张力霸气,尽显汉代工艺的雄浑气势,卷云纹、龙纹、凤纹既变化又统一和谐。雕工娴熟老练流畅,似行云流水,神韵到位,形神兼备,是难得的古代玉雕精品;从玉料看,本汉代玉角杯采用正宗新疆和田白玉籽料雕刻而成,玉质半透,颜色返灰,上手辨别就能感觉到玉质油润,油润性好,是典型的新疆和田玉灰白籽料;从沁色分析,经过两千年的岁月,玉杯正面遍布黄色土沁,杯壁立鸟附近已从内到外沁出了一大块饭碜,背面大部分沁入铁红沁,几种沁色深入玉里, 层次分明,形成五色沁;玉件老熟,从工料器型纹全面分析,无不符合出土古玉的特征,是做仿者难以逾越和全面模仿的。
“国宝三雄”汉代玉角杯
“国宝三雄”汉代玉角杯
“国宝三雄”汉代玉角杯
“国宝三雄”汉代玉角杯
“国宝三雄”汉代玉角杯
另外,我们还可以和博物馆的馆藏玉角杯做一下对比。我国首批禁止出国的64件国宝级文物之一,西汉广东南越王博物馆特级文物南越王玉角杯,玉质相对较透,油性一般,杯壁工艺采用较为简单的平面阴刻技法,阴刻线柔弱磕磕绊绊,线条不流畅,缺乏帝王玉的力道和大气,杯口处有明显的缺损残缺,但器型最为优美协调;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汉代玉角杯,被称为台北故宫博物院之“十大国宝”,青白玉质,全器作角杯形,器表浮雕一龙蟠绕,龙体矫健有力,但玉质干巴,蜡状光泽,缺乏新疆和田玉的油润感,雕刻神韵不足,器型也略显臃肿。本人收藏的汉代玉角杯,玉质油润,系出新疆和田,是正宗的新疆和田籽料,上缘口制作最为巧妙,自然卷曲成型,杯壁采用高浮雕螭龙玉凤,切磋有力,在三个汉代玉角杯中器形完整,力道最好,神韵最佳,尽显汉代工艺的雄浑气势,最符合战汉玉器特征,但杯底的处理略显呆板。三个汉代玉角杯相比,大小相近,出身不同,综合评定各有千秋,都是汉代玉器巅峰时期的杰作代表作,古代玉雕艺术的瑰宝,堪称是中国汉玉中不可多得的稀世之宝,完全可以并称为古代玉器汉代玉角杯”国宝三雄”。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