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在交互中实现师生双成长

2020-05-27 22:27阅读:
刘宇
黑龙江省佳木斯第一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独具特色:除横向的学习小组外,还设立了纵向的学科团队,主要成员是优秀学生;交互是该校小组学习的最大特色,既有生生交互、师生交互,又有生本交互、人机交互;研发出双棱锥课改培训模式……该校的课堂已突破了对“效率”的追求,上升到追求“人的发展”;课改改变的不仅仅是课堂教学,而且是学校文化。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以下简称“佳一中”)始建于1926年。如今已经跻身于黑龙江省名校的佳一中,通过课堂教学改革找到了学校发展的战略新支点。
“交互”推动合作学习
在佳一中,学生课堂活动的特征可用“横纵”一词概括。所谓“横”,指每个班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6人学习小组。6个人的座位安排、参与课堂的分工,都有不成文的规定。以班级为单位,实施以小组合作为组织策略的单元管理机制,让全班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超出了最初建立小组时对小组功能的预期。除了横向的学习小组外,学校还设立了纵向的学科团队,科任教师为学科团队队长,每个学习小组有一名成员参与到学科团队中。学科团队每周组织一次教研活动,向教师反馈汇总的各类问题,并向教师提供周测卷出题素材,包括本周的错题。学科团队的主要成员是该学科的优秀学生,可以在课上组织答疑,并对课堂学生表现进行评价。
交互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大特征。
生生交互:6人学习小组存在内部分工,按综合能力可分为A1A2B1B2C1C2,其中A1为组长,负责组内管理、协调以及任务分配。课堂的自主合作环节,强调先“自主”后“合作”,即先有自己的见解才可进行交流;进入展示质疑的环节,本着B展示、C质疑、A讲解的基本原则进行学生活动。学生除在课堂
实现交互外,在以小组合作为组织策略的班级单元管理机制中,也同样实行生生交互。
师生交互: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并不意味着忽视教师的作用及成长空间。在课堂,教师除了组织之外,点拨、提升、评价的能力也经受着考验。交互课堂较之传统课堂,学生会有更多的问询和质疑,只有教师有效参与其中,才能实现师生关系恰当的平衡,从而实现师生交互。
生本交互:历经近3年时间,集全体教师智慧,学校编制了《对话式教学案》,真正缩小了老教师与年轻教师之间的差距,实现了教师资源的最大化,极大地保证了教育资源的均衡。其中,启发案用于引领学生预习,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和方向;探究案为课上交互探究所用,引领学生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内化案为课后练习使用,力图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教师通过批改启发案了解学情,整理学生在启发案中写下的“我的疑惑”,并以此调整、制定学习目标。
人机交互:“人”指教师和学生,“机”指教学中可使用的教学设备,一是多媒体电子白板,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使原来抽象、枯燥的学习内容通过图形、动画等表现形式变得直观,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除了电子白板以外,学校还开发了每间教室后墙的黑板,在功能上,前黑板强调呈现知识的框架,电子白板用于呈现知识的生成过程,后黑板则用于学生展示启发案中预习内容及课堂生成内容。
在佳一中的课堂,当学生有出彩的表现,不仅个人有加分,小组整体也会有加分,个人加分数通过“大拇指”软件进行记录,小组加分数将参与小组晋级。这种“编年体”与“纪传体”相结合的方式,不仅成为学生评优的重要依据,更好地实现课堂激励作用,也实现了家校之间、历史与未来之间的互通,极大地保障了学生的自我认同。
“五环”教学流程
“五环”指“明确目标、自主合作、展示质疑、探究拓展、总结提升”五个教学环节。
明确目标:学习目标的描述应做到具体、简洁、明确。目标的设定须通过两次完成:第一次是启发案发放之前,第二次是启发案批改之后。也就是说,课堂的学习目标是在教师对学情有充分了解后确定的。
自主合作:第一次自主合作发生在对启发案的处理;第二次自主合作发生在对探究案的处理,探究成败的关键取决于问题的设计。好的问题不仅指向性强,还要有讨论的价值,在学生之间能够引起争议、质疑,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
展示质疑: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形成成果后,进行展示。除用后黑板展示外,教师还可以借助投影,对自主合作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展示。在展示质疑环节,必然会产生课堂上最宝贵的生成性问题,教师应该把问题抛给学生,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然后再进行讨论、点拨。
探究拓展: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对习题的处理,教师设置的题目应该有层次,依据双向细目表,习题从一般到特殊,实现从实践到理论的飞跃。
总结提升:这一环节主要是教师作用的体现,不一定在课堂的最后,也可以渗透在课堂的其他环节之中。在一节课接近尾声的时候,教师或学生对本节课进行总结。
当初,在课堂建模时,“五环”教学流程对教师授课起到了顶层设计的指导作用;时至今日,课改正从“建模”走向“出模”,“五环”与其说是教学流程,不如说是教学原则。学校正根据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学生,对五个环节进行不同方式的融合,构建适合师生发展的课堂。
双棱锥式培训
课改伊始,各层级培训就不曾间断。佳一中校长崔忠杰曾说:“课改培训传递的不仅是操作的规范,还有坚持的决心。培训要保证课改信息从学校直接到一线教师、普通学生,以避免信息流失。”在培训中,佳一中研发了独具特色的双棱锥模式。
“双棱锥”培训结构如图所示:
培训主题一经确定,各层面的培训将围绕这一主题从不同角度同时展开。学校与学生处在两极,中间层面为教师从属于的不同组织,顺着箭头的方向,就是信息流动的方向,培训是“教—学”交互系统实施的保障。首先是教务处代表学校利用教务例会对年级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多为解读方案,明确目的和意义,尤其是所有学科都需要遵循的原则与要求。然后是对不同年级教师展开培训,利用年级会议时间,由年级主任向年级教师解读方案并进行细致的培训,同时从管理的角度对教师的使用提出要求,并从解读方案之日起检查落实,及时反馈。同时,教务处组织教研组长对本学科教师以及科代表进行培训,培训的目的是实现师生对接,学科教研组长从学科的角度对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观念的转变进行针对性培训。这次的信息流动比前两次针对性更强,也直接连接双棱锥两极——学校和学生,极大地避免了信息的损耗。如果说上一次信息流动顾及到了学科,但学科之间毕竟还有年级的差异,备课组长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向本年级备课组教师展开的培训,更加针对本年级、本学科。教师层面的培训完成之后,是学生层面的培训。一是班主任利用班会对学生进行培训、教育,二是科任教师对学生提出具体细致的要求。
课改让佳一中收获的不仅是高考成绩的连年突破,而且是师生的生命成长。学生在如今的课堂日益自信,无论是学会学习、尊重差异、流利表达,还是问题解决与创新、合作担当,都有了长足发展。对近年来毕业生的调查发现,即便高中时只是普通学生,他们上大学之后普遍愿意参与竞选并承担学校、社会事务。
伴随研究意识与能力的提升,一大批教师在课改中脱颖而出,开始从单纯教学型向思考型、创新型、理论型教师转变。谈起课改的深化,崔忠杰说:“关注人的发展是不会变的!”
本学期刚刚结束的“春蚕”教学研讨会的主题为“交互、素养、规范”,副校长余宏这样解读:“交互是我们课堂的特质,素养是教育的指向,规范则代表着虽然历经五年,但需要思考和实践的东西还有很多。教师只有与学生一起在新课堂上律动,才能真正感受到为人师的价值与意义。”
(来源:中国教师报)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