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李华成对独立女性的误解有多深

2022-04-29 16:41阅读:
《山河月明》演到徐娘娘病重,朱棣问太医病由,太医说,一半的原因,是生了三男四女累的。
徐娘娘薨于46岁。虽贵为皇后,也不过刚刚活到明人的平均寿命。而七个子女,也只到普通百姓人家生育数量的及格线。这个数量,朱棣当然不知足,三个子嗣,比起乃爹的26个,的确有点儿挂不住面。但帝王的生育观,老百姓是无由体验的,他们的多生,第一是为了劳动力,第二是因为死亡率。李华成所说“多子多福”的“历史主流文化观”,哪有那么美好,只是不得不生罢了。
俱往矣。如今,随着生产力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对一般家庭而言,来自劳动力和死亡率对生育数量的影响,几乎降低到零。这对李华成所期望的“发挥全社会力量营造浓厚的婚育氛围”,的确是个不小的障碍。怎么办?去年以来,多地多项鼓励生育政策的出台,指示了一个基本方向,就是发挥实用主义的杠杆调节作用,奖励生育,多生多奖。生育福利,也是世界范围内鼓励生育的普遍做法。
但李华成似乎对此并不满足,最近他在《如何破解适龄人群不婚不育难题?人大代表这样说》一文中表露的观点显示,在生育福利之外,他还想另辟蹊径,以媒体减少报道或不予报道“独立女性”、“丁克”等,“营造浓厚的婚育氛围”。甚至,他还想“赋予社区或单位及相关部门一定职责,使其对父母阻挠子女结婚的行为予以批评教育,情结严重的可交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总结一下就是,在生育福利的奖掖导向之外,李华成还想打击不生育,而且态度相当严厉。
逢年过节,吐槽父母催婚的子女我倒是常见,所以李华成对“父母阻挠子女结婚”的痛恨,让我属实有点儿不明觉厉。而即便存在这样的个例,作为“长江大学法学院院长”,又如何将阻挠的父母绳之于法,我就更加费解了。鉴于婚育这个尤其需要自愿的事,法学院院长难道真要祭出法律的刀斧,强制执行吗?在给出法理上的依据之前,我请李华成先琢磨琢磨,为什么世界上只有鼓励生育而无强制生育?这恐怕还不是别人都傻就你聪明这么简单的事。
对法理精神的理解尚如此,至于“独立女性”,大概更是超出法学院长的认知范围了吧。虽然并不了解,但他已经给媒体下了命令——减少报道或不予报道,这份胆识,当然也超
出了就你聪明的范围。我对比了《如何破解适龄人群不婚不育难题?人大代表这样说》的原文,和媒体引述的报道,发现原文里针对“独立女性”的强硬论述,后来不见了。猜测一下,大概是因为该论述所引起的波澜,小编对原文悄悄做了削删。不过,文字上的削删,并非李华成的本意,文字上的削删,当然更不能代表着脑子里的清除。
而让李华成如此误会的“独立女性”,到底是什么呢?答案是:经济独立,人格独立,思想独立。虽然关于“独立女性”的解释仍在动态演变中,但自始至终,它从未包含不婚不育的内容。李华成对“独立女性”的误解,恐怕只是以“极端女权”泼污“独立女性”的帖子看多了吧。
即便不劳费心,即便连鼠标都懒得点几下,仅从字面上,除非花眼,也很难把“独立女性”看成“独身女性”。如此简明的四个字,却不知因何,在近年的网络语境里,被不断地恶意重塑,既被拿来做攻击女性自我意识的武器,又被栽赃成破坏两性关系的祸首。如今,网络围剿使得性别平等几乎变成不可交流的话题,动辄横飞的“极端女权”、“女拳”罪名,让人甚至对“独立”这么美好的两个字,也不禁产生了动摇——一个国家不是需要独立的吗?一个民族不是需要独立的吗?一个家庭不是需要独立的吗?一个男孩或女孩,不是在他(她)18岁的成人礼上,也需要宣誓独立的吗?为何单单与“女性”两字相组,就马上代称了邪恶?
作为一名男性,我是这样理解男女平等的。女性和男性,可以比作人之左右两手。而男女平等,绝非左手强加给右手的义务,而是统领着左右手的大脑的义务。一旦大脑形成了这样的思考,那么无论左右——尤其是右手,都需要响应这一文明的信号,整个人也才会因此身体健康,神清气爽。
作为中国社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男女平等1995年被明确为基本国策。此后,2005年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和2012年的十八大报告,都重申了男女平等作为基本国策的重要地位。基本国策,就是大脑对肌体发出的清晰信号,那么,“通过神经传递到身体运动神经元”,进而实现左右手的动作与和谐,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吗?闻“独立女性”而色变,不是正常的肌体反应。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