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正在热议117奇葩养生为何总有人信?

2019-03-21 17:01阅读:
这两天一条某保健品业务员生病了不就医,迷信自己推销的保健饮料和产品,结果导致自己的生命不治而亡的新闻引发了普遍关注。近日,还有一位女士静脉注射果汁进入ICU。令人惊奇的是,在医学如此发达的今天,居然还会有如此荒唐的治病理念。究竟是出于什么样的一种认知,想到这样的“养生奇招”呢?
正在热议117奇葩养生为何总有人信?
有病去医院,这是一个小学生都懂得的常识。但因为相信某产品具有“奇效”而放弃就医,那带来的就是另外的结果了。

按说发热了喝饮料,这本身也并不完全违反医疗原则——如果就是普通感冒,不选择打针吃药,而是通过多喝水(当然也可以是富含维生素的饮料),多休息的方法让身体自然康复,这确实是当今医学推崇的一种医疗方法。
但出现因为喝饮料导致小病拖延为大病,甚至丧失救治机会这种极端的事件,最应该考虑的问题或许应该是,我们该如何对待我们所掌握的健康知识

说起健康知识,可能很多人会有这样的感觉——健康知识丰富繁杂,取舍辨别对普通人来说都有门槛。专家们各执一词,但似乎都有道理。今天有专家说多吃素食好,明天就会有专家说总吃素营养跟不上。今天这个专家说多走路能养心,没几天走路多了毁关节的声音就会传进耳朵。总而言之,很少有什么健康知识能找不到可以对立的反证。
这显然不是因为这些知识有什么问题,而在于人体及健康是非常复杂的事情。采取什么样的行为,需要有综合的考虑,而不能只抱着某一点来做决定。如果失去了基本的限定条件谈健康知识,这也一定是站不住的。
正在热议117奇葩养生为何总有人信?

但现在的很多健康(医学)知识,在科普给大家的时候,往往只重视强调这些知识的重要意义,而忽视了这些知识得以存在的相关条件,导致知识在某些时候成为教条。

很多人对于养生健康知识还缺乏辨识能力,对于各类看起来能让自己身体变好的健康知识全盘接受,无论是来自社交软件的谣言传播还是人际交往中的口口相传。正是科学素养的缺乏,在渴求养生保障之路上,才会屡次把伪科学引入自己的头脑和身体。
感冒发烧了,可以不着急到医院开药而多喝些水。但这必须在基本认定是普通感冒的前提下,在喝水治病中要随时评估自己的主观感受,比如咳嗽是停留在咽部发痒引起还是一种来自肺腑的刺激,或者发热的程度有没有加重的迹象。如果没有这些配套的知识做依托,喝水可以治感冒的知识不如没有。
非常遗憾的问题在于,有时为了知识更加容易传播或者更加具有眼球效应,很多知识的传播者,往往只传播一些最容易让人记住的几个结论,而忽视了相应知识的普及,加剧了一些知识成为教条的情况。

特别是在一些保健品的推销之中,把健康知识宣讲成行为教条的情况更严重一些。他们在强调一些知识的益处时,忘记了这样一个基本前提——这世界上根本没有一种物质可以多多益善,即便是阳光或者氧气,多了也会要人命。

面对因盲目养生错过治疗时机的悲剧,我们应该吸取的最大教训应该是不要迷信任何健康知识,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健康知识时,多一分思考,少一些盲目。所有的方法都有一定的限定条件,如果以刻舟求剑的方法运用我们了解的某些知识,其带来的很可能是灾难性的后果。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