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正在热议120小区自制消毒棚?公共消杀必须讲究规范!

2020-02-18 13:40阅读:
 控制疫情,消杀是关键,这样的意识显然是深入人心了。为了更好地将病毒阻拦在小区之外,一些社区还发明了“消毒棚”,里面配有先进的电动喷雾壶,装上常用的消杀液体。进入小区的人员先在里面经过喷雾消毒,然后方能进入。
  这个发明似乎很得人心,受到了很多热心市民的鼎力支持,有的义务值守,有的捐赠物资;而且还引来很多效仿者。 正在热议120小区自制消毒棚?公共消杀必须讲究规范!
  大家集思广益,关注自己的环境卫生是好事。但世界上任何事情都要讲究一个尺度,否则就会过犹不及,得到相反的结果。
  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我们确实还有很多不清晰的地方,但其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是基本确定了的,根据这个特性,戴好口罩,做好手卫生就基本可以做到有效防护。
  根据相关规范,对于一个新冠肺炎患者都不需要做这样的消杀,对于一个新冠肺炎患者短暂停留的场所也不需要这样的消杀,在健康人群为主流的小区门口做这样的消杀,其实过度了。
  可能有人会说,就算是缺乏针对性,多消消毒总没什么坏处吧。恰恰相反,没有目的的消毒必然是弊大于利。因为大多数的消毒液都是含氯的,喷洒消毒会刺激人体皮肤黏膜,损伤呼吸道黏膜,经常接触的人,指甲变薄,毛发会脱落。而且,有的还可能导致过敏,出现不可预测的后果。此外,到处喷洒的消毒剂,对环境也有一定的污染。
  世上没有两头甜的甘蔗,消毒剂在保护人类的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危害。而且,这种过度的防范意识,还可能造成人们内心的恐慌。这些消毒棚可能会让人们觉得:新冠病毒无孔不入,仅靠一般防护是不够的——这其实是一种怀疑主义,会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

  对于一场全民参与的行动,最重要的一点是科学规范,大家应该根据专家意见采取行动,而不是依靠自己的想象。比如,飞沫传播的距离是两米,按照这个做防范就足够了,不用把它想象成20米。虽然,做事谨慎力求万无一失是正确的态度,但将极小概率的事情作为防范的目标却可能是因噎废食。
  除了“消毒棚”,现在很多小区在人员进出上面同样有着五花八门的限制,有的要查户口,有的要查工作,还有的要房产证。结果出现丈夫进了小区、妻子被拦在外面的尴尬事,而且,有些医务人员也被拒之门外,这就更是添乱之举了。
  实际上,经过这段时间的实战摸索,我们已经比较准确地摸清了新冠病毒的基本“脾性”,这从越来越多的治愈者和湖北以外逐渐减少的新增病例中,都可以看出。在这样的情况下,类似于“消毒棚”之类的举措,表面是谨慎,实际上是过度防范,完全没有必要。
荔枝时评http://news.jstv.com/a/20200214/1581674265528.shtml?jsbcApp=1&from=timeline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