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你的价值观,决定了你的教育理念

2020-07-25 22:53阅读:


近来,为了给蜗牛英语积蓄内容,提升理论高度,读了一些儿童发展,儿童教育,以及心理学之类的书籍,The Gardner and The Carpenter,The Concious Parent,Toxic Parents,How Children Learn,The Art of Screen Time等等,不一而足。
此前,我从不读育儿书,读的书主要涉及文史和社会科学,对心一的教育,十几年来全凭感觉。现在读了一些育儿书之后,很有共鸣,才发现我歪打正着,与目前的先进育儿理念完全契合。
有家长网友说,李老师,这么多年,我对你的教育理念,比较认同,但你的政治态度,过于偏激,不敢苟同。我一笑置之。殊不知,一个人的教育理念、政治态度,以及行为处事,皆相辅相成,来自这个人的价值观。否则,就自相矛盾了。
国人似乎提价值观而色变,避之不及。我仅从教育角度,谈谈一个人的价值观对其教育理念的影响。

一,自由,还是管制?

我是自由主义者。国人对自由主义有根深蒂固的误解,认为是自我放纵。其实,这里的自由,更多的是指尊重他人的自由。
在育儿上的体现,是我充分尊重心一的自由选择。我自己出身于家教极严的家庭,从而对管制格外敏感、抵触。我感激父母严格家教带来的正面影响,同时也在不断反思其负面因素,审视自己在情感、性格甚至心理上的缺陷。自心一出生,我便下定决心给她一个自由的空间、拥有自由的选择。
从4、5岁起,心一有了自我意识之后,便拒绝上任何培训班。我一直希望心一能爱上一门乐器,一项体育活动,或提升她的画画技能。苦口婆心之下,心一还是拒绝到现在,我也毫无办法。家里的钢琴,从香港海运到英国,还是无声无息。
我自己自学了一段时间尤克里里,还给心一妈妈请了个声乐老师上门弹琴教唱,尊翁之意,以诱惑心一。
心一不为所动。

有个性。我认了。我宁可接受心一不会钢琴,不爱运动的现实,也不希望心一养成绝对服从的性格,或者习惯于取悦家长而委曲求全。
这是她自己的选择,她今后自己去承担这些遗憾。我反复劝导,是让她不至于发出感慨,“要是我父母当年怎么怎么样,我现在就会如何如何”。这是“巨婴”们才会发出的哀鸣。

心一现在最大的爱好,是读书和画画,自由地读,自由地画,几乎不听从推荐,也不接受指导,全凭兴趣,面很窄,但非常投入,创意无限。这是年龄使然,我相信,随着年龄的增长,兴趣会引导她去寻求自我突破,自我提升。
我见过很多孩子望着空白的画纸,不知道该画什么,望着书店满架的书,不知读什么。而享受到充分自由的心一,擅长支配自己的时间,整天忙忙碌碌。对屏幕时间也能自我限制,和同学们开开心心地视频聊天,在社交媒体上频频发帖,很有节制。(当然,这一点,也需要家长的监督。这是这一代孩子的巨大挑战。)


而有些同学,在家长的严格管控之下,就会利用一切机会,在课间、午休、校车上,玩手机,玩游戏。一放假,考试一结束,便彻底放纵。
一切活动被家长控制的孩子,高考之后,一旦离开家长的安排,便不知所措,只想挽回童年少年失去的自由。自我进步动力缺失,便丧失终身学习的能力。巨婴的产生,由管制而来。



二,平等与个人
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不止在成年人之间,还包括成年人与孩子之间。只有把孩子放在人格平等的位置,家长才会去尊重孩子。有尊严的孩子,才会产生自尊。仰望威权的家长,最容易俯下身来,成为孩子的暴君,视孩子的尊严为无物。

尊重孩子,就是尊重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我是一个个人主义者。个人主义,不是信奉自私,而是接受他人作为个体的权利,接受每个个体的不同。我最痛恨抹杀个性的极端集体主义。
每个孩子禀赋不同,天性各异。适合其他孩子的,并不适合自己的孩子。适合你自己成长道路的养育法,却不一定适合你的孩子。

我自己酷爱运动,协调性极好,对心一不爱运动一直痛心疾首,但我也只能反复劝说,邀请心一和我打打羽毛球,做一些抛球的游戏,尽可能地培养一点儿运动技能。
平等,就意味着信任孩子,信任孩子自我管理,自我成长,自我约束,自我选择的能力。

我不可能把心一培养成我自己,所以不会去规定她的路径。心一今后读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从事什么工作,在哪里生活,全由她自己个人选择。我所该做的,除了培养她的判断力、自学能力,就是努力不让自己成为她的牵绊。
我给心一翅膀,只为她能在自己的天空飞翔。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