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风 林 火 山

2017-10-16 21:32阅读:
​喜欢历史的小伙伴们想必对今天的题目不陌生。那么问题来了,当你看见这四个字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呢?是孙子兵法,还是武田信玄?其实这完全是个人喜好,先想起那个都没关系,不过如果只知道武田信玄,不知道孙子兵法那就不应该了,今天咱们就来说说二者之间的渊源。
武田信玄 图片来自网络
​风林火山这四个字在日本广泛流传,是因为战国时期甲斐国将领武田信玄所使用的军旗,旗上写着“疾如风、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这四句话出自世界上最早的兵书,中国的《孙子兵法·军争篇》:“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武田信玄在读过《孙子兵法》后拜访和尚快川绍喜,说想设计新军旗,于是从中挑选出这四句作为旗印。
武田信玄军旗 图片来自网络
​其实风林火山旗并不是武田信玄原创,早在200年前的南北朝时代,在奥州举兵的年轻武将北畠显家就曾经在对抗足利尊氏时使用过这种旗印。北畠显家是名门村上源氏的后代,学识非常渊博,深深被孙子兵法所吸引。
图片来自网络
​风林火山旗的原始样式并不是大家所熟悉的长方形阵旗,根据甲阳军鉴及川中岛合战图屏风还有武田信玄配阵图屏风中的文字和图画纪录,风林火山旗应该是方形黑底四行直书的阵旗。日本战国时代中期的阵旗多为方形旗,日本至今藏有一面战国时代晚期的长方形蓝底的风林火山旗,导致现在大多数书籍、影视作品都使用这种长方形款式的风林火山旗。
川中岛合战屏风 图片来自网络
​但是小伙伴们可能也注意到了,这段话本来有六句,而武田信玄只引用了前四句,这是为什么呢?好多人认为武田信玄仅学到了皮毛,没有完全理解这部兵书,因此只能断章取义地引用,但真的是这样吗?武田信玄在政治上及军事上的才能是毋庸置疑的,所以绝不是他对阴、雷的理解不足,更不会是因为军旗书写空间太小,这简直是无稽之谈了。
风 <wbr>林 <wbr>火 <wbr>山
​我们先看看,这六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
其疾如风:动作神速,有如飓风之疾;其徐如林:舒缓有序,有如林木之稳。这指的是军队“形”上的训练,强调军官和士兵的身体素质和服从性,是一支部队最基本的要求,是最基本的备战。
侵掠如火:侵袭掠扰,有如烈火之猛;不动如山:屯兵固守,有如山岳之固。这指的是军队“势”上的训练,强调军官和士兵的心理素质和面对高强度战争时敢于作战的能力,是气势和士气上的要求。相比风林的备战,火山表现的就是实战。以上四点属于战术层面,也就是士兵的作战能力。
图片来自网络
难知如阴:军情隐蔽时,如乌云蔽日;动如雷震:大军出动时,如雷霆万钧。“难知”就是运用各种伪装和扰乱的手段,“阴”就是蒙蔽敌人,最终目的就是制造一切对敌方不利的条件,等待最佳的时机。“动”就是掌握发动决战的主动权并适时出击,“雷震”就是对敌人施以毁灭性的打击,而最终目的就是取得战争的胜利。所以,这两点都是对将帅的要求,属于战略层面。
天与地,川中岛合战截图
​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没有后两句了。日本战国时代战争的规模和中国春秋时期完全没有可比性,甚至有人说日本战国时代打仗就是“村长械斗”。虽然这样说有些太过于调侃,不过确实,日本战国时代的战争几乎没有主帅无法直接指挥的情况发生,所以也就不需要太多战略层面的部署。
川中岛合战图
​另外日本战国时期的战争多数靠的是士兵,对于将领的素质要求反而没有那么严格。孙子兵法在日本战国时代并不是人人都能看得到的东西,所以如此深奥的兵法也很难大范围的推广,但主要还是用不上,所以干脆删了痛快。
风 <wbr>林 <wbr>火 <wbr>山
​不过仅仅就这四个字,就足够让武田信玄在战国时代被称为军神了。他成功吸收和运用了《孙子兵法》中的军事思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作战方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一生之中比较大的战役就经历了八十余次,几乎没有败绩,可谓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另外,武田信玄在治理国家方面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因此堪称是上马能战下马能治,堪称是文武全才。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