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小说《哭鱼》(文字刘泷、插图孙文然)

2022-03-24 07:48阅读:
小说《哭鱼》(文字刘泷、插图孙文然) 哭鱼
刘泷
阿良被送到铜台庙里来了。
阿良年方七岁。
七岁的孩子想家,想山下的铜台沟,想铜台沟那些在一起玩耍的伙伴。
人儿小,有了心事,就愁眉苦脸。此后几年,烧火,劈柴,提水,诵经,燃灯,打扫庭院,乃至下山化缘,他都苦着脸,就像连阴的天,没有一点笑模样。
师父禅照,和阿良相依为命,谆谆开导他,云在青天水在瓶,你是出家人的命,你不要心事重重,要一心向佛,在青灯黄卷里安身立命。
阿良想想家中的七个哥哥,一个妹妹,想想那座一阵风都可以吹倒的茅屋,不由低下了自己的头颅。那一刻,他觉得自己的脖颈很软,像被人擗断的树枝,径直垂向了地面。
后来,再下山化缘,他哪里都不去了,总是去铜台沟。那里有他的家,但他不回家,也刻意地躲避着爸爸妈妈和家人。他就去一个地方,那是地主朱善荣开办的私塾。朱善荣是文盲,他出钱请一个落第的举人,给家族里的孩子授课。
阿良闭目端坐在朱家私塾的窗下,风也不怕,雨也不怕,霜也不怕,雪也不怕,骄阳也不怕,寒冷也不怕,谛听着老学究的声音,入定一般。
老学究给学生诵读的《千字文》《弟子规》《百家姓》,他都会背诵。他还学会了很多的古诗词,什么“床前明月光”,什么“松下问童子”,滚瓜烂熟,甚至模仿老学究摇头晃脑的强调,也惟妙惟肖。
总是下山,却化不来一分钱,一粒米,禅照师父对此很是狐疑。于是,就悄悄跟踪阿良下山去了铜台沟。那私塾是孤零零的一座三间西厢房,门扉紧闭,且糊着厚厚的褐黄色草纸,根本看不到里面的情景。难道,阿良在闭目参禅?
禅照颇愤怒,脱下僧履,挥舞着,照准阿良的后背就打了几
下。他斥责,真不争气,不堪造就!你在这里干什么?偷懒吗?不化缘,没有供养,我们怎么办,铜台庙怎么办?
从此,禅照再不让他下山,把他留在山上,自己去化缘。
那日,禅照回寺,见不到阿良,就满山寻找。
在山后的小溪,见阿良躲在无人处合掌祷告。趋近细看,他的面前竟有几只煮熟的河鱼。
一只较大的河鱼干硬了,在砂锅里翘着尾巴,仿佛河里的鱼跳到干裂无水的岸上,在大睁着眼睛。眼白很多,眼黑很少,在无奈地望着天空,犹如八大山人笔下白眼向人的鱼儿,很自负的样子。
禅照师父上前问阿良这是怎么回事?阿良并不害怕,回答说这是自己在河边捉到的几只小鱼,刚刚煮了,正准备吃。
禅照说吃就吃,刚才祷告又是怎么回事?
阿良说于心不忍,故有此举。
禅照又问,那你是怎么祷告的?
阿良说,愿来世你不为鱼,我不为僧。
阿良哽咽,泪流满面。
禅照脱下僧履,想想,却又穿上了。他手捻念珠喃喃说,日本人烧杀抢掠,民生凋敝,今天下山,又是无缘可化。
阿良用木棍儿夹鱼,递给禅照,说师父您吃?
禅照摇头,说我不杀生,更不吃鱼。
几天后,禅照回山,对阿良说,你去朱财主家的私塾吧,我和他们说好了。
阿良说我两手空空,没有束脩人家不收啊?
禅照说我把那串楠木念珠给了私塾的先生。
果然,禅照手上那串心心念念的念珠不见了。
阿良眼含热泪,回铜台沟,登堂入室,得以聆听老学究的教诲。
三年后,解放了,土改了,阿良分到了房子,分到了地。
斯时,禅照还俗,也回了铜台沟。
朱善荣呢,被清算了,一贫如洗。
老学究跟随国民党军官的儿子去了台湾。
村里办学校,招聘教师。少年阿良经过考试,拿起教鞭,为人师表。
阿良崇尚俭朴,也未婚娶。他把自己的钱,私下接济了禅照和朱善荣。
一年,各地闹饥荒,阿良去乡里开会回来,却在柳条河边看到禅照和朱善荣在煮鱼,两个人手抓着半生不熟的河鱼,狼吞虎咽,如同饕餮。
禅照指着砂锅里的半条鱼儿说,熟了,香呢,你吃?
阿良摇头说师父,从铜台庙回村那天,我就发愿吃素,再不吃鱼了。
(选自2022年2月17日《红山晚报》)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