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转载]历代女性诗词鉴赏(4)

2024-04-21 10:25阅读:
原文作者:梦笔山人

[转载]历代女性诗词鉴赏(4)
吴声歌曲
《子夜歌》
宿昔不梳头,丝发被两肩。
婉伸郎膝上,何处不可怜。
【译文】
昨夜欢会时头发还来不及梳理,只好让满头青丝从两肩披下来。
温柔多情地依偎在情郎的膝下,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都惹人怜爱!
【赏析】
六朝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大量配有乐曲演唱的民歌作品,其中一类产生于吴地的作品被称为吴声歌曲,大部分曲调出现在东晋、刘宋时期。《子夜歌》就是其中的一种。据《宋书·乐志》云“《子夜歌》者,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
这首诗表现了青年男女相会时的情景。前两句写女孩子在睡醒之后不事梳妆,任由如丝一般顺滑的头发披散在肩头,就径直出来迎接情郎。这样大胆的举动既是女孩对两人短暂分别的不满和发泄,又是对双方情感充分自信的表现。而这慵懒刁蛮的姿态比起端庄
娴雅的仪容,自然也别有一番韵味,更容易撩拨起情郎的怜爱之情。接下来两句写两人依偎在一起的场景。女子倚坐在情郎的双膝之上,原本披散的头发旋即铺散在了他的身上,仿佛要将爱人紧紧缠绕,不肯再放他离开。
子夜歌》
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
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
【译文】
刚刚开始想要认识郎君的时候,总是希望两颗心都是一样的渴望彼此。
把思念之情放入织机,哪里还担心我们不会是一对呢?
【赏析】
这首《子夜歌》运用了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刻画恋爱中少女复杂的心绪。
前两句写少女对往事的追忆。两人初识幽会的时候,整天就想着两情相悦,长相厮守,永不分离。用一个“始”字,已经隐隐透露出一些不祥的预兆。后两句构思巧妙,以丝麻之“丝”谐情思之“思”,以布匹之“匹”谐匹配之“匹”。。表面上是写少女坐在织机之前,一心想要织丝成布,实际上她心里一直牵挂着情人。此刻内心的千头万绪,恰如织机上散乱的丝线。
《子夜四时歌·春歌》
自从别欢后,叹音不绝响。
黄蘗向春生,苦心随日长。
【译文】
自从和情郎分别以后,悲叹的声音就从来没有断绝过。像黄蘖向春天发生一样,我心里的苦恼一天比一天地生长起来。
【赏析】
《子夜四时歌》是由《子夜歌》演变而来的。顾名思义,是依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分咏一年四季的景色及相关的情事。
这首《春歌》表现了年轻女子在与心上人分离之后的相思之苦。春光明媚,惠风和畅,本该让人在其间尽情享受。但自从所爱的人离开这里之后,她就再也无心关注身边的浓浓春意,甚至这良辰美景反让她触景伤情,哀叹声不绝于耳。黄蘗是一种落叶乔木,可以入药,性味苦寒,用黄蘗来比喻相思之苦。
《子夜四时歌·夏歌》
青荷盖渌水,芙蓉葩红鲜。
郎见欲采我,我心欲怀莲。
【释义】
清清的池水上是青色的荷叶、红艳的芙蓉花。郎君看到这幅美景就想起如花般的我,我的心里也爱着他。
【赏析】
这首诗大量运用双关语,以采莲、爱莲表达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相互爱慕与追求。语句优美生动。前二句,向我们展开了一幅夏天的图画。 一张芙蓉一般可爱的小脸,小脸上两瓣莲花一般绽开的嘴唇,还有一颗到了夏天还不曾平静的春心在等候情郎的爱怜。后二句,向我们暗示了池边有一位夏天的少女。芙蓉就是她秀丽的面庞,莲花就是她艳红的小嘴。
《华山畿》
华山畿!
君既为侬死,独生为谁施?
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
【译文】
华山畿啊,华山畿,你既然已经为了我死,我独自一人又怎会苟活?若你可怜我此时的处境,就将棺木为我打开吧,我愿意陪伴你共赴黄泉。
【赏析】
华山,在今江苏省句容市北。畿,指山脚。本篇的创作本事发生在南朝宋少帝在位时期,《古今乐录》记载了这样一个感伤的故事:
南徐地区有一位士子,从华山畿前往云阳,在客店里偶然遇到一位十八九岁的少女,心生爱慕却未能如愿结识,回家之后便一病不起。其母询知缘由后,便到华山一带寻访少女,将前因后果告知她。少女为了报答士子的痴情,解下自己的护膝,让其母带回去偷偷安放在士子的枕席之下,这样就可以减除病情。士子果然病愈,不料却发现了放在枕席下面的护膝,一下子把它吞了下去,不久就奄奄一息。临终前,他要求在送葬时一定要经过华山。送葬的牛车经过那位少女的门前,牛停步不前。少女见此情形,就进屋梳妆沐浴,出来时唱着这首《华山畿》。此时棺木应声开启,等到少女跨入其中后又重新关闭。家人叩打棺木也毫无结果,最后只能将两人合葬。
隋唐五代时期
《书屏风》大义公主
盛衰等朝暮,世道若浮萍。荣华实难守,池台终自平。
富贵今何在?空事写丹青。杯酒恒无乐,弦歌讵有声。
余本皇家子,飘流入虏庭。一朝睹成败,怀抱忽纵横。
古来共如此,非我独申名。唯有明君曲,偏伤远嫁情。
【译文】
世事变化无常,迅速如早晚变换,无常如浮萍漂流。荣华富贵,不能常保,豪华的池苑台观,最后总是被夷为一片平地。
富贵荣华转眼即空,不过在史书上添些记载而已。饮酒哪里还有欢快情致?听歌也不能解除忧愁。
我本是中原皇家宗室,因为和亲而嫁到北方胡地,远离家乡漂泊。突然听到皇室已沦亡,中原改朝换代,不禁内心纷乱,不能自主。
自古以来都有今昔兴替的感慨,不单是我会作这样的阐发分解。只有那《明君曲》,仅仅是表达王昭君远嫁匈奴的哀伤之情。
【赏析】
大业九年,隋攻灭南方的陈,隋文帝将陈后主宫中的一架屏风赐给大义公主。这本是表示恩惠的手段。但大义公主从屏风上的绘画,联想到陈的覆亡,又联想到北周王朝和个人的命运,写下这首无限伤感的诗篇。
全诗表面上是凭吊陈朝之亡,实际上是在怀念故国北周为隋所灭。己身流落“虏庭”,作者睹物伤怀,慨叹万分,大有昭君远嫁之哀。此诗感情深沉,在哀婉曲折之中透有清绮之韵。
《如意娘》武则天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译文】
相思过度,魂不守舍,恍惚中竟将红色看成绿色,面容如此憔悴,都是因为思念您啊。
如果您不相信我近来因思念您而流泪,那就开箱看看我石榴裙上的斑斑泪痕吧。
【赏析】
《如意娘》是武周女皇帝武则天在感业寺出家时创作的一首情诗。此诗前两句写抒情主人公因相思过度,以致魂不守舍,精神恍惚,身体衰弱;后两句写自己泪湿衣裙,有箱中石榴裙为证。全诗极尽相思愁苦之感,尺幅之中曲折有致,融合了南北朝乐府风格于一体,明朗又含蓄,绚丽又清新。此诗对后世影响颇为深远,看朱成碧、看碧成朱,后来成为唐宋人常用成语。
《新妆》杨容华
啼鸟惊眠罢,房栊乘晓开。凤钗金作缕,鸾镜玉为台。
妆似临池出,人疑向月来。自怜方未已,欲去复徘徊。
【译文】
啼鸟在朝阳之时,方展其歌喉,颇令人于睡眠之际觉惊惕。房栊随着晓光启开,充溢着明媚之气,使人起身而观。凤钗嵌有金丝,亦似丝缕交织,尽显璀璨辉煌之态。鸾镜由玉质所制,堪亲观佳丽,又高悬于台台之上,尽得美容风华之意。
而其妆容之似,宛如沐浴于清澈池塘之畔,丽质盈然,令人误以为她是从月下来的仙子。遗憾之事,自怜之心涌现,只可惜自己无法近观其美丽。欲离去之心油然而生,殊不料又随裴回复原,归心似乎难以决断。
【赏析】
杨容华,初唐四杰杨炯之侄女。相传此诗为杨容华十三岁时所作。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完美妆扮的场景。通过精细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想象出女子的容貌和令人着迷的魅力。整个诗篇表达了诗人对于短暂而美丽的事物的情感和对于时光流转的思考。
《彩书怨》上官婉儿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余。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
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
【译文】
秋天来了,满江的红叶向洞庭湖悠悠飘去,而你却在迢迢的万里之外。秋夜长,相思更长;只有寒露带给凄凉,只有月儿与我为伴。真想弹奏一曲热闹的江南采莲曲,把它封在信中一封又一封地往蓟北寄去。信中没有写别的,只是写了长久以来的相思与惆怅。
【赏析】
上官婉儿,年十四岁即为武则天掌诰命。中宗时,封为昭容。代朝廷品评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玄宗起兵,与韦后同时被杀。
此诗写思妇怀念丈夫的怨情,虽然寄寓了作者深处宫中的哀怨之情,但不是实写自己,而是以闺中思妇的口吻,抒写了主人公思念丈夫的急切心情,塑造了一位秋天怀念丈夫的妻子形象。全诗风格深沉开阔,感情自然真挚,语言清新含蓄,对仗工整,情味悠长。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其十一》上官婉儿
暂尔游山第,淹留惜未归。霞窗明月满,涧户白云飞。
书引藤为架,人将薜作衣。此真攀玩所,临睨赏光辉。
【释义】
短暂游山第,滞留可惜还没回来。霞窗前明月满,涧户白云飞翔。
书引藤为架,人将导致做衣服。涉过这真是攀玩的,临视赏光辉。
【赏析】
上官婉儿的《游长宁公主流杯池》有二十五首,为其现存的主要山水诗,此为其十一。诗句从不同的侧面抒发了上官婉儿的情怀,山水林木的气息浓郁,读来使人忘却婉儿宫廷诗人的身份,闲情雅趣,大自然的美好由她的诗文中显露。婉儿对初唐宫庭诗歌题材及审美趣味的超越,无不流露出对自然的深切热爱与礼赞之情。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