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通胀形势仍将危害市场

2011-09-03 08:24阅读:3,679
大宗商品观察_每周策略—————————————————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从政府官员到普遍经济学者都在异口同声地谈论CPI拐点?至少,任何有关对这一论点的考察都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答案,所以暂且只能认为,仅仅是一种臆测而已,或者是一种愿望。
所有的人都表达这样的的愿望,实则是国人受通货膨胀之旷日持久之焦烤难以坚持的结果。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就全球主要国家央行的放纵程度而已,目前的通胀水平实则只是在半山腰而已,如果以目前美国3.5%、中国6.5%的通胀水平就可以高呼通胀见底,那么意味着未来任何一个国家的货币当局在印钞问题上胡作非为而只受轻微的惩罚。

目前CPI是过去三年货币政策的结果

本世纪头几年,时值美国网络股泡沫破灭,格林斯潘为刺激经济,以极低利率拉动楼市增长,导致随后几年的住房抵押贷款迅猛增长,楼市泡沫化,这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全部根源。但是现在盘点一下,会发现比起现在的伯南克来,格林斯潘已经相当克制了。从2001年进入减息周期,到2004年低息周期结束,格林斯潘时代伦敦一年期银行美元拆借利率低于2%的月份只有21个月,而到了伯南克手里,一年期LOBOR利率低于2%的月份已经超过了31个月,而且其中的16个月其利率低于1%,这在格林斯潘时代是从未有过的。
在格林斯潘结束他的臭名昭著的低息政策后的三年时间里,大宗商品价格一直处于上涨趋势,而到现在为止,伯南克不但明确表示,零利率要持续到2013年,而且随时有可能推出
新的经济刺激政策。根据货币学派的观点,在一轮货币宽松结之后,通货膨胀周期仍可能持续两年以上的时间,所以,在货币发行仍然泛滥的情况下,谈论CPI见顶实在是没有说服力。全球CPI没有见顶,中国自然也就没法见顶,输入性通胀是目前国内通胀水平的重要因素,而由于外汇储备的不断增长,国内流动动也远未到吸干的程度。 通胀形势仍将危害市场伯南克比格林斯潘更猛一点儿。图中显示两个时期LIBOR低于2%的时间。
通胀形势仍将危害市场中国历史上CPI走势

如果你不是特别健忘,那么你应该还记得很1993的通胀水平曾高达27%,当然你可以说那是因为短缺经济导致的结果,那么即使是最近在2007-2008年也曾高达8%,依照助推通胀水平的各项情况进行对比,本轮通胀达到2007年的水平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所以,6.5%难以成为本轮通胀的顶点,这一点应该不难理解。

美国经济犹如水中花、镜中月

尽管人人都在谈论美国的债务危机,但是当你严肃认真地去寻找能够证明美国经济已经再二次探底的证据的时候,仍然是非常困难的,楼市数据和就业数据自然是人所诟病的美国经济不景气的最显要证据,但是除此之外,美国经济所呈现的活力往往被许多人所忽略。无休止地看空美国经济的人应该想一想,在我们人手一部苹果手机的时候,我们有多少资本说,它已经被新兴市场国家击败了。有人曾经做过统计,如果以苹果公司代替思科的权重之后,美国股市实际上已经创出了新高。美国八月份公布耐用品订单数出现了4%的跳涨,而美国零售数据也一直在向上,美国国内销售占了整个GDP的三分之二,这是对评估美国经济的基石。
所以不难理解,在标普公司下调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之后,美国长期价格不降反升,而收益率意外下降,迄今为止为止,道琼斯指数仅仅损失4%的市值,而全球股市却因此损失掉了10%。虽然全球形成了唱空美国经济的大合唱,但是,美债仍被投资者视为流动性和投资回报最好的债券。
通胀形势仍将危害市场美债危机后其收益率不升反降
奥巴马出于选举的需要,仍会竭尽全力推动就业水平的提升,在此方面,美联储显得爱莫能助,力不从心,因而白宫可能的选项是推动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提振就业与消费。虽然这会受到共和党人的牵制,但是他毕竟是这个国家的总统。

从全球经济周期来看,美国经济在未来重新步入衰退将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现在的情况是,在两次衰退之间的这一次复苏过程似乎仍没有结束。特别是美国政府致力于复苏的全部努力还没有结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应过早地认定二次探底已经结束,至少在四季度甚至明年一季度,经济可能因为新的刺激计划而再现复苏景象,即使这种景象也可能是昙花一现。
国际油价之所以迄今为止仍未呈现末日狂奔,它等的就是美国人真正复苏的到来,这个国家依然是国际油价的主要驱动力。

政府性工程支撑商品价格

迄今为止,持续不断的货币紧缩对控制中国物价上涨的努力没有收到任何成效。这一点听起来有点让人沮丧,并不是措施本身有什么大错误,而是物价上涨的成因有更加深刻的成因,要说有什么错误的话,那也是我们动手太晚,力度太轻。
国内货币政策对于输入性通胀的控制自然是无能为力的,但是输入性通胀并不是国内通胀的全部原因,甚至还不是主要原因。国内货币紧缩无法达到预期目的,与中国货币价格的传导机制有很大关系,在银根紧缩的环境下,真正的市场化企业遭受的损失最大,其投资和生产扩张受到抑制,但是同时,资金成本的增加对于国有大型企业影响有限,在无形的政策保护下, 一些政府主导的投资项目极少受到政府的约束,相反,为应对经济指标下滑的压力,他们时常会受到来自政府方面的鼓励,逆市扩张。单就房地产市场而言,虽然商业地产受到政策限制,但是保障房建设却是一柱擎天,为了解决地方政府保障房融资困难,中央政府甚至不惜让地方政府开口子发债融资。另外一个很好的例子是,央企在新疆开发方面的投入,上个月在一次性的签约上,央企承诺的投资额达到了10000亿元。而未来,中国对于水利的投资将达到10万亿元。靠着这种非市场传导机制的资金流动,货币紧缩政策举措自然会大打折扣,这一点都不出乎意料。因而,据此估计,在四季度或稍微更长一点时间,中国对大宗商品需求的贡献仍然不会减弱。

公告:从下周一(9月5日)开始,《笔夫__大宗商品观察》博客将增加更新频率,为广大博友提供更多更好服务。 除原有的每周一次的策略外,每日早上增加早报一篇,并继续向大家推送精心研究的月度商品研究报告,具体时间和阅读方式如下:

类别
发布时间
阅读方式
《大宗商品观察_早报
交易日早上8:30
笔夫新浪博客
《大宗商品观察_每周策略
周六上午10:00
笔夫新浪博客
《大宗商品观察_月度报告
每月10日
点击本博客首页左上角免费邮件订阅
《大宗商品观察_情报
随时
笔夫的新浪微博
Commodities observer___Twenty -four hours a day , seven days a week!
Your sincere Beefull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