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软”科幻和“硬”科幻区别何在——为何中国还出不了真正的硬科幻影视(二)

2018-07-01 18:35阅读:
(思进注,最近,我那个《为何中国还出不了真正的硬科幻影视》系列文章(去年在《科普时报》上首发)不断在《科技日报》上转发,那我也就再一篇一篇贴上来,和大家分享。)

本栏上篇文章中谈到,硬科幻作品必须至少采用一个科幻概念(或元素)贯穿始终,所有故事必须在这个科幻概念的基础上展开,即采用这个科幻概念来推进故事的发展(或更准确地说,硬科幻是以科技及科学猜想来推动情节)。再以阿西莫夫《基地》系列中的心理史学为例:心理史学发明人哈定·谢顿——按传统文学的标准应该是主角,可谢顿只在前传中短暂地出现过(倒是机器人丹尼尔,非但好似《基地》系列中最后的大Boss,甚至贯穿了《机器人》系列),而心理史学这个概念贯穿了《基地》整个系列的七部小说,所有的故事都是以心理史学为主来推进的。
“软”科幻和“硬”科幻区别何在
——为何中国还出不了真正的硬科幻影视(二)
文/陈思进
《科技日报》,2018年06月20日

而软科幻则往往偏向传统文学,依然以人物、故事、环境、人物性格的塑造等作为故事导向(即依然着重人文描写),而只是运用一些科幻点来“点缀”,甚至只是说事儿而已。迄今为止,中国已有的科幻影视作品,如果说有的话,基本上都属于软科幻。

值得注意的是,软
科幻只要其中的科幻元素的科学基础不成立(即不被当代的科学定律所支撑),甚至稍微偏离方向,往往就不成其为科幻作品了。这可能也是为什么近年来,中国的文学作品和影视剧中,仙侠、玄幻、魔幻当道的主因之一吧。

以近些年来中国影视中最流行的穿越剧为例:从科学上而言,在同一时空中的穿越,或者时间旅行去到未来的桥段还有可能,但穿越到过去是不可能的。因为缺乏科学根基,这些穿越剧就只能算作玄幻剧。

为什么中国还出不了真正的科幻电影,特别是硬科幻电影呢?

据统计,中国的科幻作家只有240位,如果在上述那些严格的定义基础上来计算,中国真正的科幻作家更是少得可怜,优秀的科幻作品尤其稀缺。这可能是因为中国传统的教育体制,把文理科分得太清楚了。学理工科的富有天马行空的想法,可能文笔不尽如人意。而科幻不仅要有科学基础,还要有讲故事的能力,有“科”无“幻”不是科幻作品。而文科生写出来的科幻作品,又往往缺乏科学基础,有“幻”无“科”,也就不是真正的科幻小说了。

值得庆幸的是,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是中国科幻的基因突变,达到了世界科幻的一流水准。刘慈欣的科学基础扎实,相对论、量子物理等理论基本上都运用到位,而且非常会讲故事。刘慈欣显然也受到了“黑暗森林”理论的影响,所以《三体》(特别是第二部)比较灰暗和悲观,最后人类的前途很悲惨。《三体》填补了中国世界级优秀科幻小说,特别是硬科幻长篇小说的空白。

然而,为什么科幻、特别是硬科幻题材在中国影视界依然还是空白呢?

我认为,这是因为小说可以由一个人完成,影视项目则需要一个巨大的团队合作完成。影视创作需要整体水平的逐步提高,而主创团队首先就得对什么是真正的科幻,特别是硬科幻,在剧本的改编之前就要达成共识。

就拿阿西莫夫的《机器人》系列而言,他从上世纪30年代尾便开始创作这个系列小说了(注:1939年5月10日,阿西莫夫开始写他的第一个机器人短篇小说《小机》),可好莱坞直到上世纪的60年代后期才确认了电视剧的改编模式,开始搬上电视荧幕;甚至在整整过去差不多半个世纪,才开始将这个系列搬上大电影。

不过,从这个视角来看,中国有后发优势,不该再等半个世纪吧?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