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强势美国面面观:创新才真赢:形成国家创新体系,维持雄厚的科研经费

2021-12-01 19:07阅读:51,007
(思进注:各类“美国衰败了”的文章很多,有些分析是事实的陈述、逻辑自洽;不过,有些判断则可能失之偏颇(如最近因涉非法吸储被捕的某“财经大V”的一系列文章)。恰好我和庞忠甲先生在10年前合著的《美国凭什么》(2012年出版)介绍了美国的经济、科技、军事、教育、营商、民生等方方面面,现在看来并不过时。那就从4月2日开始,特选摘部分内容,和大家分享……)
强势美国面面观:创新才真赢:形成国家创新体系,维持雄厚的科研经费

4-4-6 形成国家创新体系,维持雄厚的科研经费
美国国家创新体系可分为四个组成部分:联邦、政府、企业,大学和非营利组织,它们相互作用的平台是用户和市场。
美国联邦政府有多个部门被赋有科技管理的职能,并由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主持制定和实施联邦科技政策;其中较大的部门是国防部、能源部、健康与人类服务部(主要是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农业部等。
美国年度“研究开发”(Research & Development,R&D)经费目前在3500亿美元左右,约占GDP的2.6%;接近世界各国R&D经费总和的40%。
美国R&D经费中约30%由政府提供;它承担了全美基础研究经费的60%。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优秀科学家不遗余力,成为科学研究的强大驱动器。截至2009年,该基金会共资助了18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企业是美国科技研发的主要投资者。近二十年来,美国企业的R&D投入,占全社会R&D投入的65&左右。大企业如GE、IBM、波音、辉瑞制药等在R&D的投入在同行业中更是遥遥领先。知识产权形成的无形资产在企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过去二十年中,企业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比例发生了较大变化,无形资产由1980年38%上升到2002年的82%。
大学和非营利组织是基础科研的活跃力量,R&D的投入虽然仅占全社会总量的5%,但承担了联邦政府和企业委托的大量科研任务,实际使用的R&D支出比自身投入的R&D经费约高出5倍。
在充足经费支持下,美国科研机构、企业和大学能够为科研人员提供高水准的报酬、人性化的工作环境,以及先进和完善的的科研基础设施,形成一种对于高端人才的凝聚力。
值得强调指出的是,美国政府和社会鼓励开展有发展前景的高风险研究,通过“风险投资”等形式对具有探索性的高风险科研项目提供启动资金。
美国风险投资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成型,国会在1978-1981年间连续通过了五个有利于风险投资发展的法案;九十年代末信息革命高潮时,风险投资达到了巅峰状态。
美国有关部门对小公司的资金来源作过调查,发现其中仅仅依靠内部资金运作者,百分之九十做不大,常常局限于家庭公司,或少数股东的小公司,即便有了高科技专利,要发挥潜力,走向世界市场,常常难于上青天。
进入六十年代,美国传统企业开始朝着高科技主导方向转型,一些远见卓识的投资专家带领潮流,运用风险投资或称创业投资资金支持新兴小公司发展壮大,每年注入资金由数十亿以至数百亿美元。这种投资资金造就了一大批今天世界一流新经济大企业,如晶片业霸主英特尔(Intel),电脑巨子戴尔(Dell),网路大亨思科(Cisco)等。
这些资金的主要作用都是在新兴公司起步,成长阶段给他们注入启动和发展必不可少的资金。1995年至2000年间,信息行业新经济勃兴,数以百计的信息高科技和服务公司上市,应归功于创投资金的雪中送炭。
风险投资者对新兴企业寄予这么大的热情,追求的是,将企业培养成功后,通过退资或称蜕资(Divestment)将其所有的权益变现回收;最常用的办法是将风险企业上市或出售(主要是通过兼并和收购的方式出售给大企业,个别情况下也可出售给企业员工或创业者)。由于风险企业虽然成长很快但规模通常偏小,且在其成长过程中因需不断增资,各项业绩指标难以达到传统证券市场的要求;为此必须开辟面向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的中小企业)的证券市场。应运而生的 NASDAQ小型资本市场,上市要求的条件比较宽松,所以特别适合于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可为风险投资提供蜕资出路。
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创业研究中心(Centre for Venture Research)数据显示,2010年美国号称“天使投资人(Business Angel)”的自发而又分散的风险投资者,向初创公司投入了约200亿美元资金,高于2009年的176亿美元。拥有240家风险投资公司会员(全美共有600-700家风险投资公司)的美国最大风险投资机构“国家风险投资协会 (National Venture Capital Association)”则表示,其成员在2010年的投资金额为220亿美元,与“天使投资人”的投资金额相近。
风险投资者对于成熟的科技初创公司的投资策略正在灵活演变。像Andreessen Horowitz和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等知名风险投资公司,2010年募集了数十亿美元的新基金,其中部分资金投入到了“后期”(late-stage)投资之中。与此前相比,这些投资允许成熟的科技初创公司可以在更长的时间里,仍然保持私有和独立。
2011年11月写于纽约哈德逊河畔
强势美国面面观:创新才真赢:形成国家创新体系,维持雄厚的科研经费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