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强势美国面面观:创新才真赢:用什么来拯救美国?(上)

2021-12-05 21:44阅读:6,629
(思进注:各类“美国衰败了”的文章很多,有些分析是事实的陈述、逻辑自洽;不过,有些判断则可能失之偏颇(如最近因涉非法吸储被捕的某“财经大V”的一系列文章)。恰好我和庞忠甲先生在10年前合著的《美国凭什么》(2012年出版)介绍了美国的经济、科技、军事、教育、营商、民生等方方面面,现在看来并不过时。那就从4月2日开始,特选摘部分内容,和大家分享……)
强势美国面面观:创新才真赢:用什么来拯救美国?(上)

4-4-8 用什么来拯救美国?
本轮金融危机,清楚地暴露了美国经济畸变危险下行趋势。美国在货币霸权支持下,陷入了以债养债、赤字暴涨,虚拟经济取代实体经济,“饮酖止渴”的泡沫型财富效应怪圈。
源自华尔街的金融风暴给世界带来了一场巨大的灾难,而华盛顿的单边主义政治也走到了尽头。当前,人们都在展望全球走出危机的前景,也有不少人在断言美国的衰弱。
幸运的是,泡沫型财富效应的腐蚀作用尚未伤害到美国科技创新机制的根本。金融风暴将引发资本重置,国民信贷消费规模受到合理制约,GDP会萎缩或衰减;但可期美国资本仍将牢牢占据科技制高点,在新起点上恢复发展传统产业,致力开发新兴的高附加值产业,运用新能源、纳米技术、基因工程等先进科技推动下一轮全球性技术革命。
恢复和重振美国经济实力,必须恢复和重振以制造业为主力的实体经济。近年来,美国制造业很大部分的生产基地转到了海外,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鼎盛时代相比,如今制造业的地位明显下降。美国制造业上世纪五十年代高峰时期占全球比重超过40%,现在只有20%。而在国内,制造业占GDP的比重由最高时的30%下滑至11%左右。
但是,目前转移到海外加工的产品,其品牌和设计仍是美国人的。以汽车产业为例,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等都是美国的汽车品牌,而转移海外的只是生产基地,企业真正的“大脑”还在美国。
奥巴马政府为美国经济持续改善所拟定的各项计划中,美国制造业的复兴是关键性的组成部分。目前,美国各州大幅度的税收优惠,正在使一些导致美国企业决定将生产业务迁到海外的理由开始变得不那么充分,甚至还使一些企业打消了将业务迁离美国的想法。近几个月来,卡特彼勒、通用电气、福特等美国制造业巨头纷纷宣布计划,对于在美制造业投入新资金。
美国实体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技术内涵的先进性;也就是说,无论生产基地设在哪里,拥有强大的创新能力是前提。
2009年9月21日美国总统行政办公室、国家经济委员会和科技政策办公室联合发布“美国创新战略”。2011年2月4日,继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提出“赢得未来”构想后,白宫4日发表《美国创新战略:确保我们的经济增长与繁荣》报告。
两个《战略》要求:
---美国公共和私人的研发投资要占到GDP的3%以上。这将使美国研发投资占GDP的比例超过太空竞赛时曾创下的历史最高水平。
---简化R&D税收减免政策,并使之永久化,以鼓励企业投资于创新和发展。
---改革公立学校,改善基础教育,提供全面的有竞争力的教育。
---改革专利审批制度,提高审批效率,使最有价值的发明到达市场的时间缩短到12个月,同时提高专利质量。
---企业是创新的引擎。扩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和税收减免,帮助中小企业创业并提振就业;特别要支持创新型高技术小企业,使科研成果能尽快走出实验室进入市场,从而增加新公司成功的机会。
《战略》提出了促进国家在优先领域取得突破的目标:
---发展无线网络。在未来五年内使美国高速无线网络接入率达到98%;扩大商业频谱的范围,推动无线技术革命。加速其在卫生保健、教育、运输和其他领域的应用。
---发动清洁能源革命。支持先进的汽车技术,到2015年使美国成为全球第一个电动车数量过百万辆的国家。到2035年使清洁能源发电占美国发电总量的比例提高到80%。
---加快生物技术、纳米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提出要建立新的国家转化科学促进中心,在实验室和临床之间搭建新的桥梁,从而加快新的诊断、治疗、医药的发展。国家纳米技术计划对纳米电子学等领域进行投资,可能在电脑科技领域催生一场可以与当年真空管向晶体管转变相媲美的技术革命。
---推动卫生保健技术的创新。承诺对卫生保健系统进行全面改革,提高卫生保健的质量,降低卫生保健成本的增速。
---提高空间能力。开发突破性应用技术,使在全球通信、导航和商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同时改进自然灾害的预警和国家安全保障体系。(待续)
强势美国面面观:创新才真赢:用什么来拯救美国?(上) 图4-4-9 克莱斯勒(Chrysler)轻型电动车,售价不超过1万美元
2011年11月写于纽约哈德逊河畔
(思进注:除注明作者之外,所有文章皆为思进原创。【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原作者个人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自行判断。内容或者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具体投资建议、不作任何商业用途、更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强势美国面面观:创新才真赢:用什么来拯救美国?(上)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