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公司共和国”险象环生:“强势美元”每况愈下(一)

2022-03-14 19:45阅读:1,163
(思进注:各类“美国衰败了”的文章很多,有些分析是事实的陈述、逻辑自洽;不过,有些判断则可能失之偏颇(如最近因涉非法吸储被捕的某“财经大V”的一系列文章)。恰好我和庞忠甲先生在10年前合著的《美国凭什么》(2012年出版)介绍了美国的经济、科技、军事、教育、营商、民生等方方面面,现在看来并不过时。那就从4月2日开始,特选摘部分内容,和大家分享……)
“公司共和国”险象环生:“强势美元”每况愈下(一)

美元霸权绑架全球——弥天大祸是怎样炼成的?
5-2-2 “强势美元”每况愈下
70年代是美国经济政治动荡的年代,也是美元持续贬值的年代。当时货币主义盛行,福特政府和卡特政府的财政部官员几乎都是浮动汇率的支持者,坚持让市场决定汇率。随着美国经济实力下降,尤其是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由市场决定汇率无疑就是听任美元贬值。汇率浮动后的2年里,美元3次大幅贬值;美国通过大规模市场干预才勉强控制住美元的跌势。随后的1975和1976年,美元汇率相对稳定,但仍然稳中有降。1978年2月,美国联合其他西方国家进行干预,但没有坚持到底,美元继续下跌。到10月,与年初相比,美元贬值近25%,通货膨胀率也升至近9%的水平;与固定汇率时期相比,日元和德国马克对美元的汇率都升值100%左右。
美元贬值已经危及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令人惊奇的是,
美国官方也第一次试图削弱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此外,也有人在努力寻找可行的管理浮动汇率的形式。负责国际事务的副财长所罗门组织了一个由七国集团高级官员组成的工作组,来讨论和制定可行方案。前美国财政部官员鲁萨一直倡导汇率目标区,赢得很多圈内外人士的支持。时任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的沃尔克也提出用一种“镇定的、共同的突发事件计划”来达到汇率稳定,通过各国政策协调和联合行动避免汇率过度偏离目标,这是一种消极的汇率目标区。美元的弱势是美国经济糟糕表现的反映,似乎预示着这个经济强国将会继续衰败下去。
随着罗纳德·里根入主白宫,那些讨论就被搁置了;美元政策也陡然变化,美元汇率转进了一个长达5年的强势周期。
1981年,好莱坞出身、已届70岁高龄的里根入主白宫,里根凭借“强大的美国”口号在竞选中获胜。上台伊始,就推行以供给学派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的里根经济学。里根经济学由4个部分构成:削减联邦开支,减税,放松管制和反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1981年美国经济出现衰退,美国通过了减税法案,这是里根经济学的核心部分。该法案被指责过于偏袒富人;由于在大幅度减少税收的同时政府并没有同步削减开支,财政赤字的增加不可避免。
为了控制通货膨胀,美国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使美元利率居高不下。1979年就任美联储主席的沃尔克宣布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从利率转向货币供应量,更是为美元利率攀升打开了闸门。1980年底,美国商业银行优惠贷款利率超过了20%,“是耶稣诞生以来最高的利率”。
高利率吸引资本流入,给刚刚经历70年代外汇市场危机的美元以喘息的机会,美元开始走强。里根政府的第一任财长里甘出身于华尔街,也偏爱强势美元。坚挺的美元有利于吸引全世界的投资资金进入美国证券市场,为华尔街带来繁荣。
先前被压低的美元汇率在这种情况下很快反弹,不到半年时间就升值20%。美元在高利率的支持下暴涨,1984年底汇率水平基本回到了1973年的水平。
美国高利率政策招致了包括美国密友英国在内的多国反对,虽然美国人在口头上鼓吹国际经济政策协调,但是“美国的总统们和国会从来不会为此束缚一点手脚”。在美元高利率的受害者中,发展中国家首当其冲。
美元利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发展中国家偿还外债的利息负担就要增加40亿美元,尤其是拉美债务国损失惨重。
美元进入大幅度升值周期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下,直接导致了“拉美债务危机”。美元利率高企,大幅加重了拉美各国的债务负担。在整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利润和付息等原因大批流出拉美国家的资金,比援助和投资形成的流入的资金多出1860亿美元的巨大差额。1982年墨西哥危机拉开了国际债务危机的序幕,拉美债务危机全面爆发。此后十年,拉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下降1.2%,这使得原本属于发达国家的阿根廷等国重新又成为了发展中国家甚至是落后国家。
此后,强势的美国以救世主姿态,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于1989年针对拉美国家和东欧转轨国家,提出并推行称为“华盛顿共识(Washington Consensus)”的一整套“新自由主义”的政治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其中包括金融和贸易自由化,放松政府管制,外国直接投资进入自由化,消除市场准入和退出的障碍,利率自由化,采用具有竞争性的汇率制度等;实际上无异为日后金融绞索套牢世界,让全球买单张本。在次贷危机、全球信贷危机愈演愈烈的背景下,2009年二十国集团伦敦峰会上,英国首相戈登.布朗称旧有的“华盛顿共识”已经终结。
强劲的美元,大量的外国资本流入,被认为是美国强大的象征。美国经济在里根总统第一任期间持续增长,强势美元使进口产品非常便宜。美国人对里根“取悦于民”的政策非常满意,认为他治国有方,于是在 1984年11月里根胜选连任。(待续)
2011年12月写于纽约哈德逊河畔
(思进注:除注明作者之外,所有文章皆为思进原创。【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原作者个人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自行判断。内容或者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具体投资建议、不作任何商业用途、更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公司共和国”险象环生:“强势美元”每况愈下(一)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