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公司共和国”险象环生:“强势美元”每况愈下(二)

2022-03-16 17:59阅读:
(思进注:各类“美国衰败了”的文章很多,有些分析是事实的陈述、逻辑自洽;不过,有些判断则可能失之偏颇(如最近因涉非法吸储被捕的某“财经大V”的一系列文章)。恰好我和庞忠甲先生在10年前合著的《美国凭什么》(2012年出版)介绍了美国的经济、科技、军事、教育、营商、民生等方方面面,现在看来并不过时。那就从4月2日开始,特选摘部分内容,和大家分享……)
“公司共和国”险象环生:“强势美元”每况愈下(二)
美元霸权绑架全球——弥天大祸是怎样炼成的?
5-2-2 “强势美元”每况愈下
(接上)此后,强势的美国以救世主姿态,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于1989年针对拉美国家和东欧转轨国家,提出并推行称为“华盛顿共识(Washington Consensus)”的一整套“新自由主义”的政治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其中包括金融和贸易自由化,放松政府管制,外国直接投资进入自由化,消除市场准入和退出的障碍,利率自由化,采用具有竞争性的汇率制度等;实际上无异为日后金融绞索套牢世界,让全球买单张本。在次贷危机、全球信贷危机愈演愈烈的背景下,2009年二十国集团伦敦峰会上,英国首相戈登.布朗称旧有的“华盛顿共识”已经终结。
强劲的美元,大量的外国资本流入,被认为是美国强大的象征。美国经济在里根总统第一任期间持
续增长,强势美元使进口产品非常便宜。美国人对里根“取悦于民”的政策非常满意,认为他治国有方,于是在 1984年11月里根胜选连任。
实际上,随着财政和贸易双赤字经济模式显现,美国经济已经陷入麻烦之中。
减税加上庞大的军备竞赛开支,致使财政预算赤字不断扩大,里根第一任期结束时已达GDP的5%。美元的坚挺损害了美国工业的竞争力,美国净出口急剧下降;1980-1984年间美国净出口下降了1650亿美元(按1984年价格计算),1984年美国贸易赤字首次超过1000亿美元,许多涉外企业因此受到了惨重的打击。
里根政府为解燃眉之急而透支未来的短视政策为今天的金融危机埋下了祸根。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在2009年6月1日《纽约时报》的专栏文章《是里根干的》一文中如此评价:
---里根开启了一个少数人暴富而工薪阶层收入微薄的时代。他还打破了长期以来在财政方面慎重行事的规则……里根宣称,政府不能解决问题,政府本身就是问题,必须释放市场经济的魔力。所以很多预防措施被废除了……我们不总是一个债务高、储蓄低的国家,但在里根放松管制之后,节俭逐渐从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中消失了。在金融危机前夕,美国人的储蓄率普遍接近于零。里根上台时,家庭债务只有收入的60%,与肯尼迪执政时期大致持平。到了2007年,这个数字上升到 119%……如今人们会提出种种批评,但造成混乱的罪魁祸首是里根及其顾问班子,这些人忘记了美国上一次金融危机的教训,致使我们现在不得不重蹈覆辙。
1985年,美国从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沦为最大的债务国。美国国会的贸易保护主义势力重新抬头,直接威胁到政府对贸易政策的控制。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许多制造业的大企业、国会议员、经济学家等强烈要求里根政府干预外汇市场,让美元贬值,以挽救正在衰落的美国制造业。
强劲的美元开始成为美国的枷锁,美元政策受到质疑,财政部的人事变动最终促成了美元政策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1985年2月,以德意志联邦银行为首的十国集团成员对外汇市场进行联合干预,美元汇率开始滑落。
在美元贬值20%以后,6月份美元出现反弹迹象,成为众所周知的《广场协议》的导火索。财长贝克因此建议召开五国财长会议。会前美国计划先让美元贬值10%或12%,并讨论了各国干预资金的分配。9月22日美、日、英、法、西德等五个工业发达国家财长和央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Plaza Hotel)”举行秘密会议,签署了著名的《广场协议》,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日元、马克等主要货币有秩序地下调,以解决美国巨额贸易赤字,从而导致日元大幅升值。
《广场协议》签订后,上述五国开始联合干预外汇市场,在国际外汇市场大量抛售美元,继而形成市场投资者的抛售狂潮,导致美元持续大幅度贬值,美元又进入了一个长达10年之久的贬值周期。
克林顿政府上台伊始,贸易保护主义蔓延,贸易战如火如荼,非但无助于缓解美国的贸易赤字,反让美元进一步掉进贬值深渊。1995年4月18日,是美元最惨淡的日子。由于美日贸易谈判破裂,引发美元投机性卖盘,美元对日元汇率击穿80的心理底线,美元已陷于深渊中挣扎。
贬值让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岌岌可危,到处在谈论国际货币多元化,美元和美元资产受到市场冷落,日元、德国马克成为抢手货,各国政府竞相减持美元储备。1987年—1995年间,美元在世界外汇储备中的比重从未超过60%,1990年更是降至最低点50.1%。
眼看着美国就要失去金融霸主地位。美国银行不得不收缩海外业务,特别是欧洲货币市场信贷业务,国际影响力直线下降。日本银行则从80年代中期开始趁机进入,积极扩张投资活动和范围,甚至将触角伸至美国本土,大有取代美国、称霸世界之势。1991年,外国银行在美国工商业信贷中占32%,而日本银行就占了18.9%。据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1000家大银行排名,1993年有7家日本银行进入前10,甚至曾经垄断过前6。《银行家》是按一级资本排名的,如果按资产规模排名,前8都是日本银行,前30中日本占据18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只有花旗银行一家入围,而且仅陪末席。(待续)
2011年12月写于纽约哈德逊河畔
(思进注:除注明作者之外,所有文章皆为思进原创。【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原作者个人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自行判断。内容或者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具体投资建议、不作任何商业用途、更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公司共和国”险象环生:“强势美元”每况愈下(二)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