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美元霸权绑架全球—弥天大祸是怎样炼成的?重起炉灶改也难(下)

2022-04-09 19:37阅读:1,108
(思进注:各类“美国衰败了”的文章很多,有些分析是事实的陈述、逻辑自洽;不过,有些判断则可能失之偏颇(如最近因涉非法吸储被捕的某“财经大V”的一系列文章)。恰好我和庞忠甲先生在10年前合著的《美国凭什么》(2012年出版)介绍了美国的经济、科技、军事、教育、营商、民生等方方面面,现在看来并不过时。那就从4月2日开始,特选摘部分内容,和大家分享……)
美元霸权绑架全球—弥天大祸是怎样炼成的?重起炉灶改也难(下)

美国凭什么:“公司共和国”险象环生
5-2-5 重起炉灶,改也难
(接上)马签署了《多德-弗兰克金融改革法案(Dodd-Frank Act)》,可以说是奥巴马政府的一大政绩。
美元霸权绑架全球—弥天大祸是怎样炼成的?重起炉灶改也难(下)图5-2
-7 2011年7月2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多德-弗兰克法案》
这一号称1930年以来最大规模的金融改革法案,经历了一个反复妥协的艰难过程。共和党一直持否定态度,华尔街竭尽阻扰之能事;最初的文本被不断地修改和弱化,最后的成法已经违背了制定者的原意;而且实施细则充满着不确定性。成效究竟如何,尚待实践验证。
按诸新法案,华尔街“巨无霸”型投资银行不可避免要面临更高的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要求;自营业务将受到很大限制,危机前带来丰厚回报的场外衍生品交易也将明显萎缩;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被纳入严格监管的大框架之下,不能再作为“影子银行系统”规避监管,变化不可谓不大。更重要的是,以上这些公司均有可能被认为是具有系统性风险的机构,因此将面临更高的监管标准、更严格的薪酬规定、甚至是被强行分拆清算的风险;监管当局如认为这些机构规模过大,更可能直接否决其相互间的购并申请。
然而,其结果比原先金融业的悲观预测要好得多。立法程序最后阶段有两大焦点:一是“沃尔克法则”,二是参院农业委员会主席布兰琪·林肯提出的“林肯修正案”。前者意在禁止银行业的所有自营交易,并完全与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分业;后者要求大型金融机构剥离所有衍生品交易,退出规模450万亿美元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这两项动议甫一出台,便遭到美国金融业巨头们的猛烈抨击,游说和公关公司穿梭于华尔街和华盛顿之间,力图从新法案中稀释甚至取消这两项内容。
结果,最终文本不但允许银行机构将核心资本的3%投资于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而且在退出现有投资的过程中得到极为宽松的过渡安排:在法案通过后,“沃尔克法则”将在15个月至两年后生效,然后银行机构将得到两年的缓冲期,其后可以再延期3次,每次1年;而在此基础上,对于私募股权基金和房地产基金等所谓“流动性不强”的投资,银行业可以再获5年宽限期。也就是说,像高盛或花旗这样的机构最晚可以到2022年才完全遵守“沃尔克法则”。再以“林肯修正案” 为例,两院协调的最终文本规定:银行可保留常规的利率、外汇、大宗商品等衍生产品交易,只有高风险的衍生工具(比如垃圾债券的信用违约掉期)才会被完全剥离出来;而且银行同样有两年的过渡期。
根据花旗的研究分析,新监管法案对大型机构的盈利影响有限。以高盛为例,其2009年的总收入为 451亿美元,核心交易部门创造的收入达373亿美元,而实施“沃尔克法则”只会减少区区15亿美元的收入。这与1933年《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的实施相比可谓差别迥异:在当时混业到分业,JP摩根与摩根士丹利分家只用了两年时间;而在新的监管改革中,有长达12年的过渡缓冲期,足以使华尔街大行找到新的商业模式和盈利空间。这也是为什么6月25日法案文本公布后,美国金融股普涨的原因。华尔街的普遍感受是:虽然新法案绝对谈不上利好,但已经远胜所有可能性中最差的结果。
即便是这样的结果,美联储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还是对《多德-弗兰克金融改革法案》进行了抨击,警告这些改革可能创造出美国自1971年实施薪资与价格控制措施以来“最严重的由监管引发的市场扭曲”。
至今还期期然无意反省的格林斯潘,在英国《金融时报》撰文预言:2010年国会通过的金融改革法案是不可能执行的,会造成市场扭曲,并可能危及美国人的生活水平。
格林斯潘很可能言而有中。《多德-弗兰克金融改革法案》条款的复杂性和暧昧性,以及一系列“过渡缓冲期”造成的实施难度甚至超过大多数原始提案的想象力。照此下去,推行《多德-弗兰克法案》无疑将会产生诸多不和谐的监管结果,太多未知不定因素。
归根到底,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罗伯特·里奇说得明白:“(这一)金融改革的方向是不值得鼓励的,其中更根本的,是没有一项法案来矫正国家经济体中最基础的歪曲,这个歪曲就是对华尔街和金融资本家进行荒诞的激励和鼓励,而这些激励却远离真正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们。”
从监管理念上,《多德-弗兰克法案》本意是强调对市场创新的制衡,但只是限于美国的自我监督。作为雄霸全球的美国金融体系,实际上就是涵盖世界的国际主导金融体系,但迄今为止,国际社会对此仍然没有有效的制衡机制。
2011年12月写于纽约哈德逊河畔
(思进注:除注明作者之外,所有文章皆为思进原创。【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原作者个人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自行判断。内容或者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具体投资建议、不作任何商业用途、更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美元霸权绑架全球—弥天大祸是怎样炼成的?重起炉灶改也难(下)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