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紧缩的要素: 通货紧缩是怎么发生的?-《超级债务周期终局》读书笔记(之二)
2014-08-01 13:30阅读:7,194
过剩产能和失业:首先,发生通货紧缩的原因可能是实体经济中产能大量闲置、过剩。如果你的竞争对手也存在过剩产能,你是很难有定价权的,因为他为了争取销售额,将会尽量降低产品的价格。世界目前普遍处于产能过剩状态,最终,我们要么靠增长经济来利用那部分过剩产能,要么通过破产、减少产能或企业退出相关行业来拉动经济。
当经济出现产能过剩时,会发生长期的高失业率。人们没有钱买东西,结果最终需求下降。
逆向财富效应:通货紧缩也与大量的财富破坏有关。自2007年秋季以来发生的各种事件提供了这个元素。全世界许多国家的房价下跌了,数万亿美元的“财富”已经蒸发,不能再使用。同样,发达的股市也摧毁了数万亿美元的估值,导致储蓄率上升,因为消费者,特别是那些接近退休的人都在努力修复他们渗漏的资产负债表。
虽然增加储蓄有益于个人,但这引出了凯恩斯的“节俭悖论”。也就是说,虽然储蓄对于个人来说是好事,但当所有人都节俭的时候,消费者开支将会减少。而消费者开支减少(在经济术语上是最终需求下降)又意味着企业的定价能力降低,这是通货紧缩的另一个元素。
房价崩溃:房价下跌和疲弱的房市也是通货紧缩的一个要求。日本某些城市的房市跌幅接近90%,这是造成他们20年来没有就业增长、名义GDP停留在17年前的一部分原因。
去杠杆化:这是重大信贷危机产生的又一个通货紧缩要素。不仅消费者和企业在减债,银行也在减少房贷。通货紧缩会导致违约、破产重组,最终导致金融灾难。通货紧缩还降低抵押资产的名义价值,降低企业的信用级别,迫使企业抛售资产。
当经济出现产能过剩时,会发生长期的高失业率。人们没有钱买东西,结果最终需求下降。
逆向财富效应:通货紧缩也与大量的财富破坏有关。自2007年秋季以来发生的各种事件提供了这个元素。全世界许多国家的房价下跌了,数万亿美元的“财富”已经蒸发,不能再使用。同样,发达的股市也摧毁了数万亿美元的估值,导致储蓄率上升,因为消费者,特别是那些接近退休的人都在努力修复他们渗漏的资产负债表。
虽然增加储蓄有益于个人,但这引出了凯恩斯的“节俭悖论”。也就是说,虽然储蓄对于个人来说是好事,但当所有人都节俭的时候,消费者开支将会减少。而消费者开支减少(在经济术语上是最终需求下降)又意味着企业的定价能力降低,这是通货紧缩的另一个元素。
房价崩溃:房价下跌和疲弱的房市也是通货紧缩的一个要求。日本某些城市的房市跌幅接近90%,这是造成他们20年来没有就业增长、名义GDP停留在17年前的一部分原因。
去杠杆化:这是重大信贷危机产生的又一个通货紧缩要素。不仅消费者和企业在减债,银行也在减少房贷。通货紧缩会导致违约、破产重组,最终导致金融灾难。通货紧缩还降低抵押资产的名义价值,降低企业的信用级别,迫使企业抛售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