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倍潜力股# P2P未来仍存百倍发展空间
2015-08-25 05:07阅读:1,437
P2P未来仍存百倍发展空间
2014-11-28 和讯网
普惠金融俱乐部
一边是P2P行业交易额的迅猛增长,一边是问题平台的层出不穷,P2P行业从兴起到近两年的爆发,飞速发展的同时注定是非不断。不管是从业者,还是围观者,最关心的还是这个行业到底有多大,未来有多远?
近日,一位专业人士从第三方的角度分享了他对P2P行业未来的展望和对监管的看法。在他看来,这个行业的发展还不到1%,未来的空间非常大,因此他也建议,监管政策不要把这个行业“管死”,要轻着管,重点是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P2P行业未来有多远?目前还不到1%
该人士从借款人、投资人和平台三个核心数据论证他的观点,首先是从业机构,他认为,目前有1400多家P2P企业,但线下传统的民间借贷、担保公司、典当行等数以十万计,所以从线下借贷公司发展为P2P全平台企业还有几百倍的空间。
其次是理财用户,“余额宝诞生不到一年就开启了全民理财的时代,用户高达上亿,P2P的进入门槛也很低,所以P2P的未来必然也是以亿为计量单位的理财用户。”
第三是市场规模,从宏观经济的几个数据来说明,目前M2指数已经接近120万亿,居民存款量40万亿以上,民间借贷据不完全统计也在十万亿左右,而P2P行业只有700亿左右的成交规模,从一系列数据来看,P2P行业未来的空间非常大。“所以我认为P2P行业现在才走了1%,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有这么多大佬疯狂涌入。”
时间将成为P2P行业最大的成本
目前,越来越多的风投、大佬、国资企业等大量涌入P2P行业,这个行业在得到更多认可的同时,一个好处是政策风险会降低,但另一个不利因素是,这个行业的隐形准入门槛会越来越高。
“时间成本是P2P行业最大的成本。三四年前,一个注册资金为十万的企业,百万级别的前期运营成本就可能让企业在行业排名靠前。而随着今年大佬们的不断进场,目前行业的隐形门槛越来越高,现在没有几千万的准备可能很难在竞争激烈的P2P行业占有一席之地。平台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上线耽误的越久,付出的时间成本就越大。”
其次,P2P行业会呈现不断充分的差异化竞争。比如银行进来了,小的P2P企业是不是就没有出路了?在他看来,完全不是这样,“银行拥有比小贷公司更丰富的客户资源,但它的客户层仍旧是比较高端的,小额贷款他们是看不进眼里的,但小额贷款的需求又非常大,所以目前看来,P2P企业的竞争是在不同的战场上的,以后这种差异化竞争会更加充分。”
该人士认为,P2P行业未来的发展是基于底层架构,如个人征信、技术、法律和市场等的逐渐完善。尤其提到技术的发展,也建议企业应该加强对技术的投入,“目前,技术人员在百人以上的P2P企业寥寥无几,这个行业在被广泛关注的同时,骗子和黑客也都在关注,未来,技术对平台是非常重要的。”
P2P行业未来最终比拼的,是效率、体量、准确性和鲁棒性的比拼。“鲁棒性是一个计算机术语,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平台的健壮度、稳定性,当外部有风险发生时,对平台有没有影响。P2P行业是不允许犯错的,一个平台一旦倒下就很难再站起来,所以企业一定要留好足够的风险准备空间,预备好各种小概率风险事件的应对方案。”
政策应该轻着管 重在管环境
备受瞩目的监管政策到底何时落地,成了业内的一大心病。谈及对监管政策的看法和期望,他认为政策不应把P2P行业“管死”,应该轻着管,重在管环境。
“我认为监管政策不应该管的非常具体,管到细枝末节的地方,因为这个行业很复杂,一千五百多家企业只靠十几个人去监管,肯定管不过来。所以我更多的是希望监管层从营造一个健康合理的市场环境出发,让认真做事的能有效竞争,让不怀好意的被排除在外。”
从监管的角度谈了两点看法,一是信息披露,二是杠杆。杠杆的含义简单来说,就是让这个行业在可控的范围内做,比如,注册资金只有10万却做到了十几个亿的规模,这个风险就非常大。从国外的监管经验来看,有些发达国家也是看注册资金与成交量的比例,并把这个比例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其实这就是杠杆的思路。“杠杆的前提是得有充分的信息披露,比如注册资本有没有做实,是否到位,所以信息披露是最关键的一点。”
同时,公检法系统要严惩问题企业,尤其是对骗子的严惩,增加犯罪的代价,让骗子进入的门槛更高,这个行业也能得到有效净化。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