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公冶长篇》5.1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2022-09-13 08:25阅读:71
5.1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注释】
公冶长:复姓公冶,名长,字子芝,孔子的弟子和女婿,七十二贤之一。公冶长自幼家贫,勤俭节约,聪颖好学,博通书礼,德才兼备,终生治学不仕禄。相传通鸟语,并因此无辜获罪。
[qì]:以女嫁人。
缧绁[léi xiè]:捆绑犯人的绳索。借指监狱,囚禁。
子:古代指儿女,本章指女儿。

【译文】
孔子评论公冶长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虽受牢狱之灾,但不是他自身有罪。于是,孔子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学而思】
可妻也是孔子对公冶长的评价,是一个值得女子托付终身的人,说明公冶长是一个品德优秀的人。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朱熹《论语集注》曰:夫有罪无罪,在我而已,岂以自外至者为荣辱哉?;程树德《论语集释》引宋·辅广(朱熹的弟子)《论语答问》:在我无得罪之道,而不幸有罪自外至,何足以为辱?在我有得罪之道,虽或幸免其罪于外,何足以为荣?故君子有隐微之过于暗室屋漏之中,则其心愧耻若挞[tà](挞指用鞭、棍等打人)于市。不幸而遇无妄之灾,则虽市朝之刑、裔[yì]夷(裔指后代子孙,夷指同辈亲朋)之窜,皆受之而无恧[n](恧是惭愧)也。
【知识扩展】
传说公冶长能解百禽之语。关于他在缧绁之中的原因,有一部叫《论释》的书中讲: 公冶长从卫国返回鲁国,走到两国边界处,听见鸟互相招呼往清溪食死人肉。不一会见一位老婆婆在路上哭,公冶长问她,老婆婆说:我儿子前日出门,至今未回来,恐怕已死了,不知他在什么地方。公冶长说:我刚才听到鸟相呼往清溪食肉,恐怕是您的儿子吧。老婆婆去看,果然发现她儿子的尸体。老婆婆报告了村中官吏,村官问老婆婆从哪儿知道的,老婆婆说:是公冶长说的。村官说:公冶长没杀人的话,怎么可能知道?于是将公冶长逮捕入狱。狱吏问:你为什么杀人?公冶长说:我懂鸟语,没杀人。狱吏说:那试试你,如果真的懂鸟语,就放了你,如果不懂,你就要偿命。于是将公冶长囚在狱中六十天。后有一天有麻雀停在监狱的栅上,互相叽叽喳喳地叫,公冶长听了面带微笑,狱卒去报告狱吏:公冶长听了雀语发笑,好像是懂得鸟语。狱吏问公冶长,听到麻雀讲什么了而发笑?公冶长说:麻雀叽叽喳喳,说白莲水边有装粮食的车翻了,公牛把角折断,粮食收拾不尽,招呼去吃。狱吏不信,派人去看,果然如此。后来公冶长又听懂了猪和燕的言语,于是被释放。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