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克绍祖脉振家声(代)

2023-08-29 05:16阅读:
克绍祖脉振家声

吉托 李万生


俗话说,七张八王十三李。在望族迭起的氏族之林,吉托李氏人口既少,家族影响也不大,实在算不上名门望族。但是,通过阅读县志,查阅族谱,咨询专家学者,广泛寻找文献记载,才发现我们这支李氏,又确实是桓台历史上颇有影响的名门望族,为桓台过往的辉煌,为桓台文脉的凝聚,做出过我们家族的贡献。桓台明朝历史上第一个进士、第一个官至布政司左布政使的李延寿,是我的五世伯祖;清朝历史上第一位官至尚书的桓台人李若琳,入清后桓台第一位进士李若琛,是我们吉托李氏的九世祖,都出自我们这支李氏。此外,明清时期,我们家族还出过贡生李延龄,是我的五世祖,武进士李若琏、举人李复阳等数人。其中若琏公是崇祯元年(1628)武进士,官锦衣卫指挥使,崇祯十七年(1644)甲申明朝灭亡时殉明而死,表现出作为明朝高官的凛然正气。无论从科考功名、仕宦成就,还是历史影响,我们吉托李氏均以先祖历史上的成就而感到自豪。
五世伯祖延寿公,字宗仁,行二,是明成化五年(1469)进士,时年27岁,这是明朝桓台第一个进士。考中进士后,他担任监察御史,因为直言论事触犯上司,被贬为绩溪县主簿。从朝廷显官,被贬为县衙主簿,延寿公并没有灰心丧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绩溪县遇到自然灾害,延寿公就禀明上司,减赋惠民。县学简陋,他就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培养人才。邻县有疑难案件,经常前来请教处理办法。做了许多惠及民众的好事。他调任以后,绩溪的老百姓专门为他立“去思碑”,请人撰写《主簿李公去思碑》,刊录在《绩溪县志》上。后来,不管在什么岗位上,延寿公都忠勤修政,简静宜民,受到民众的爱戴,最后官至陕西布政使司左布政使,这也是桓台第一位做到布政使的人。
我的四世祖李泰公,以贡生官常德府同知,颇有政声;五世祖延龄公,同样以贡生做过
博野知县。他做博野知县期间,恰逢流贼之乱,土匪横行。延龄公修缮城墙,完备衣甲器械,训练守城兵马,做好守城工作。流贼包围县城后大举进攻,延龄公亲冒矢石,全力防守,民安如堵,老百姓专门为他立了生祠,可见他在民众中的威望。而九世叔祖若琏公登武进士第后,官锦衣卫指挥使,当国家有难,慷慨赴死的高风亮节,则是我们家族的荣光。九世叔祖若琛公考中进士后官监察御史,颇有祖风。这些先世族人,为国家、为民族做出了很大贡献,也是我们家族辉煌的重要标志。
因为许多不可知的原因,我家的家谱直到民国元年才立谱,先世族人的业绩有许多早已散失。家谱中关于家规家训及其他方面的文献记载也极其鲜见。能够参加这次桓台县家族代表家风家训座谈会,听取了各位同仁的发言,我的内心受到极大震动。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王主任和淄博文史专家魏恒远帮助下,我也更多地了解到先世族人的光辉业绩,这也更增加了我的自豪感。我们的家族正在续谱,虽然这次很难把这些难得的史料收入族谱,我一定要把这些史料精心保存起来,广泛向族人宣传,更加激发族人的进取心和自信心,自觉继承发扬祖先的光荣传统,克绍祖脉,再振家声。
8月5日,第二次家族代表家风家训座谈会上,吉托李万生兄应邀参加这次会议。会上,万生兄介绍了本家族的情况。主办单位要求要提供纸质材料或者成稿,以备公众号推发。其家族正在续修族谱,不久,承印族谱的后七印届厂长老张发来一张其族谱内页,上面赫然有“李延寿”三个大字,他是桓台第一个进士,也是第一个做到布政使的桓台人,我查阅桓台氏族家谱寻找了十多年没有找到的信息,竟然在不经意间得到了。于是联系万生兄,交流其家族先人的相关信息,相谈甚欢,并代为整理本文。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