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对于建文帝逃亡一事,明人有怎样的载记和认知?

2022-06-01 10:00阅读:
作者:史遇春
明惠宗(朱允炆)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农历六月十三日,燕王(朱棣)麾下的兵士攻入大明京城(南京),朝廷军队与之混战。
期间,皇宫起火。
据载,这一场大火,乃是在得知京城沦陷之后,皇帝朱允炆亲手所放。
燕兵得胜,大火也被扑灭。
皇宫留存的灰烬之中,有数具烧焦的残骸。因受损严重,已无法辨认残骸的身份。
宫内太监言说,这些残骸,就是皇帝朱允炆、孝愍让皇后马氏、皇太子朱文奎等人。
因朱棣得位手段不正、皇帝朱允炆遗骸真相不明,于是,便有了大明王朝的一桩迷案。
当然,这也成了中国历史的一桩公案。
关于这一案件,在当日的大明社会之中,就已经流传有建文帝逃亡又回还的传言,而且,众说纷纭、讲法不一。
一、陆文裕之说
关于这一事件,陆文裕的说法是:
后来,建文帝从云南回到京城,被当日侍从他的太监吴诚认出。于是,便将他留在内廷,寿终正寝;最后,他被埋葬于金山。
谁为陆文裕?
陆文裕就是陆深。
陆深(公元1477年~公元1544年)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明代松江府上海人。明孝宗(朱祐樘)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进士二甲第一;授职编修。遭刘瑾忌恨,改任南京刑部主事;刘瑾被诛后,恢复原职。累官至
四川左布政使。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公元1522年~公元1566年)年间,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擅长书法。著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须知:
按照陆深的生平推测,他的相关记述,时间已在建文帝失国100年之后了。
二、郑端简之说
郑端简对这一事件的说法,与陆文裕基本一致。
郑端简是哪一位?
郑端简就是郑晓。
郑晓(公元1499年~公元1566)字窒甫,号淡泉;明代浙江海盐人。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进士;授职职方主事;每日阅读以往的公文,尽知天下阨塞及士马虚实强弱之数;为兵部尚书金献民撰写《九边图志》。官至兵部右侍郎,兼副都御史,总督漕运。造船筑城,训练兵将,抵御倭贼于通州、海门等处,立有功勋。极言武健之徒,苦无出路,加入倭寇之状,建议广行搜罗,使之有出身之阶。改任右都御史,协助戎务。很快,晋升刑部尚书。多次触忤严嵩,落职而归。通达经术,熟悉掌故。著有《吾学编》等。
对于建文帝逃亡一事,明人有怎样的载记和认知?
三、薛方山之说
关于这一事件,只有薛方山的说法有所不同。
谁是薛方山呢?
薛方山即薛应旂。
薛应旂(公元1500年~公元1575年)字仲常,号方山常州府武进人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进士慈溪知县官至浙江提学副使。有《宋元资治通鉴》、《四书人物考》、《宪章录》、《甲子会纪》、《薛子庸语》、《薛方山纪述》、《方山文录》、《隐逸传》。
那么,薛应旂又是怎么述说建文帝逃亡一事呢?
薛应旂在其所著的《宪章录》中写到: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十二年(公元1447年),广西思恩州捕获异僧杨应能。为此,朝廷将思恩州升为思恩府,并任命土知州岑瑛为知府。这一异僧,说是建文帝,也是以其当日的侍从太监吴诚为证;最初,也没有说其中有假。
就这一记述而言,权且不论建文逃亡之事,仅就思恩州升思恩府一事,时间即有错误。思恩州升思恩府,《明史》所载,时在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明外史》云,时在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以上两说或误。据《明一统志》、《明会典》载,思恩州升思恩府均在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这一时间,当以正统五年为是。
关于薛方山之说,《明英宗实录》有类似记载,其中道是:
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有一僧人,年纪九十多岁,从云南到达广西,他对人讲说:
“我是建文帝。张天师说是,我当遭受四十年苦难;现在,四十之数已满,我应该返回故国。”
这一僧人前往思恩官府,也是这一套说辞。结果,他被思恩长官岑瑛解送至京师。
皇帝朱祁镇命令官员会同审讯,最后查明,此僧俗名杨应祥(与薛应旂之杨应能不同),乃均州人士,高皇帝(朱元璋)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剃度,曾云游于两京、云贵,后至广西。
朱祁镇最终裁定:
将此僧禁锢于锦衣卫大狱之中,最后,他死在了狱中;与其同谋的十二位僧人,全都发配到边疆充军。
四、王弇州之见
对于以上说法,王弇州有自己的意见。
王弇州是哪位?
王弇州即王世贞。
王世贞(公元1526年~公元1590年)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明代苏州府太仓人。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进士,担任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下狱,不时进送汤药,又代其妻拟写奏章;杨继盛死后,又以棺殓之;严嵩为之大恨;正巧鞑靼军入塞,严嵩诿过于其父蓟辽总督王忬,王忬被下入大狱;与弟王世懋匍匐于严嵩门前乞请宽贷;王忬最后还是被论处死罪,兄弟号泣护丧而归。明穆宗隆庆初年,辨明父冤,复父之官。后累官至刑部尚书,移疾而归。好为古诗文,初与李攀龙主盟文坛,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李攀龙死后,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著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王世贞认为:
只有《明英宗实录》所载比较真实;而薛应旂的记载,与《实录》接近。
不过,王世贞说是:
思恩原本就是府,没听说过哪一年有升州为府之事。
王世贞的这一说法,完全是不对的,关于思恩州升思恩府一事,上文已述及。
思恩之由州升府,其事非常明确;而其由州升府之主要原因,是土知州岑瑛屡立战功。
须知:
薛应旂说思恩由州升府,是因为捕获异僧,这显然不对;而王世贞以为思恩没有由州改府一事,此则是错之又错了。
关于建文帝逃出皇宫、不知去向、久后归来之事,究竟是真是假,也不能臆测判断,但是,必须清楚:
建文帝生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干支丁巳,属相为蛇),即便是按照薛应旂的说法,至正统十二年(公元1447年)事出之时,他也才满七十岁;若早至思恩由州升府的正统初年,他不过六十多岁;而僧人杨应祥自称九十余岁;那么,他假托建文帝,从时间上看,立刻就清楚明白了,哪里还需要审讯。
对于建文帝逃亡一事,明人有怎样的载记和认知?
五、《致身录》之载
传言,当日建文帝乃是从皇宫地道逃出,其踪迹非常隐密。
正因为如此,文皇帝朱棣派遣胡滢出朝,托名寻访张三丰,四处打探建文帝的下落。
朱棣寻访建文的原因之一,就是:
他一直怀疑,建文帝藏匿在其他地方,在准备起兵复权。
朱棣心中有愧,便疑神疑鬼,以至于派遣太监泛游海外,遍历各国,找寻建文帝。
不过,最终还是不见建文帝的踪迹。
《万历野获编》的作者、明人沈德符认为:
如此看来,建文帝的天子之位虽然没有坐到底,但是,他那自我保全的智慧,还是值得赞扬的。当日,建文帝逃亡之时,倘若让旧臣跟随同行,那么,必然会立即败露。近来,有嘉兴人,刻印《致身录》。
关于《致身录》一书,沈德符辨之如下:
其人在《致身录》中说是,其先辈曾是建文帝的功臣,因而能够侍从其潜逃;随后隐遁为僧,君臣对外以师徒相称,云游海内;建文帝还曾数次亲临其家。这一时期,苏州、嘉兴二府接近京城金陵,建文帝怎么可能自由往来呢?而且其间还诗歌唱和、徜徉山水,难道就没有一人察觉、没有一人认出?阅览《忠安传》,言及寻访之事,其中有云:“穷乡下邑。无不毕至。”
也就是说,当时寻访,几乎无所不至。
忠安即胡濙。
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开始,胡濙即奉命以访仙为名,遍行天下州郡乡邑,查访建文帝踪迹,前后历时十七年。
沈德符说是:
须知,胡濙是常州人。常州距离嘉兴也就九十里地,往来也是通衢大道,难道建文帝君臣能够像罗公远(一作罗思远,唐玄宗时代的道士,擅长隐身变化与黄白还丹之术)一样,会隐身术吗?不过,幸运的是,伪造撰述之人,对大明的典章制度并不通晓,其书之中,所称的官秩,明初并没有。而且,非法制造鄙陋谈资,又自行呈现破绽。一时之间,不但不读书、不明事之人,偶尔被其所迷惑;而且,名士之辈,明知其为伪造之作,因其乞怜而心生怜悯,遂为其书写作序言!真可让人吃惊愤恨。猜想这一段天大的谎言,又是从老僧杨应祥假托建文帝一事敷陈发挥而成,这种文字流传于世间,误导后学不小。
六、《传信录》之述
另外,记载建文帝逃亡一事,又有《传信录》(当为明人梁亿所著)。
《传信录》说是:
明宣宗(朱瞻基)乃是建文帝之子,从他开始,一直传到明世宗朱厚熜,全都是建文帝的子嗣。
对此,沈德符认为:
这个说法,尤其让人诧异。
猜想,这一论述,大约是承袭前朝野谈,附会而成:
一为宋太祖(赵匡胤)留予周世宗(柴荣,又称柴世宗)二子活命事。
传陈桥兵变,周恭帝(柴宗训)出居寺庙,赵匡胤入寺,见二小儿,乃柴荣之子,他未行杀尽赶绝之事,还将其中一子赐予潘美收养。
二为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为宋恭帝(赵显)之子事。
传赵显降归蒙元,最后被逼出家;无奈之下,他又将孕妻赠予元明宗(孛儿只斤·和世),其妻所生,即元顺宗。
当日,之所以有《传信录》这样的记述,也是大明的史官失职,结果以至于此。
七、张居正之答
沈德符说是:
明神宗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甲戌),皇帝朱翊钧御驾临经筵日讲,曾问及建文帝出亡之事。
这一记载,有可议处:
(一)按照时间,当时朱翊钧12岁;一个孩子,会懂这么多事情吗?若否,则沈德符年份记载有错。
(二)如果时间无误,朱翊钧的确问及此事,那么,建文帝出亡一事,或流传较广。
对于天子之问,当时,内阁首辅张居正回答说是:
关于这一事件,本朝的实录和历史都无可考证,但是,有传闻,说是英宗正统年间,有人在云南的邮壁题诗,诗句有云“流落江湖数十秋”。一位御史觉得奇怪,询问那人,其人自言乃是建文帝,想要归葬故土。于是,以驿马传召,入宫奉养,此人当时已经七八十岁,后来不知所终。
由此可见,就连张居正也不曾记得《英宗实录》中曾经记载过关于建文帝逃亡相关的事体。
建文帝逃亡一事,明人已无法辨证;帝王家乃天下人所喜之谈资,这一话头,后世异说纷纭,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一帝一人之亡,在一朝乃为重中之重,在万世,则为平常之常。
看历史,一笑一哇,皆是热闹;一帝一人,均是个例;制度变换革新、社会稳步前行,绝贼子谋权之隙、断生灵涂炭之路,才是思考的可取方向……
————————————
主要参考资料:
1.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2.《明史》
3.清·陈梦雷《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官常典》
4.《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5、《明一统志》
6、《明会典》
(全文结束)
对于建文帝逃亡一事,明人有怎样的载记和认知?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