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逊给关羽的信——卑辞恭谨,骄敌妙策
陆逊给关羽的这封信,在《三国演义》这本书里并没有引用原文,但是按照陆逊的说法,这封信写的卑辞恭谨,极尽拍马溜须之能事,应该把关羽吹到天上去了。当时陆逊刚刚代替吕蒙,接任陆口防务——这本身也是孙权和吕蒙根据陆逊的意见作出的战略部署。陆逊这样做,是骄敌之策,是给关羽灌的迷魂汤,目的是让关羽放松对东吴的防御,然后东吴好趁机袭取荆州。
关羽在看了这封信后,果真就骄傲自大起来,放松警惕,撤去大半荆州防务军队,最后不仅失去荆州,败走麦城,身首异处;并且使刘备失去了两线进军曹魏的东线基地,隆中对策的远期目标彻底落空;更重要的是,关羽之死,直接导致吴蜀失和,自相残杀,破坏了三国平衡,最终被曹魏各个击破。
陆逊给关羽写这封信的背景非常复杂。刘备进位为汉中王后,拜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都督荆襄九郡事,起兵攻打曹仁据守的襄阳,一鼓而下,逼得曹仁退守樊城。关羽随军司马王甫告诫关羽说,曹兵虽然丧胆,但东吴吕蒙屯兵陆口,常有吞并荆州之意,劝关羽不要孤军北上。关羽让王甫沿江设烽火台,安排治中潘浚总督荆州——忽略了守隘口的糜芳、傅士仁不竭力的缺点,忽略了潘浚“多忌而好利,不可任用”的缺点,然后就率兵攻打樊城。
曹仁部将吕常不听满宠坚守的建议,执意要出城攻击“半渡”襄水的关羽,但是曹军看到关羽神威凛凛,不战而走,吕常喝止不住,被关羽一阵混杀,人马折损大半,残败军奔入樊城。曹仁求救,曹操派于禁统领七支精壮军,以庞德为先锋来救樊城。
庞德射伤关羽,但因为于禁害怕庞德“成了大功,灭己威风”,故意拖延,错失战机。后来又把军队屯驻在罾口川,把庞德安排在后军,结果被关羽放襄水淹没七军,于禁见“四下无路,左右止有五六十人,料不能逃”,自愿投降。庞德死战,落水后被周仓活捉,但是庞德“睁眉怒目,立而不跪”,最后引颈受刑。
樊城虽然被洪水围困,但曹仁在满宠帮助下,决定以死据守,并在城上设弓弩数百,军士昼夜防护,不敢懈怠。关羽亲自领兵攻打樊城,在北门被敌楼上的曹仁发现,结果一支毒箭射中关羽右臂。
陆逊给关羽的这封信,在《三国演义》这本书里并没有引用原文,但是按照陆逊的说法,这封信写的卑辞恭谨,极尽拍马溜须之能事,应该把关羽吹到天上去了。当时陆逊刚刚代替吕蒙,接任陆口防务——这本身也是孙权和吕蒙根据陆逊的意见作出的战略部署。陆逊这样做,是骄敌之策,是给关羽灌的迷魂汤,目的是让关羽放松对东吴的防御,然后东吴好趁机袭取荆州。
关羽在看了这封信后,果真就骄傲自大起来,放松警惕,撤去大半荆州防务军队,最后不仅失去荆州,败走麦城,身首异处;并且使刘备失去了两线进军曹魏的东线基地,隆中对策的远期目标彻底落空;更重要的是,关羽之死,直接导致吴蜀失和,自相残杀,破坏了三国平衡,最终被曹魏各个击破。
陆逊给关羽写这封信的背景非常复杂。刘备进位为汉中王后,拜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都督荆襄九郡事,起兵攻打曹仁据守的襄阳,一鼓而下,逼得曹仁退守樊城。关羽随军司马王甫告诫关羽说,曹兵虽然丧胆,但东吴吕蒙屯兵陆口,常有吞并荆州之意,劝关羽不要孤军北上。关羽让王甫沿江设烽火台,安排治中潘浚总督荆州——忽略了守隘口的糜芳、傅士仁不竭力的缺点,忽略了潘浚“多忌而好利,不可任用”的缺点,然后就率兵攻打樊城。
曹仁部将吕常不听满宠坚守的建议,执意要出城攻击“半渡”襄水的关羽,但是曹军看到关羽神威凛凛,不战而走,吕常喝止不住,被关羽一阵混杀,人马折损大半,残败军奔入樊城。曹仁求救,曹操派于禁统领七支精壮军,以庞德为先锋来救樊城。
庞德射伤关羽,但因为于禁害怕庞德“成了大功,灭己威风”,故意拖延,错失战机。后来又把军队屯驻在罾口川,把庞德安排在后军,结果被关羽放襄水淹没七军,于禁见“四下无路,左右止有五六十人,料不能逃”,自愿投降。庞德死战,落水后被周仓活捉,但是庞德“睁眉怒目,立而不跪”,最后引颈受刑。
樊城虽然被洪水围困,但曹仁在满宠帮助下,决定以死据守,并在城上设弓弩数百,军士昼夜防护,不敢懈怠。关羽亲自领兵攻打樊城,在北门被敌楼上的曹仁发现,结果一支毒箭射中关羽右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