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老师同学们,你们怎么样了,还好吧?
2022-04-11 09:16阅读:
我1978年至1982年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读书,毕业后分配到了北京。后来也回去过几次参加母校的活动。上海爆发疫情以来,我一直关注着上海的局势,期盼着我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好好的,今天在同学群看到了以下内容,还是很心急的:
原文转发:
昨天,中国国际电视台采访了钟南山院士。主持人提出了一个很多人都在想的问题:中国防疫政策的可持续性到底怎么样?会不会成本过高?成本,你可以理解为“代价”。钟南山说了几点,我觉得特别到位:
第一,新冠病死率现在大约是2%,我们不能容忍这么高的病死率。
第二,零传播,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因为这个病毒的传播太迅速了,复制指数太高。
第三,现在我们这种零容忍的政策,成本确实是很高,但如果放开不管,成本就更高。
有些国家在有少量病例的情况下,放开了防控,结果病例大量增加,扛不住,又不得不开始收缩政策。这一来一回,代价更大。相比之下,我们目前这种随时发现、随时清零的政策,代价算小的。
第四,目前中国的防疫政策,还会持续相当长时间。到底多长时间,取决于世界其他国家的防控情况。最根本的一点是,新冠感染病死率太高,我们不能接受。
简单粗略地算一下:我们有14亿人,就算一半人感染,就是7亿,2%的病死率,就是1400万。嗯,这个数字太大了。而且我国的医疗资源不太够,一旦大规模感染,很可能把医院挤爆,很多人得不到治疗,病死率还会更高。如果我们现在为了保经济,为了省点核酸检测的钱,导致将来疫情失控,那绝对是因小失大。
说到底,在“要钱还是要命”这个问题上,国家选择保老百姓的命,这是好事。否则谁能
保证那2%不是自己或者至亲?
所以有一点是肯定的:
不能让疫情发展起来。而这个病毒传播又太快,现在还没有特效药,疫苗保护力也不够。那么最好的办法只能是:一旦发现,迅速灭掉,坚决不让星星之火烧红天。
眼下我们正是这样做的。
代价很大,但已经是最优选择,更是“不得已而为之”。
当然,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有很多问题,我们需要不断改善,尽量用最小的代价去控制零星的病例。但前提必须是及时控制住。
钟南山说,这个政策要持续相当长时间。
“相当长时间”是多长?我感觉应该以年计。因为全球疫情根本没有停下来的迹象。而且病毒还在不断变异,疫苗根本追不上。
前天,联合国秘书长还在说:以为新冠大流行已经结束是一个错误,必须在继续施打疫苗的同时,不放松佩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离等防护措施。(转发)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已经对政治,对电台口号式的宣教,对嘲笑,对什么借鉴别城市经验的任何信息等等,都不感兴趣因为我们只是被封在里面的一个个体,一个生命
只有先解决吃喝拉撒,要求不算高吧
各区、各街道、各居委会、各小区、甚至各家庭都在各自为战,你的小区操作肯定要比我们规范的多,我小区的保安和志愿者还不断敲门,非得等你开门不可,不知道是想表示尽职还是什么?我们也不好意思说什么,毕竟他们也是够辛苦的!问题是始终没有统一的标准或规定,也没有统一的指挥或监督,除了新闻发布会的那些照稿宣读。
现在时刻,其实业委与志愿者差不多了,没有权的。关键是居委。它是上沟通街道下联合业委和物业的。必须强促居委去作为,包括建群,团购,消毒等。居委无能,上下构通就困难了。不行的话,向街道,区委甚至媒体反映。只能靠自己行动哦
......
此刻,我真不知道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只是默默地祈祷,上海的抗疫活动能够好转起来,起码让老百姓有菜吃,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