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部编本1990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启迪

2022-09-11 07:17阅读:
部编本1990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启迪
苏州五中 张长霖 苏州大学文学院 王家伦
(本文发表于《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238卷第3期)
【内容摘要】部编本1990版高中语文教材总体来说是一套较为成功的教材。它有着科学的编排体系,适合占绝大多数的普通的教师之教与学生之学。它的助读系统能真正起到助读作用。它的范文系统经得起推敲,选文注重经典,尤其是从文章学的维度出发,大部分有利于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高。它的知识系统较为完整,训练系统循序渐进,都能对巩固学生所学,提高学生核心素养起到极大的作用。

【关键词】90版教材;各体系;安排合理;适合教;适合学

高中语文近数十年使用过的教材不知凡几,这些教材大多成为匆匆过客,而其中有一套教材却是与众不同,这套教材使用了十来年,成为罕见的“长寿”者。这就是部编本1990版高中语文教材(包括1995年第2版)。这套教材何以成为寿者?是因为这套教材使用起来最方便,或者说最“像”教材。何谓教材?就我们语文教学而言,教材主要是一种选本——特殊的选本。这种选本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利于教和学。部编本1990版高中语文教材恰
巧在这一点上用足了功夫,这就是成为寿者的主要原因。我们并不是认为部编本1990版高中语文教材完美无缺,我们只是认为从最“像”教材这个维度探视,可得到一些启迪。
一、适合“教”与“学”的编排体系
1986年《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有这样的内容:“高中阶段,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说话能力。能比较熟练地阅读一般的政治、科技读物和文艺读物,初步具有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写比较复杂的记叙、说明和议论的文章,做到中心突出,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句通畅。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可见当时的指导思想就是注重语文能力的培养,这就是能产生这套最“像”教材的必要条件。
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王土荣认为,这套“教材以读写能力训练为体系,分文章读写、文学鉴赏、文言文阅读”。
首先,部编本1990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现代文选文呈两个维度的交叉。
从“文章”的维度,划分为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这样的单元,这是语文体裁的划分。如此根据文章体裁组元,有利于学生对文体的体悟和学习,所以那个时期的高中生对文章体裁的辨析还是很清楚的。因为我们的语文课毕竟不是文学鉴赏课,我们语文课的主要社会责任毕竟不是培养文学家,而是为提高未来公民的母语水平,所以,学习语文体裁比学习文学体裁更为重要。这就是现代文部分主要从文章学的维度组成单元的主要原因了。不知诸君以为然否?
由于文学作品是语言运用的典范,所以,语文教材中必须出现一些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类,但是,小说毕竟是文学作品,把它当作一般的记叙文教学,有种种不便。至于诗歌,其特性就更鲜明了。于是,这套教材就有了另一维度的分类,小说则每一册都单独组成单元,诗歌(白话诗)在几册中出现,也单独组成单元。当然,这里也有一个逻辑问题,如此按文学体裁的划分,与前面的分类标准不甚一致。
另外,这套教材的文言文又单独组成单元,这是从语体维度来划分的,为了教学的方便,在此基础上,再按体裁划分。
确实,部编本1990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分类违背了“同一律”。这也是这套教材后来被人诟病的一大口实,事实上也是不容粉饰的瑕疵。为什么就一直没有改变呢?我们很难揣度编者的心思,我们也在思考这个问题,然而至今未找到突破口。不过,这种“不合逻辑”的分类,事实上却是有利于教学的实施。
“新课改”以来的教材,恰巧在这一点上与部编本1990版高中语文教材不甚吻合,几乎千篇一律都是“人文组元”,俨然成了政治课或思想品德课的教材,其单元的名称叫人眼花缭乱。这样的组元标准,最直接的影响是教学中忽视了体裁,这也就是现在的学生搞不清体裁的根子所在。有些教师和专家把现在的学生搞不清体裁怪罪于话题作文,此说不完全准确。江苏省多年负责高考作文评卷的何永康教授就多次说,话题作文“不限体裁”不是“不要体裁”,高考作文文体不纯照样不行。学生分不清体裁,责任还是在“新”教材的人文组元。
至于如今最新的部编本,恕我等退休老人愚鲁,至今未能理解它的编排体系,但愿那些当今的“专家”“名师”能够为我等解忧。
二、引人入胜的助读系统
教材与其他选本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教材有助读系统,我们要研究一套教材,首先必须了解它的相辅相成的助读系统,这是教学实施的重要依据。部编本1990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助读系统有着自己的鲜明特色。
所谓助读系统,顾名思义,就是帮助教师与学生阅读的系统,这里主要就是指这套教材每册的总“说明”和每篇课文前的“提示”,这是最具教材特征的组成部分。
读书五六十年的经验告诉自己,看书首先要看“序”。部编本1990版高中语文教材每册课本都有相当于“序”的《说明》置于最前,通过这个《说明》,无论是教语文的还是学语文的,无论是“精英”还是“平民”,都能迅速了解全套教材的编写理念,以及6册课本的各自单元结构。更为可贵的是,其中的“单元教学要点一览表”将6册课文各单元的“教学要点”交待得清清楚楚,有了这个,教师教学中一旦出现偏差,立即就能发现。如此,那种漫无边际的“新解读”“深挖”就没有了市场,学生也就能够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地藉此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实际上,这就是高中语文教学总纲的相对具体的体现,是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相对具体的体现。
这样的《说明》,课改以来的各套教材,包括最新部编本教材,是找不到的,最多以“致同学”的名义说几句场面话。
另外,每篇课文前都置有“提示”,教读课文称为为“预习提示”,自读课文称为“自读提示”。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提示”都从“文”“道”双方对文本教学提出了要求,就如第二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包身工》,就“道”而言,就是揭露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压榨中国人民的罪行,了解包身工的苦难;就“文”而言,就是学习以一天活动为线索的结构方式,学习记叙中结合描写议论与抒情的表达方式,以及学习典型人物表现主题的方法。如此“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为我等所知的各套教材(包括最新部编本教材)之冠。

三、基本经得起推敲的选文系统
选文系统是我们语文教材的骨架。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历份教材中,选文系统发生的变化最大。我们只要把有语文学科以来的各套教材作一番比较就可以见到这种变化。在这个方面,我们认为部编本1990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编者还是很有定力的,总体来说这个选文体系还是经得起推敲的。至少,选文的“典范”性甚为突出。
(一)选文注重典范性
在语文教材的选文问题上,有一个很有影响力的提法,即所谓的“把握时代脉搏”,这也就是“时文”入选教材的原因。我们历来的语文教材,都有着较深的“时文”的痕迹。如“大跃进”年代的“新民歌”,就多被选入语文课本。某校中文系曾有一位老师写了一首“新民歌”《我来了》,全诗如下:
天上没有玉皇,海里没有龙王。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喝令三山五岭开道,我来了!
这首小诗多次入选语文教材,可以看成是“时文”入选之一例,现在当然见不到这首小诗了。时文入选语文教材,在改革开放前的十多年达到顶峰。这一现象,我们这一代老教师深有体会。
部编本1990版高中语文教材基本上改变了这种习惯,主要都是选典范的作品。当然,也不是一概排斥“时文”,如当时时髦的“朦胧诗人”舒婷的《致橡树》等还是出现在语文课本中。之所以选这种文本,并不是赶时髦,而是因为它们确实是现代诗中的佼佼者,更重要的是堪称现代诗歌的典范。
部编本1990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文的标准是什么?是“典范”。就语文而言,“典范”就是经受住时间考验的,文质兼美(即“文”“道”俱佳)的,既能成为学生提升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能力的样本,又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维度得到熏陶的文本。部编本1990版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多选《史记》著名选段和八大家的典范的名篇,白话文多选多次入选课本的现代文学典范的名家名篇,如鲁迅的《药》《祝福》,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然而,也因为过分地注重“名家名篇”,竟致茅盾的《谈<</span>水浒>的人物与结构》等对学生写作议论文没有任何帮助的文本登堂入室。
而课改以来的一些教材的选文,包括最新部编本的一些选文,在这一点上就不尽如人意了。
(二)注重文章学
“文章学是研究文章及其读写、教育规律的一门独立学科”,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与文章学的密切关系。得注意的是部编本1990版高中语文教材的选文注重了文章学的维度。这套教材选文体系着重揭示读、写文章的内部联系和规律性,从读与写的“典范”性出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选文系统与写作教学的要求相辅相成。
读写结合是部编本1990版高中语文教材的最鲜明的特色之一。如上面提到的几面文章,《药》可着重学习双线结构和环境描写的作用,《祝福》可着重学习倒叙、社会环境描写、叙述人称转换等,以情景完美结合为特点的《荷塘月色》,强调了各种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令人不解的是,如今最新的部编本(必修)中,《药》没有了踪影,甚至连《夜》或者《麦琪的礼物》等典型“双线并行”结构的文本也未见踪迹,或许编者认为“双线并行”不重要吧。更为可怜的是,最为经典的《荷塘月色》竟然被降格为“自读篇目”。
值得注意的是,部编本1990版高中语文教材还专门安排了与语文学习关系十分紧密的选文,如《简笔与繁笔》《语言的演变》《义理考据和辞章》《精读与泛读》等。在最新的部编本中,这些“很语文”的文章还是未见。
四、利于巩固所学的知识系统与训练系统
新课改以来的很长一个阶段,语文教学界都讳言知识和训练,似乎一说知识和训练,就是守旧,就是应试教学的机械“工具论”。教材而不提知识和训练,实在是咄咄怪事。试问,数理化教材如抽掉了知识与训练,还剩下什么?什么也没有了。外语教材呢?就是以词汇积累和语法的循序渐进构建起来的。为什么我们的母语教学就不能说知识和训练呢?我们的语文教学界同行一直抱怨语文教学的生存空间被其他学科挤占,实际上,放弃了知识和训练就是放弃了自己学科的生存空间。如果抽掉知识和训练,我们的语文教材就什么都不是了。部编本1990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知识体系和训练体系让教材最“像”教材。这实际上是这套教材有顽强的生命力的重要的原因之一。
(一)较为完整的知识系统
部编本1990版高中语文教材有自己的实用的较为完整的知识系统。这套教材与以前的教材相比,拿掉了用了多年的逻辑知识的内容,现代汉语出现了“句群(或称语段)”的内容,增加了成体系的古汉语知识。关于撤掉之前只教不考的逻辑知识,见仁见智,这里不展开说说,这里从下面两个维度作些介绍。
其一,衔接初中。部编本1990版高中语文教材与部编本1987-1988版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思路是一致的,而知识和训练的体系也相衔接。
部编本1987-1988版初中语文教材在初中阶段设置了现代汉语字、词、短语(或称词组)、单句、复句的教学内容,部编本1990版高中语文教材则衔接着设置了句群(或称语段)的内容,并进而进入有系统的古汉语的知识体系。
其二,语法修辞和写作知识由浅入深。部编本1990版高中语文教材的语法、修辞和写作知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这有利于教学实施。
我们不妨以古汉语知识体系为例说明这个问题。部编本1990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古汉语知识从常用文言虚词的知识归纳开始,到实词的常见语法现象,如词性活用、通假,到常见的句式,如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常见的省略等等,扎扎实实一步一步地前进。同时还注重实词的语汇积累。值得注意的是,相配合的文言文选文也由浅入深,颇为注重语言的规范。有些课文后直接设置了相关的语法训练,如《鸿门宴》的“者”的用法归纳,《游褒禅山记》的“之”的归纳,就是鲜明的例子。
这套教材每册书的后面,都附有高中生必须掌握的各类语文内容,如现代汉语与文言文的词语表、文学概貌介绍、应用文示例等等。如此,教师教时有依据,学生学时有标准,按这些要求教语文,与“月考”“周考”等机械训练相比,效果不可同日而语!
(二)不枝不蔓的训练系统
部编本1990版高中语文教材湮没于课改以来的“万炮齐轰”中,其注重知识与训练就是应试教学的“证据”。古人云,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没有正儿八经的训练,学生能巩固所学吗?目前学生语文能力差是不争的事实,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课改”以来的各套教材缺少有针对性的训练系统。让我们来看看部编本1990版教材的训练系统。
其一,“单元知识与训练”紧扣单元教学目标。如我们通过每册书前的“说明”,可以知道第二册第四单元的主要教学要求为“按合理顺序说明事物”与“速读”。该单元后所附的“基础知识”,就是从这两个维度出发:“阅读训练”就是选了一篇《生物几何学》的文章,要求学生运用上面学到的方法,测算自己的“理解率”;而“写作训练”,就是指向各种说明顺序。回顾“课改”以来的各套教材,有这样的安排吗?
其二,我们如果认真研究部编本1990版高中语文教材的课后练习,就知道这些联系紧扣“助读系统”,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
我们不妨以这套教材的第四册第七单元的《六国论》为例进行分析。该单元是一个文言文的议论文单元,另三个文本是《过秦论》《伶官传序》《论积贮疏》。从“预习”提示可知,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如下:其一,理解文本论古讽今的实在所指——宋王朝要以六国为戒,不能一味纳币输绢以求苟安;其二,掌握文本的一个中心论点两个分论点的结构以及一些论证方法。这难道不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典范吗?我们再注意一下文后的“思考练习”,第一题就围绕论点与分论点设计,第二题围绕论证方法设计。而第四题要求背诵全文,在背诵的过程中,学生定能理解文章的主旨,这难道不是紧扣助读系统的文道结合吗?
训练系统注重“文”的维度,一度也曾被视为“轻视道德培养”。“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是解放以来任何一份课程标准的基本认知,这就是语文作为课程的个性所在。“道德培养”应该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同时,道德培养的主要任务应该由思想品德课与政治课完成,语文决不能“抢饭碗”。

部编本1990版高中语文教材问世于三十多年前,“离世”也已二十年了,我们今天老话重提,不是为了怀旧,更不是“悼亡”,只是为了寻找启迪。三十多年时移世易,社会在进步,教材也应该进步。但是,教材就应该像教材,教材就是要有利于“平民”语文教师与“平民”学生的教与学,这就是部编本1990版高中语文教材给我们的启迪。

【注释】
顾黄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百年事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922
王士荣.试论普通高中语文语文教材的编写与使用[J].中学语文教与学 (人大复印资料),2009.728
曾祥芹.文章学与语文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6

【作者简介】
张长霖:1948——,男,苏州市第五中学高级教师。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石湖之韵129604,电话13913103520电子邮箱:sz5zzcl@163.com
王家伦:1949——,男,苏州大学文学院“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授;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苏州大学文学院(215123);联系电话:13013889980;电子邮箱:00wangjialun@163.com
部编本1990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启迪
部编本1990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启迪
部编本1990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启迪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