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人家尽枕河1——苏州老街巷之九

2022-12-31 07:17阅读:
人家尽枕河1
——苏州老街巷之九
我楚狂人
我前面在写《苏州的上塘和下塘》时专门写到了苏州的水巷,引用了杜荀鹤的诗作《送人游吴》,有句云:“人家尽枕河”,杜荀鹤笔下是一个水淋淋的苏州。苏州地方史爱好者比其他地方的同好者更幸运,这里不但有丰富的历代地方志可以让我们按图索骥,甚至还有更直观的资料,那就是被誉为世界第一份城市平面图《平江图碑》,和世界第一份城市水系图碑《三横四直碑》。从这两份珍贵资料,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历史上的水城苏州的城市水系。
平江图碑镌刻的是宋平江府的城市平面图。它将城墙、建筑物、古迹等的外形轮廓,简练而生动地绘于准确的方位上,这在世界所有地图中别具风格、独放异彩。从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至元末(1367年)250余年间,苏州城先后成为平江府和平江路的治所,因而又有平江城之称。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二月,金兀术率兵北撤途中攻入平江,'纵火延烧,烟焰见二百里,凡五昼夜'。苏州旦夕之间'死者甚众,一城殆空',几成废墟。在此后一个世纪中,经过两次较大规模的修治,才逐渐恢复昔日风貌。据考证,平江图碑就是重建后平江府城新貌的实录,约制作于知府李寿朋主持坊市重建竣工的绍定二年(1229年)。平江图运用中国古代传统地图画法,比较科学、形象、详尽。准确地绘刻了城垣、衙署、坊市、河流、桥梁、佛塔、寺观、坛庙、亭馆、仓廪、兵营、楼台、园池等。城外于的山水胜迹也以缩地法简略示意。用题榜形式标出名称者凡610余处,其中许多地名一直沿
用至今。它是我国现存最早、最详细的石刻城市地理图,是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和苏州历史的珍贵文物。
《平江图碑》上有桥梁305座,每一座都有名字,让我们看南宋的苏州内河水系完全有迹可循。
《三横四直图》碑清嘉庆二年立,正面镌《重浚苏州城河记》,载嘉庆元年八月至次年五月,吴中官绅商民募捐筹款,全面疏浚苏州城内河道始末,由江苏巡抚费淳撰文,王文治书丹,刘恒卿刻石。背面绘刻苏城河道图,清晰显现了以“三横四直”七条贯穿全城的干流为主的河道分布体系,并以传统的立面画法在平面图上标出城垣及重要桥梁、寺观、衙署的位置。《三横四直图》碑较准确、形象地反映出清代中叶苏州河道纵横、桥梁密布的水城风貌。图的上部刻有盛林基撰并书的《苏郡城河三横四直图说》,长达1200多字,详述了“三横四直”的起止分合,纠正了方志所载的某些谬误,补充了史书记述的部分缺漏。图的左下角另刻有附记数行,说明疏浚河身总长、开挖土方量和共费银两数。此图碑对于研究城市建设史具有重要价值,更是苏州城市建设的重要历史资料。
“三横四直”,就是苏州内河水系的骨架,有人称之为“干河”,也就是主干道的意思。有人称为“官河”,就是以国家机构管理为主的河道。这些河道一般比较深,驳岸也比较考究,是市内的交通航道,有点像今天的公交干线的意思。而支流就是干流通向城市四面八方的毛细血管了。下面我也就顺着这些干河展开,这样也许脉络会清楚一些。
苏州的三横四直等干河,大多与外城河联通,河道大致穿过整个市区,比较长。所谓横与直,实际上就是地图上的方向,南北向为直河,东西向为横河。下面就根据这个框架梳理一下苏州市区的河道。
人家尽枕河1——苏州老街巷之九
苏州文庙平江图碑等四大宋碑

人家尽枕河1——苏州老街巷之九
三横四直碑,下同。三图均来自网络。
人家尽枕河1——苏州老街巷之九
人家尽枕河1——苏州老街巷之九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