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人家尽枕河3第一直河支流

2023-01-02 07:22阅读:
人家尽枕河3
——苏州老街巷之九

我楚狂人
一、苏州的直河及其主要支流
(一)第一直河2
3.支流2
第一直河汤家巷一段有没有东去支流,没有考察过,这里就留白了。
在第一直河北段西侧有着密集的支流。
梵门桥巷河(第一直河西侧)
学士街将近黄鹂坊桥处,有横巷梵门桥弄,此弄向西近城墙处折向北,名叫高井头,北出景德路。巷南本有河道,东首学士街口原有桥,名梵门桥,街以桥名。后河道淤塞,桥也随之拆除。这个情况与对街吴趋坊的天库前、宝林寺前、刘家浜相仿。
梵门桥弄,也曾名梵门桥巷,又一条苏州人经常读别名字的小巷。苏州人口语中经常读为“艾门桥弄”,原因不明。梵门桥弄已经紧邻黄鹂坊桥,属于老苏州的高档住宅区了,所以颇多深宅大院。所以同治年间太平军战后,一度将苏州府学紫阳书院临时搬到梵门桥弄。据清同治《苏州府志》、民国《吴县志》称:“紫阳书院,咸丰十年毁于兵。克复后,权借梵门桥巷邵氏宅为考校之所……。同治十三年,巡抚张树声重建旧地,奏入帝书‘通经致用’额以赐。”由此,清楚表明了紫阳书院在咸丰兵燹后借的是梵门桥巷邵宅,而非吴宅,其时紫阳书院的山长应该为夏同善。
此巷有控保建筑左宗棠祠堂、苏民楼、民族乐器厂老宅等。
刘家浜河(第一直河西侧)
吴趋坊的横巷中近黄鹂坊桥一头有刘家浜,刘家浜西头与石塔横街斜斜对接,连通专诸巷。长263.8米,宽4米,原为弹石路面,改为沥青路面,现为长方形砖状水泥道板路面。
据地方史料记载,刘家浜因明朝尚书刘缨
宅在本处,且巷南侧又有河浜(民国十六年前后淤塞),故名刘家浜。原为徐胡桥巷,徐胡桥在该巷与吴趋坊交界处吴趋坊上,街巷因桥而得名;又名徐大船巷。卢熊《苏州府志》作徐胡桥巷,王鏊《姑苏志》等均作徐大船巷,民国《吴县志》并注“今名刘家浜,在徐胡桥侧”。《姑苏图》标刘家浜,《苏州城厢图》标刘家浜,南侧标河,巷北侧有寺庙(即定光寺),《吴县图》、《苏州图》均标刘家浜。
刘缨(14421523),字与清,号铁柯,江苏苏州人。成化十四年(1478)进士, 授滕县知县,迁监察御史、太仆少卿。弘治十三年(1500)迁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兼理松潘军务。予告归家,后起仍巡抚四川。正德二年(1507)改抚湖广。次年二月召为大理寺卿,六月改兵部右侍郎。正德五年正月迁南京刑部尚书。正德八年十二月初十日致仕。嘉靖二年(1523)二月十六日卒,年八十二。
后人评曰:以孝为治,亲亲仁民。心诚保赤,德被海滨。
刘家浜巷内多大宅。18号原为定光寺,26号为潘宅,38号为申宅,394143号为尤先甲故居。尤先甲在清末民初办实业兴教育,造福乡里。武昌起义后,地方士绅劝说江苏巡抚程德全反正,与有力焉。
蒋家桥河(第一直河西侧)
宝林寺前,东起吴趋坊,西连专诸巷。宝林寺前原先是一条沿河的小巷,河道在街巷北面平行。河道东头穿过吴趋坊,汇入第一直河。在吴趋坊上有座桥,叫做蒋家桥,宋朝称为“西蒋家桥”。清末民初,河道渐废,继而被北岸的民居扩张占用,人为地缩小了原有的巷道空间,只剩下巷的中段,因房屋没有扩张,依稀可辨街巷的本来面目。
宝林寺前原名蒋家桥巷,因蒋家桥而得名。而蒋家桥则因汉朝人蒋渐而得名。据《吴门表隐》记载,蒋家桥在'郑使桥南'(此桥已毁,原在吴趋坊和天库前的交接处),是汉朝蒋渐避难的地方,所以从宋代起直到明朝初年,称此巷为蒋家桥巷。蒋渐,汉光武帝麾下大将蒋横第五子。蒋横被人陷害谋反,被光武帝冤杀,九子分投各地避难。后蒋横平反,光武帝封其九子就地为侯。蒋渐避难姑苏,封为“临苏侯”。事见史籍。
明正统年间巷内宝林寺扩建,香火日盛,名气远播,因之改名为宝林寺前。宝林寺,原址在巷内第二条横巷十间廊屋的南口西面,坐北朝南,临街面河,东边是一座石桥,跨河和对岸大马堂巷相通。寺内有殿庑厅堂,更有一座别致的花园,其格局颇似寒山寺。
该寺元朝至正年间由圆明大师宝林懋所筹建,初名宝林庵,规模不大。明洪武初年,将这所庵堂划为广化寺子院(广化寺古址在旧学前,现在大成坊北口有广化寺桥的地名)。明宣德二年(1427)原庵被毁,后由白云英集资重建。正统十二年(1447)整体扩建,并赐寺额为宝林讲寺。正德年间,庵又加修缮,不仅殿堂增辉,还把个寺内的庭园,布置得别具匠心。据说园里有十个景点:拼榈径、梧桐院、水竹亭、山茶坞、煮雪寮、停鹄馆、方塘、石桥、蕉窗、薜萝庵。一时名流云集。大画家沈周(石田)就非常喜欢这里的景色,对十个景点都有题咏。
宝林讲寺很“时尚”,把祭祀明朝宣德年间江南巡抚周忱的生祠搬进寺内,也算是一奇。廉吏周忱是苏州太守廉吏况钟的前任,又是顶头上司,死后谥文襄,人称周文襄公。因为他'勤于政,免重赋,兴水利',有德于民,生前就有百姓建生祠纪念。后寺院毁于兵火。
清康熙十二年(1673),宝林讲寺又重整大雄宝殿,浚通龙池,增建伽蓝五圣殿,香火复盛。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五代,遂至鼎盛。咸丰十年五月,太平军攻取苏州突入阊门时,城内烧起了一场大火,一说是准备逃窜的清兵放火焚烧民房,企图阻拦太平军的追杀;又一说是太平军为了不使溃散的清兵据屋巷战,无奈之下也火烧民宅,属于火攻。一场大火,席卷了几条街坊。据当时家居刘家浜的富商潘钟端灾后所录的《苏台麋鹿记》中记述:'阊门中市自西向东,直巷则专诸巷、吴趋坊,横巷则天库前至周五郎巷,延及刘家浜房屋之后半,尽为煨烬。'宝林讲寺毁于这一场大火。
宝林讲寺山门前的寺额牌楼,连同后砌的八字墙还完整地临街而立。尤其那座牌楼,上承厚重的单檐式歇山顶,中脊高耸,四角飞翘,檐下斗拱层叠,中嵌'宝林讲寺'四个楷书的白底黑字,两旁花岗石砌的落地双柱,柱脚前后各置一人高的葫芦形抱石,整体结构,协调稳重。
蒋家桥河淤塞填埋的时间记载应该是很明确的,就是民国年间。
郑使桥河(第一直河西侧)
天库前,东起吴趋坊,西接专诸巷,全长382米,平均宽2.8米,原为弹石路面,1982年起,先后改为水泥路、沥青路面,这次老街坊整治改为长方形砖状水泥道板路面。整条街道,基本上都是一二层的旧房,大多是清代建筑,很少新建筑。
“天库”原意,一为星名,一为皇帝府库,但苏州的天库、地库,均为道士建坛禳灾处。苏州天库就在此巷,故名。天库前原名郑使桥巷、天库巷。卢熊《苏州府志》、王鏊《姑苏志》等均作郑使桥巷。郑使桥,在天库前东端与吴趋坊交汇处,是贯通吴趋坊的桥梁。由此可见,天库前原先也是沿河的小街,现在河没有了,桥也不在了。只是天库前的沿街小河在街南还是街北?一点也没有踪迹。这不像宝林寺前,还看得出原先的小河在街北。
郑使桥,因宋人郑戬得名。郑戬(992年—1053年),字天休,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大臣,郑载之弟,早孤。客居京师,师事杨亿。娶李昌言第四女。天圣二年(1024年)进士一甲第三名,授签书宁国军节度判官,历越州通判、三司户部判官、知制诰,迁权知开封府、三司使,累官至枢密副使。庆历元年(1041年),为宰相吕夷简所忌,以资政殿学士知杭州,迁给事中,累徙永兴军,奏岁减输木二十余万,又奏罢括籴,治豪恶甚严,为政有能绩。后为吏部侍郎,拜奉国军节度使。“郑使桥”的“使”应该是指节度使。皇祐五年(1053年)卒,年六十二(一作六十三),赠太尉,谥文肃。《全宋诗》录其诗二首。
天库前,乾隆《苏州府志》并注:“宋郑戬所居,故名。”民国《吴县志》既录郑使桥巷,照录乾隆《苏州府志》注语,且注“今名天库前”;又录天库前。王謇《宋平江城坊考》卷二指本巷“即今天库前”,并引康熙《志》:“唐周真人为民禳灾,建坛于此,曰天库巷。”周真人何许人,不可考察了。
天库前多老宅,宋郑戬居本巷,清末苏州电报局设于本巷,有盛宣怀旧宅在巷中。
第一直河及其支流的情况大抵如此。
人家尽枕河3第一直河支流
第一直河沿线的几条街巷今貌,下同。图片均来自网络。学士街今貌
人家尽枕河3第一直河支流
剪金桥巷今貌。
人家尽枕河3第一直河支流
包衙前今貌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