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西游记》带来的认识误区1大乘教与小乘教的关系

2023-02-11 07:32阅读:
《西游记》带来的认识误区1
我楚狂人
古人有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语出《孟子·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宋·陆九渊《政之宽猛孰先论》:“呜呼,尽信书不如无书。”)读小说更如是。“小说家言”本来就是明摆着说话不负责任的,“姑妄言之姑听之”(王渔阳《题聊斋》)。但是,偏偏有许多人把小说作为依据,而且执拗得很。更有人喜欢胡搅缠,譬如如今网上抄来抄去的“三国”网文,整天讨论三国武将谁武力第一,你对他说《三国演义》,他就说《三国志》,自以为“发现”了鞠义、陈到,洋洋得意,危言耸听。你对他说《三国志》,他又说评书,津津乐道武术大家童渊和赵云的两位师兄张绣和张任。越是流传广的名著往往引发的认识误区越厉害,如《西游记》。这不怪作者,人家本来就是游戏笔墨,正如今天的玄幻小说,尽管往往有寄托,但是其中所谓“史实”是当不得真的。
本文想就《西游记》的几个在历史上引发许多争议的问题,与诸君探讨。
一、大乘教与小乘教的关系
根据《西游记》的叙述,唐三藏是在观音菩萨点化,不满小乘教误导中土佛教,而发宏愿西天取经,取大乘教真经。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彻底搞乱了小乘教与大乘教的关系。
什么是小乘教?百度提供的解释如下:
小乘佛教也叫做“小乘教”,'小乘教法',略称小乘Hinayana ,音读希那衍那),是对三乘佛法中之:声闻乘缘觉乘的统称。
里面的“乘”是梵文yana(音读衍那)的意译,指运载工具,比喻佛法济渡众生,像舟,车能
载人由此达彼一样。
小乘法门,是以自我完善与解脱为宗旨,其最高果位为阿罗汉果及辟支佛果。声闻乘修四谛法,自凡夫至阿罗汉,论时间,速者三生,迟者六十劫,其修行的方便有七,得果有四: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缘觉乘修十二因缘,自凡夫至辟支佛,论时间,速者四生,迟者一百劫,其修行重在悟证,悟所到处,便是证所到处,故无明显的位阶可言。
要注意的是:小乘佛教并非指古印度所有的部派佛教,古印度各个部派佛教记载中,都有很多大乘思想和教法.上座部中也有很多大乘教法的部派,称为大乘上座部.大众部中更传承了很多大乘教法,公元前一世纪大乘佛教超过小乘成为佛教主流,却不能说之前的就都是小乘。
另外,现代人已较少谈到大乘小乘这个分类法。而根据南传佛教的定义,南传佛教统一称为上座部佛教。
以上解释与佛教史籍的记载是一致的。我简单归纳一下:其一,小乘教是原始佛教的早期的主要派别之一。其二,早期原始佛教有含有大乘教法的派别,但是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大乘教体系。
大乘教,百度的解释如下:
大乘佛教指能将无量众生度到彼岸,佛教中用马车来比喻度众生的工具,大乘的相应梵语是“Mahayana”,是大的车乘之意。在佛教声闻,缘觉,菩萨的三乘教法中,菩萨乘(或佛乘)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亦称大乘教,略称大乘,梵文音译摩诃衍那摩诃衍等。
传达摩西来,初到东土曾赞叹“东土神州,好一派大乘气象。”中国汉地佛教,自隋唐以来,一直即以大乘佛教为主。汉传佛教也事实上成为大乘佛教的主要发展与承传者,并弘扬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世界各地。而北传佛教的另一支晚些时候传入西藏,形成藏传佛教。到近代,学界一般将大乘佛教专指汉传佛教。
以上解释也与佛教史籍相合。可以取信。我也简单概括一下:其一,大乘教最主要的信条就是普度众生。其二,隋唐以来,汉传佛教就是大乘教派,影响到日本、朝鲜(含韩国),一度影响越南。
这里要提到两个佛教历史上的重要人物马鸣和龙树。
马鸣(梵文 A瘁愀最栀漀猀愀)菩萨,中天竺国人,禅宗尊为天竺第十二祖,与迦腻色迦王同时代,约为西元一世纪的人。他是位佛教诗人和哲学家。马鸣是中印度舍卫国娑枳多城人,出身婆罗门家族,博学又善辩。曾与印度长老胁尊者对论,深受折服,于是皈投尊者座下,为其弟子。出家后的马鸣,深研佛法,博通三藏,到处弘法化众,极受国王器重。此外,他也感化了月氏国王迦腻色迦,带领臣民皈依向佛。
龙树(人名)菩萨名。旧称,那伽曷树那,那伽阿周陀那N&amacron;g&amacron;rjuna,生于阿周陀那下,故名阿周陀那。以龙成道,故字曰龙。新称,那伽阏剌树那。译为龙猛。佛灭后七百年出世于南天竺(摩诃摩耶经下),马鸣弟子迦毗摩罗尊者之弟子,提婆菩萨之师也(付法藏传五)。入龙宫赍楞严经,开铁塔传密藏,显密八宗之祖师也。龙树传曰:龙树菩萨者,出南天竺梵志种也。(中略)其母树下生之,因字阿周陀那。阿周陀那树名也,以龙成其道,故以龙配字,号曰龙树也。西域记八曰:那伽阏刺树那菩萨,唐言龙猛,旧译曰龙树,非也。”
著名的大乘佛教论师,在印度佛教史上被誉为“第二代释迦”,大约活跃于公元150年至250年之间,他首先开创空性的中观学说,以《中论》及《大智度论》最为著称。
龙树广泛影响了大乘佛教各宗派,中观派以他为创始者,瑜伽行唯识学派与如来藏学派也多以他的著作来证明本身宗义的正确。在汉传佛教中享有“八宗共祖”的称号。在藏传佛教中,与其大弟子提婆(亦名圣天)同被列入为佛教的二胜六庄严之一。密宗也以他为传承上师之一,列名八十四大成就者中。
实际上,自马鸣、龙树之后,大乘教才成为佛教的主流派别的。西游记
我师摩崖居士王迈先生把两位爱女的乳名叫做龙树、马鸣,正是尊大乘教法的意思,但是又不佞佛,得禅宗真意。
小乘教与大乘教的关系,简单说起来是这样的:释迦创立佛教,教义偏重于自我修习,甚至有一点苦修的色彩,实际上就是小乘的路数,而大乘教法则是更注重度己度人,普度众生,这样更面向社会。龙树马鸣更可以看做是宗教改革家,自龙树马鸣之后,佛教才成为对社会影响巨大的宗教。所以小乘教在前,大乘教在后,大乘教可以看做是佛教的一次宗教改革,不存在根本冲突。但是,由于在中国由于北魏时期出现过一次大乘教起义,又称“法庆事件”,原因是反抗对大乘教教众的不公正待遇,遭到北魏皇室镇压。这或许就是就是《西游记》把大乘教与小乘教对立,并且贬低小乘教的原因。
由于隋唐以来中土佛教一直就是大乘教派,《西游记》则加深了大乘教是佛教正宗的社会舆论。
《西游记》带来的认识误区1大乘教与小乘教的关系
小说《西游记》,下同。图片均来自网络。
《西游记》带来的认识误区1大乘教与小乘教的关系
《西游记》带来的认识误区1大乘教与小乘教的关系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