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语文教学该怎么创“新”——从“癸卯学制”120周年谈起

2024-01-15 07:28阅读:
语文教学该怎么创“新”
——从“癸卯学制”120周年谈起
苏州大学文学院王家伦 苏州第五中学张长霖 苏州大学文学院李惠娴
(本文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312月第二周,发表稿编辑有修改)
【内容提要】语文学科建设的创新必须是脚踏实地的,是能使学生“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能力提高的。首先,从语文教学创新的“元老”——“癸卯学制”谈起,语文学科的产生与发展本身就与时代的车轮同行,本身就是教学“平民化”的历史需要;其次,“癸卯学制”颁行两个甲子以来,单元教学、听与说的加盟、情境与语境等创新都有不可低估的积极意义;但是,近几年语文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刻意牵强的理论创新,有脱离实际之迹;所以,语文教学创“新”有必要打破名头的束缚,真正提升“平民”学生的语文素养,助力教师越来越“会”上语文课,实现“双促”。语文教师对待新概念时,要准确地理解其内涵,警惕盲目跟风;应尊重实际,返璞归真,按教材体系来教好书。

【关键词】
SPAN>

纵观人类历史,历史的前进就是一次次的创新。但是所有的创新,都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都是因为历史演进的需要,才实现的变革。也就是说,创新,就是根据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其目的是为满足社会需求,以达到理想化的境界,并能获得一定的效益。语文教学并没有尽善尽美,有着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所以语文当然必须也应该创新。语文该怎样创新?我们不得不从120年前的“癸卯学制”说起。
一、语文教学创新的“元老”——“癸卯学制”
应该说,“癸卯学制”的产生,本身就是一次了不起的创新。中国实行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终止了,这是历史的需要。1904年(光绪三十年),清政府颁布了中国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推行的系统学制,因制订颁布于旧历癸卯年,这个学制就俗称“癸卯学制”。我们的语文学科诞生了,原来是从属于“经学”的“小学”——小小的学问,在“癸卯学制”中,它竟然一跃而起,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也就是说,它从“家奴”的地位上升成了“主人”,这当然是最大的创新。
(一)时代的需要
1840年,由于清政府的无能,林则徐被排斥,琦善等投降派得到重用,中国终于在对英国殖民者的鸦片战争中失败。之后,随着列强的不断加入,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被强加在中国人民的头上,中国迅速从没落的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大规模的文化侵略跟随大量以传教士为主的西方学者进入中国,同时,西方先进的数学、天文、科技等知识也使得闭塞的中国人大开眼界。正如老舍先生在《断魂枪》中所言,“东方的大梦没法子不醒了当时的一些清醒的中国人也逐步认识到,我们对西方文化不能一味地秉持排斥的态度,而应该接受其中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师夷之长以制夷”,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而接受先进文化的关键在于教育制度的改革,于是,就有了1902年颁布的“壬寅学制”和1904年颁布的“癸卯学制”。拟订这两个学制,尤其是后者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于是,除了传统的经学外,外语、一些理、工、医类的课程先后进入了我们的各级学段,这就是创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二)本质:走向“平民”学子
历史上,我们的教育,与经济一样,过去一向走的是贵族化的道路,断文识字一直是少数人的特权,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科举考试服务。宋代科举考试健全之后,全国三年一场的春闱也就最多录取几百名“进士”。对恒河沙数的“平民”而言,要“货与帝王家”何其难。所以说,能在其中搏击的无非就是一些“精英”。
我们古代的教育没有“语文”这门学科,有关“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方面的学习,附属在“经学”中,称之为“小学”——小小的学问,甚至称不上“学问”,因为这些对于那些准备在科举考场上搏击的“精英”而言,就是基础的基础。
然而时代在进步,历史的发展要求绝大多数的、处于社会各阶层的非“精英”——“平民”——也得有文化,有学习各种先进的东西,以适应新的形势的能力,就此而言,飞速发展的时代要求“平民”也具备断文识字、谋篇布局的能力,这些并非与生俱来,而必须从头学起。于是,有关培养学子“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能力的课程就应运而生,这就是“语文”的雏形。所以,语文学科的产生,本身就是教学“平民化”的历史需要,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作为当年的“家奴”,为了适应如今的“家主”的地位,当然就必须不断地自我建设,也就是说要在不断的创新中成长。于是,在一代又一代语文人的努力下,语文教学一直在“平民化”的道路上发展。
从“癸卯学制”的产生,以及语文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可以看出,创新必须有基础,有必要,有具体操作,有明显效果。
二、语文学科建设中的不断创新
上文说过,创新必须是脚踏实地的,是为了实现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的,并能取得一定的效益的。就语文而言,这个效益就是学子“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能力的提高,这也是语文教学评价的根本。回顾1904年“癸卯学制”的颁行到今年2023年(癸卯年)120年的历程,我们可以找到我们的语文不断创新的历程。下文略举数例作分析。
(一)单元教学法的问世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欧美有人提出了“单元教学法”,尤其是美国“莫礼生单元教学法”的推行,激起了我国语文教育界有识之士的同感。叶圣陶、夏丏尊两先生根据当时语文教学的实际与自己的教学经验,也开始提倡并实践单元教学。1935年,他们合编的语文教材《国文百八课》问世了,于是,作为教材的四大体系就基本成形。其中的一“课”,实际上就是一个单元。每单元用一篇“文话”为先导,这属于教材的导读系统;继以两篇符合“文话”有关理念的选文,这属于范文系统;然后安排以选文中的词句为例的一篇“文法”或“修辞”,这属于知识系统;最后是根据选文,复习巩固“文话”“文法”“修辞”所介绍知识的“习问”,这当然就是训练系统了。这样的创新立足实地,全方位地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率,对语文的课程建设有着不可低估的积极意义。
1980825日,《光明日报》上登载了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霍懋征有关单元教学的文章,这就是单元教学法的进一步发展,从理论上论证了单元教学的可行性。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