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我思考的有关陈墓历史的几个问题6乾隆三十八年台风对陈墓的影响之莲池寺社会功能的改变与文昌阁的出现

2024-02-07 07:48阅读:

我思考的有关陈墓历史的几个问题6
——兼与三联村周爱生先生交流

我楚狂人
四、乾隆三十八年台风对陈墓的影响2
2.莲池寺社会功能的改变与文昌阁的出现
莲池寺,在镇南端五宝湖中“独屿墩”上,台风来袭,首当其冲。
大台风正面袭击陈墓有多厉害?也许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能体会。1977年(还是1978年?我要查询一下)8号台风正面袭击陈墓,我就在文昌阁旁边的小楼上,凭窗看了一天台风。只觉得天地都在轰鸣,天地都在震颤。巨浪虽然经过“外埂基”阻拦,还是凶猛,冲击着石埂基,激起的浪高过埂基上的电线,浪花越过电线跌落在菱塘湾。我在想,如果没有这两道埂基,巨浪直扑镇区,街道顿成泽国。
乾隆三十八年风灾,应该是更大的一次台风,所以莲池寺尽毁,仅存三棵老树。可惜今天古银杏、龙头柏都不在了,仅存罗汉松。
风灾后,陈墓乡贤集资重修莲池寺,但是我认为莲池寺的社会功能产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也影响的陈墓社会的发展。这种变化的证据就是文昌阁。
根据乾隆稿本《陈墓志》的记载,从重修开始,莲池寺有了文昌阁,开始了办学,并且成为乡贤聚议地方事务的固定地点。
这个问题就值得研究了。首先,文昌阁不应该出现在佛寺,这是供奉文昌帝君的,是各地官学,即府学、县学的标准配置。文昌阁所在,就是办学所在。这是通识。陈墓是乡镇,当然不具备设立官学的级别,因为官学有录取秀才,管理秀才的职权,是科举制度的最基层官方组织,陈墓的地方级别不够。那么这个集资办学的学校级别就是“乡校”,即承担实施基础教育,输送人才的社会功能。我不知道风灾前陈墓有没有乡校,但是这是明确的记载,可以看做是陈墓教育史的一个起点。可惜,这个乡校没有一直延续,否则就是陈墓中学校史的起点了。不管怎么说,这个乡校的出现,改变
了陈墓的教育状态。
其次,重建莲池寺,乡贤有了固定的聚议地方事务的地点。其实封建社会都有集中民意,表达民意的地方,春秋时期就有“乡愿”一说。乡愿,通常指指乡中貌似谨厚,而实与流俗合污的伪善者。这是孔子的观点。
汉徐干《中论·考伪》:“乡愿亦无杀人之罪,而仲尼恶之,何也?以其乱德也。” 明李贽《与耿司寇告别》:若夫贼德之乡愿,则虽过门而不欲其入室,盖拒绝之深矣,而肯遽以人类视之哉!
清王宜山《围炉夜话》第四章:“孔子何以恶乡愿,只为他似忠似廉,无非假面孔;孔子何以弃鄙夫,只因他患得患失,尽是俗人心肠。”
这些观点我们可以这样看,一方面儒家主流认为乡愿干扰了主流思想;另一方面有承认乡愿客观存在。
宋代以后,民意有了管理,即通过官学进行管理。官学中都有一个明伦堂,就是集中民意的场所。所以,莲池寺也就兼有官学明伦堂的功能。这样,地方事务也就有了一定的民主性。
所以,我认为,重修后的莲池寺已经不单纯是一座佛寺,更兼有类似官学的社会功能。这对陈墓的社会进步,无疑有重要意义。
我思考的有关陈墓历史的几个问题6乾隆三十八年台风对陈墓的影响之莲池寺社会功能的改变与文昌阁的出现

我在文昌阁前的老照片。

我思考的有关陈墓历史的几个问题6乾隆三十八年台风对陈墓的影响之莲池寺社会功能的改变与文昌阁的出现
文昌阁老照片。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