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明朝对苏州的奇重税收12三饷与经济崩溃

2024-05-18 06:57阅读:


明朝对苏州的奇重税收12
——苏州人心目中的朱明王朝之七

我楚狂人
三、明代财政崩溃与江南的关系4
2.崇祯帝没有能够缓解经济危机2
其二,崇祯与三饷
“三饷”,是指明末的一次为了战争状态的田赋加派。三饷即辽饷、剿饷与练饷的合称。辽饷加派是为后金入侵,辽东战事紧急,军饷不足而起; 剿饷是为镇压陕西农民起义筹措军费; 练饷为镇压农民起义练兵所用。当初,尚属临时加派,事毕即止。及至辽东战事兴起,加派迭增,并且成为经常性的岁额。为明末人民的沉重负担。
明万历四十八年止﹐全国除贵州等少数地区外﹐平均每亩土地加征银九厘﹐计五百二十万零六十二两。天启时﹐并征及榷关﹑行盐及其它杂项银两。崇祯四年(1631)﹐又把田课由九厘提高到一分二厘﹐派银六百六十七万余两﹐除兵荒蠲免﹐实征银五百二十二万余两﹐另加关税﹑盐课及杂项﹐共征银七百四十万八千二百九十八两。剿饷为镇压农民起义的费用﹐总数两百八十万两﹐主要也征自田土。原议只征一年﹐实际上从崇祯十年起﹐直到十三年才被迫停止。 练饷是崇祯十二年根据杨嗣昌的提议征派的﹐名义是训练边兵﹐加强九边各镇防御力量﹐实际是为了对付农民起义。此饷共征银七百三十余万两﹐其中田赋每亩加一分﹐约占总数一半以上。
三饷的加派反映了明末统治的腐败﹐使激化的社会矛盾更趋尖锐﹐并成为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清朝统治者入关后﹐为笼络人心﹐曾下诏蠲免三饷﹐但没有认真实行﹐特别是辽饷中的九厘银﹐不久即被编入《赋役全书》﹐成为田赋的正式份额﹐终清一代﹐再未蠲除。
据史料记载,清朝初年,摄政王多尔衮在总结明亡原因时,直言不讳地指出,明末所谓
的“三饷”就是导致明朝败亡的最大弊政:“前朝弊政,厉民最甚者莫如加派辽饷,以致民穷盗起,而复加剿饷,再为各边抽练,而复加练饷。惟此三饷,数倍正供,苦累小民,剔脂刮髓,远者二十余年,近者十余年,天下嗷嗷,朝不及夕。”
三饷加派,实际上已经是明朝经济奔溃的征兆。
其三,围城中的挣扎
崇祯帝最后困守孤城,他拒绝逃亡,拒绝妥协,同时国库空虚,他要求官僚捐献财物,官僚们完全不配合。所以,煤山自杀殉国就成为必然的结局。
从历史事实看,明朝在某种意义来看,实亡于经济奔溃。
明朝对苏州的奇重税收12三饷与经济崩溃
苏州山塘张国维祠堂,王家伦诗与图。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