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与秋香2
——话说唐伯虎之十一
我楚狂人
二、探索虚构《九美图》、“点秋香”的社会原因
有人以为,《九美图》的灵感来自沈九娘的名字。但是,为什么《九美图》、“点秋香”在苏州会长期有市场?这就是一个社会现象了。我以为,这与明朝后期苏州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有关。知道一些苏州历史的人都有印象,苏州在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高度发达,产生了明显的社会转型的趋势,有历史学家称之为“资本主义萌芽”。且不管这种定义是否合适,但是当时苏州确实引领了商品经济发展的潮头。我在《苏州人心目中的朱明王朝》系列文章中已经充分论述了这个问题,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看。而这些社会因素正是“点秋香”这样的故事发育的温床。
首先,苏州是当时全国的图书业的中心之一,阊门就是苏州图书业的集中地。我国早期印书业大致起于唐代,雕版印刷佛经。至北宋,活板印刷问世,科举成型,印书业大盛。当时的印书业实际上就是后世出版社加印刷厂,后来似乎还有新闻社的影子。那么是商品就要盈利,不能满足于印佛经和科举的“教辅材料”。于是通俗小说因运而生。阊门图书业需要热门小说。于是就有了冯梦龙。唐伯虎的香艳故事这是通过通俗小说逐步成型的。通俗小说《佻达部第十一》就记述了最早的“点秋香”故事。
其次,要销量,也就如今天要流量一样,必须媚俗。就如今天很多网文为了博流量就天天无聊的炒作女性的“颜值”,管你女演员、女运动员、女教授,首先就是“颜值”,称之为“又美又能打”。这就是今天典型的文化现象。而当时就流行“九美”、“十美”的艳俗故事。如薛丁山娶了多少老婆,老婆之间争风吃醋,上演多少闹剧。等等。美女本就是稀缺资料,偏偏还有这样的牛人垄断稀缺资源。于是老百姓大叹服,大流哈喇子。于是书商的钱包就鼓起来。通俗小说无非就是“拳头加枕头”。唐伯虎没有拳头,却有足够多的枕头。
最后,是市民对“风流”的误解。普通市民没有文化,不懂何谓“诗酒风流”,通过鼓词的熏陶,以为“风流”就是追女人,玩女人。追到手的女人越多就越“风流”。唐寅的挟妓冶游,最后把名妓
——话说唐伯虎之十一
我楚狂人
二、探索虚构《九美图》、“点秋香”的社会原因
有人以为,《九美图》的灵感来自沈九娘的名字。但是,为什么《九美图》、“点秋香”在苏州会长期有市场?这就是一个社会现象了。我以为,这与明朝后期苏州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有关。知道一些苏州历史的人都有印象,苏州在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高度发达,产生了明显的社会转型的趋势,有历史学家称之为“资本主义萌芽”。且不管这种定义是否合适,但是当时苏州确实引领了商品经济发展的潮头。我在《苏州人心目中的朱明王朝》系列文章中已经充分论述了这个问题,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看。而这些社会因素正是“点秋香”这样的故事发育的温床。
首先,苏州是当时全国的图书业的中心之一,阊门就是苏州图书业的集中地。我国早期印书业大致起于唐代,雕版印刷佛经。至北宋,活板印刷问世,科举成型,印书业大盛。当时的印书业实际上就是后世出版社加印刷厂,后来似乎还有新闻社的影子。那么是商品就要盈利,不能满足于印佛经和科举的“教辅材料”。于是通俗小说因运而生。阊门图书业需要热门小说。于是就有了冯梦龙。唐伯虎的香艳故事这是通过通俗小说逐步成型的。通俗小说《佻达部第十一》就记述了最早的“点秋香”故事。
其次,要销量,也就如今天要流量一样,必须媚俗。就如今天很多网文为了博流量就天天无聊的炒作女性的“颜值”,管你女演员、女运动员、女教授,首先就是“颜值”,称之为“又美又能打”。这就是今天典型的文化现象。而当时就流行“九美”、“十美”的艳俗故事。如薛丁山娶了多少老婆,老婆之间争风吃醋,上演多少闹剧。等等。美女本就是稀缺资料,偏偏还有这样的牛人垄断稀缺资源。于是老百姓大叹服,大流哈喇子。于是书商的钱包就鼓起来。通俗小说无非就是“拳头加枕头”。唐伯虎没有拳头,却有足够多的枕头。
最后,是市民对“风流”的误解。普通市民没有文化,不懂何谓“诗酒风流”,通过鼓词的熏陶,以为“风流”就是追女人,玩女人。追到手的女人越多就越“风流”。唐寅的挟妓冶游,最后把名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