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与佛印6
——读苏札记之七
我楚狂人
三、附:诗僧参寥
苏轼真正的方外交是诗僧参寥。
僧道潜(1043年-1106年),俗姓何,本名昙潜,字参寥,赐号妙总大师。杭州於潜(今浙江临安)人。北宋著名诗僧。
道潜自幼出家受戒。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苏轼守彭城,道潜往见之。哲宗元祐年间(1086年-1094年间),住西湖智果院。赐号妙总禅师。绍圣年间(1094年-1098年间),苏轼南迁,亦以诗得罪,强制还俗。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复祝发,师号如故。崇宁末年(1102年-1106年),归老江湖。
道潜为著名诗僧,尤长于绝句,苏轼甚称重之,谓其“诗句清绝,可与林逋相上下,而通了道义,见之令人萧然”,又谓其诗酷似唐人储光羲。其近体诗大多清丽真率,深有唐人韵致,如“风蒲猎猎弄轻柔,欲立蜻蜓不自由。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数声柔橹苍茫外,何处江村人夜归”、“隔林仿佛闻机杼,知有人家住翠微”,均为时人极口称诵。著《参寥集》12卷,有明崇祯八年(1635年)汪汝谦刊本、《四库全书》本、清徐绍乾校抄本、《四部丛刊》三编本等。
有这样的轶事:苏轼在彭城时,道潜从杭州特地去拜访他。在酒席上,苏轼想跟道潜开开玩笑,就让一个歌妓去向他讨诗。道潜当时口占一诗说:“多谢尊前窈窕娘,好将幽梦恼襄王。禅心已作沾泥絮,肯逐春风上下狂?”苏轼见之大喜:“我尝见柳絮落泥中,私谓可以入诗,偶未曾收拾,遂为此人所先,可惜也。”
——读苏札记之七
我楚狂人
三、附:诗僧参寥
苏轼真正的方外交是诗僧参寥。
僧道潜(1043年-1106年),俗姓何,本名昙潜,字参寥,赐号妙总大师。杭州於潜(今浙江临安)人。北宋著名诗僧。
道潜自幼出家受戒。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苏轼守彭城,道潜往见之。哲宗元祐年间(1086年-1094年间),住西湖智果院。赐号妙总禅师。绍圣年间(1094年-1098年间),苏轼南迁,亦以诗得罪,强制还俗。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复祝发,师号如故。崇宁末年(1102年-1106年),归老江湖。
道潜为著名诗僧,尤长于绝句,苏轼甚称重之,谓其“诗句清绝,可与林逋相上下,而通了道义,见之令人萧然”,又谓其诗酷似唐人储光羲。其近体诗大多清丽真率,深有唐人韵致,如“风蒲猎猎弄轻柔,欲立蜻蜓不自由。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数声柔橹苍茫外,何处江村人夜归”、“隔林仿佛闻机杼,知有人家住翠微”,均为时人极口称诵。著《参寥集》12卷,有明崇祯八年(1635年)汪汝谦刊本、《四库全书》本、清徐绍乾校抄本、《四部丛刊》三编本等。
有这样的轶事:苏轼在彭城时,道潜从杭州特地去拜访他。在酒席上,苏轼想跟道潜开开玩笑,就让一个歌妓去向他讨诗。道潜当时口占一诗说:“多谢尊前窈窕娘,好将幽梦恼襄王。禅心已作沾泥絮,肯逐春风上下狂?”苏轼见之大喜:“我尝见柳絮落泥中,私谓可以入诗,偶未曾收拾,遂为此人所先,可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