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与王安石变法3
——读苏札记之五
我楚狂人
二、苏轼地方官的经历让他接触现实
刚刚入仕不久的苏轼也不由自主地卷入了王安石变法这场政治斗争中。苏轼也是主张革新政治,在改革问题上他同王安石并无本质的分歧。苏轼早就看到当时社会“有兼并之族而赋甚轻,有贫弱之家而不免于重役,以至于破败漂流”的形势,因而提出了“丰财”、“强兵”、“择吏”等改革目标。这些,都表明了苏轼属于变法派。但是苏轼反对王安石的冒进,提出了反对意见,这集中在他三次给神宗皇帝的上书。1069年,苏轼曾给宋神宗三次上书谏言,指出王安石变法的不足之处。其中,首先苏轼就王安石提出的《贡举法》向宋神宗提出了意见。苏轼认为,王安石倡导的人才选举制度在选拔人才方面只重视能力而不注重人品,如果选拔人才按照《贡举法》来选举,那么朝廷上将会滋生很多投机分子。事实上苏轼不幸而言中。此后,苏轼遭到了王安石等改革人士的打压。但是,这并没有让苏轼放弃,他又给宋神宗上书两次,全面抨击了王安石变法措施的弊端。以《雇役法》为例,苏轼指出,助役钱会增加百姓的赋税负担,对那些投机取巧的贪官污吏来说,他们仍然能从其中获得大量的利益。如果这一措施实行,只会引发百姓的哀怨。有人总结,苏轼在《上神宗皇帝书》中反对变法,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其一,结人心;其二,厚风俗;其三,存纪纲。由于苏轼的声望与才华,被当时认为是保守派的出头人物,遭到打压,一再遭到贬谪出京,先后在杭州、密州、黄州任职。
苏轼的革新主张同王安石的新法相比,具有温和的改良色彩,在激进的变法派看来,他又属于保守一派。宋神宗时期,朝廷关于变法的斗争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法派和保守派的斗争渐渐演变成了党争。
早期变法派得势时,御史李定、何正臣、舒亶(dn)陷害苏轼,他们摘录了一些苏轼的诗句,认为是“讥讽文学”、“愚弄朝廷”,不仅把苏轼逮捕入狱,而且牵连了很多人,这就是历史
——读苏札记之五
我楚狂人
二、苏轼地方官的经历让他接触现实
刚刚入仕不久的苏轼也不由自主地卷入了王安石变法这场政治斗争中。苏轼也是主张革新政治,在改革问题上他同王安石并无本质的分歧。苏轼早就看到当时社会“有兼并之族而赋甚轻,有贫弱之家而不免于重役,以至于破败漂流”的形势,因而提出了“丰财”、“强兵”、“择吏”等改革目标。这些,都表明了苏轼属于变法派。但是苏轼反对王安石的冒进,提出了反对意见,这集中在他三次给神宗皇帝的上书。1069年,苏轼曾给宋神宗三次上书谏言,指出王安石变法的不足之处。其中,首先苏轼就王安石提出的《贡举法》向宋神宗提出了意见。苏轼认为,王安石倡导的人才选举制度在选拔人才方面只重视能力而不注重人品,如果选拔人才按照《贡举法》来选举,那么朝廷上将会滋生很多投机分子。事实上苏轼不幸而言中。此后,苏轼遭到了王安石等改革人士的打压。但是,这并没有让苏轼放弃,他又给宋神宗上书两次,全面抨击了王安石变法措施的弊端。以《雇役法》为例,苏轼指出,助役钱会增加百姓的赋税负担,对那些投机取巧的贪官污吏来说,他们仍然能从其中获得大量的利益。如果这一措施实行,只会引发百姓的哀怨。有人总结,苏轼在《上神宗皇帝书》中反对变法,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其一,结人心;其二,厚风俗;其三,存纪纲。由于苏轼的声望与才华,被当时认为是保守派的出头人物,遭到打压,一再遭到贬谪出京,先后在杭州、密州、黄州任职。
苏轼的革新主张同王安石的新法相比,具有温和的改良色彩,在激进的变法派看来,他又属于保守一派。宋神宗时期,朝廷关于变法的斗争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法派和保守派的斗争渐渐演变成了党争。
早期变法派得势时,御史李定、何正臣、舒亶(dn)陷害苏轼,他们摘录了一些苏轼的诗句,认为是“讥讽文学”、“愚弄朝廷”,不仅把苏轼逮捕入狱,而且牵连了很多人,这就是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