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苏轼与王安石变法3苏轼地方官的经历让他接触现实

2024-12-30 07:37阅读:
苏轼与王安石变法3
——读苏札记之五

我楚狂人
二、苏轼地方官的经历让他接触现实
刚刚入仕不久的苏轼也不由自主地卷入了王安石变法这场政治斗争中。苏轼也是主张革新政治,在改革问题上他同王安石并无本质的分歧。苏轼早就看到当时社会“有兼并之族而赋甚轻,有贫弱之家而不免于重役,以至于破败漂流”的形势,因而提出了“丰财”、“强兵”、“择吏”等改革目标。这些,都表明了苏轼属于变法派。但是苏轼反对王安石的冒进,提出了反对意见,这集中在他三次给神宗皇帝的上书。1069年,苏轼曾给宋神宗三次上书谏言,指出王安石变法的不足之处。其中,首先苏轼就王安石提出的《贡举法》向宋神宗提出了意见。苏轼认为,王安石倡导的人才选举制度在选拔人才方面只重视能力而不注重人品,如果选拔人才按照《贡举法》来选举,那么朝廷上将会滋生很多投机分子。事实上苏轼不幸而言中。此后,苏轼遭到了王安石等改革人士的打压。但是,这并没有让苏轼放弃,他又给宋神宗上书两次,全面抨击了王安石变法措施的弊端。以《雇役法》为例,苏轼指出,助役钱会增加百姓的赋税负担,对那些投机取巧的贪官污吏来说,他们仍然能从其中获得大量的利益。如果这一措施实行,只会引发百姓的哀怨。有人总结,苏轼在《上神宗皇帝书》中反对变法,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其一,结人心;其二,厚风俗;其三,存纪纲。由于苏轼的声望与才华,被当时认为是保守派的出头人物,遭到打压,一再遭到贬谪出京,先后在杭州、密州、黄州任职。
苏轼的革新主张同王安石的新法相比,具有温和的改良色彩,在激进的变法派看来,他又属于保守一派。宋神宗时期,朝廷关于变法的斗争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法派和保守派的斗争渐渐演变成了党争。
早期变法派得势时,御史李定、何正臣、舒亶(dn)陷害苏轼,他们摘录了一些苏轼的诗句,认为是讥讽文学愚弄朝廷,不仅把苏轼逮捕入狱,而且牵连了很多人,这就是历史
上著名的乌台诗案。苏轼在狱中待了103天,可谓是吃尽了苦头。幸得太皇太后仁宗曹皇后和王安石救援,幸免一死。
后来宋哲宗即位,高太后临朝听政,保守派的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宰相,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又被打压,新法也尽废。
由于苏轼对自己曾在地方上任职时行之有效的革新除弊方法进行辩护,他又引起了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于是又遭诬告陷害。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又被打击贬出京城。
到宋哲宗亲政后,保守派又下台,绍圣元年(1094年),宋哲宗起用章惇为宰相,章惇与苏轼年轻时本是好友,章惇上台后,因自己曾经遭到反对派的攻击、贬谪,因此章惇在实行已变了质的新法同时,又大肆对反对派进行了疯狂报复。
由于苏轼曾经明确反对新法的过激,他又被章惇视作是保守派而连续遭到打击迫害。直接把苏轼贬至惠州(今广东惠州)。
苏轼的一生早已习惯了被贬谪的日子,无论怎样恶劣的环境,他都能保持“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乐观心态。他在惠州曾作诗“为报诗人春睡足,道人轻打五更钟。”
章惇得知苏轼被贬谪的日子居然还能过的如此悠闲自在,触动了敏感神经,马上又把已61岁的苏轼再度贬至茫茫海外的昌化(今海南昌江)。在宋朝,把官吏放逐至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章惇真是把人给做绝了。
然而,世事难料,元符三年(1100年),年仅23岁的宋哲宗早逝,宋徽宗继位,革新派又一次失势,章惇被贬至岭南雷州(今广东雷州)。宋徽宗并颁行大赦,苏轼复任朝奉郎。次年,苏轼在北归途中,行至常州(今江苏常州)时逝世,享年六十五岁。
苏东坡用自己的一生表现了士大夫的良心。但是这样理想主义者在党争中是很难存活于世的。苏东坡一生坎坷证明了这一点。
苏轼与王安石变法3苏轼地方官的经历让他接触现实
眉山三苏祠,,下同。 苏轼与王安石变法3苏轼地方官的经历让他接触现实
苏轼与王安石变法3苏轼地方官的经历让他接触现实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