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三国】聪明哥诸葛恪:孙权托孤于他,是因为他杀了亲儿子吗?

2022-03-28 01:43阅读:
【三国】聪明哥诸葛恪:孙权托孤于他,是因为他杀了亲儿子吗?
衣赐履按:诸葛家在三国时代人才倍出。吴国有诸葛瑾;蜀国有诸葛亮,诸葛瑾的亲弟弟;魏国有诸葛诞,诸葛瑾的族弟。但下一代里,出类拔萃的,就只有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了。诸葛恪是个悲情人物,我们分两回来讲他。
诸葛恪,字元逊,是诸葛瑾的长子。诸葛恪打小就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聪明好学,口才了得,文武双全,特别是反应快,善机变,参加个辩论赛唔的,他要是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孙权经常被诸葛恪着儿有一次对诸葛瑾说,蓝田生玉,真不虚也。意思是,诸葛啊,你就够可以的了,没想到你儿子比你还厉害!
“聪明哥”来称呼他,估计没有人反对。
诸葛恪身长七尺六寸,合现在大约是一百七十六公分,须发都不重,额头很宽,
鼻梁的凹陷处,嘴很大,声音很洪亮。
二十岁时,诸葛恪做了骑都尉。公元229年,孙权称帝,立长子孙登为皇太子,以诸葛恪为左辅都尉,张休为右弼都尉,顾谭为辅正都尉,陈表为翼正都尉,号为四友。
诸葛恪和孔融在中国老百姓当中的知名度还是相当高的,孔融得益于一只让出去的梨子,诸葛恪则得感谢一头牵回家的毛驴。
老爹诸葛瑾,字子瑜,长了一张大长脸,大家都觉得跟驴脸差不多。孙权这人有时候很滑稽,喜欢搞怪。有一次,组织群臣开Party,突然让人牵了一头驴进来。驴脑门儿上贴了个条子,上面写了四个字:诸葛子瑜。群臣一见,全都笑喷了。史书没说诸葛瑾在不在场,我估计不在,要不当场就得羞死。不过,诸葛恪在场,等大家笑得差不多了,诸葛恪向孙权行礼,要求赐笔一用。孙权叫人拿来笔,诸葛恪在条子“之驴”两个字,于是,这头毛驴就成了“诸葛子瑜之驴”。举坐欢笑,孙权就把这头驴赐给了诸葛恪。
诸葛恪的小故事很多,我们摆几个看看。
又一,孙权问诸葛恪说,阿恪啊,你认为你老爹诸葛瑾和你叔叔诸葛亮,哪个更贤?诸葛恪不假思索说,当然是我爹。孙权问为什么。诸葛恪说,我爹知道应该为谁做事,我叔显然搞不清楚,所以我爹更胜一筹。言下之意就是,孙权才是真命天子,曹魏和蜀汉皇帝都是伪皇帝。孙权大笑。
衣赐履说:我天!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马屁之一!你说孙权能不喜欢诸葛恪吗?
又一次,孙权开酒会,让诸葛恪给大家依次倒酒。到了张昭面前,老张说自己已经喝高了,坚决不肯再喝,对诸葛恪说,小子,你这可不是敬老的礼节诶。孙权跟旁边又开始使坏,说,阿恪啊,你这酒司令当得合不合格,就看你能不能让张喝了这爵酒。
诸葛恪对张昭说:
当年,姜子牙九十多了,仍然统帅部队何尝言老?而如今,打仗的事儿,没有安排您前线,而品美食饮美酒,您坐在上席,怎么能说这不是敬老呢?
张昭听了,无话可说,只好干了一爵。
后来,蜀国使者前来,群臣都来会见,孙权对蜀使说:
这个小子叫诸葛恪,是你们诸葛丞相的亲侄子,这小子喜欢骑马,回去你们丞相说一声他送一匹好马来。
诸葛恪闻言,立即跪拜致谢。孙权说,马还没有送来,你谢什么呢?
诸葛恪说,蜀国不就是陛下在外头的马厩,今天有此恩诏,马是一定会送来的,我岂敢不谢恩呢!
裴松之注引《恪别传》上还记了一件事儿,挺有意思。孙权请蜀使费祎吃饭,事先对陪酒的群臣交待,等费祎到了,大家闷头儿吃菜,谁也别起来行礼。费祎到了之后,只有孙权放下筷子打了个招呼,但是群臣都埋头苦吃,就跟没看到费祎似的。费祎一看这个调调儿,知道是在弄自己,于是也调笑说:
凤皇来翔,骐驎吐哺,驴骡无知,伏食如故。
意思是,凤凰来了,麒麟就停下吃喝,但那骡子,还跟那儿傻呼呼地吃个不停。
言罢,费祎抄起一张大饼吃起来。
这几句把吴国群臣挖苦得够呛没人能给他怼回去。又是聪明哥诸葛恪起身答道:
爰植梧桐,以待凤皇,有何燕雀,自称来翔?何不弹射,使还故乡!
意思是,我们种了梧桐树啊,希望有凤凰降临。不知从哪飞来一只麻雀,叽叽喳喳叫个不停。赶紧的,拿起弹弓子,这个老家巧儿,让它哪儿来的回哪儿去
费祎一看,这是碰上对手啦。于是,放下手中的大饼,要来笔,作一首《麦赋》,诸葛恪立即作了一首《磨赋》,两篇赋写得都很好,大家都喝彩。诸葛恪实际上是说,费大使啊,你是麦子我是磨,我把你磨成粉,做他一锅大面饼,呵呵。
一次,孙权问诸葛恪,说,你和滕胤相比如何。
诸葛恪说,有的地方他比我强,有的地方他不如我。
孙权问,这话怎么
诸葛恪说,滕胤呢,跟个班儿跑个腿儿,端个茶倒个水儿,这都比我强;但要说到给陛下定个战略,出个大主意什么的,他就不如我了(登阶蹑履,臣不如胤;回筹转策,胤不如臣)。
一次,太子孙登开玩笑说,诸葛远逊,请吃马屎。诸葛恪说,太子殿下,请吃鸡蛋。孙权问,他让你吃马屎,你为何让他吃鸡蛋呢?诸葛恪说,马屎和鸡蛋都是从同一个地方出来的。孙权差点儿背过气去。
衣赐履说:这样的小故事,史书记录挺多,咱就不多讲了。个人感觉,诸葛恪是真聪明,有智,爱耍帅,喜出风头,对谁都不怵,跟他爹、他叔都不太一样。另外诸葛恪自视太高,比如自己和滕胤相比的话,就过分了。这样的性格,没掌权则已,一旦掌权,那必须是把所有人当傻子,谁的话都听不进去,身处危局而不自知。
孙权挺喜欢这小子,就想让他做点事儿,试试斤两。先让他代理节度。节度是掌管军粮的官员,上下传递的文书,各种统计报表,永远都弄不完,这种工作,一般聪明人做不了,必须是那种踏实认真细致的老黄牛来做。果然,诸葛恪不喜欢这个岗位
后来,孙权就让诸葛恪去带兵了。
东吴这地方,比不得中原地区,山野深林、未开化地区很多,这些地方的人一般称为山越或山民他们时不时就反叛。当时,丹阳郡(江苏省南京市)的山闹得比较厉害,山路险阻,山民强悍,以前也征讨过,成效不明显,官兵一来,人家躲山里去了,官兵一走,人家又出来了,很难搞定。诸葛恪多次请求到丹阳郡任职,公元234年,再次上书,计划用三年时间,把山民们都从山里弄出来,并且打算改造他们,从山民里调教出四万士兵朝臣普遍认为
丹阳地势险阻,与吴郡(江苏省苏州市)、会稽(浙江省绍兴市)、新都(浙江省淳安县)、鄱阳(江西省波阳县)四郡邻接(实际上,丹阳郡并不跟会稽相接,而跟庐江郡【皖城安徽省潜山县】相接,此处可能是史官笔误),周数千里,全是高深谷。当地人都没进过城,见到官吏,就像见到了鬼,提溜着武器,就往山里跑,宁可老死在山林之中。还有些被追捕逃亡的惯犯,也都跟山民一起逃窜。山出产铜铁,山民自己铸造兵器、铠甲。而且他们喜好练武,熟习征战,崇这帮家伙爬山越险、穿林过就像鱼游深渊、猿猴攀树一样自如。得着机会就出山抢掠,抢完就回到山里。官兵时不时对他们加以讨伐,他们战则一轰而上,败则一轰而散,从前代以来,一直没能制服他们。想要完全平复,实在是太难了
诸葛恪的老爹诸葛谨听说儿子主动申请要去丹阳,而且是为了平定山越,简直就像是挨了一记闷棍,长一声,说:
这小子如果不能使我家兴旺,就一定会让我家败灭啊恪不大兴吾家,将大赤吾族也
诸葛恪不断上书,表示一定会取得胜利,孙权就任命他为抚越将军,兼丹阳太守,让他按自己的计划行事。
衣赐履说:诸葛瑾比较保守,这样的人做官稳当、安全,但也干不了大事
诸葛恪到丹阳,就发出正式通知,让郡各自严密防守疆界,不许山民逃出已经归顺政府的山,一律设屯聚居,组织武装防卫。然后又调动部队据守险要,修缮防御工事,严令与山。等到山民的庄稼即将成熟时,下令部队抢收,连一颗粮食也不留给山民山民粮吃尽,新被官军收割,出来抢,归顺官府的百姓全都设屯聚居,各自武装,基本上是啥也抢不到。于是山民饥饿难忍,就一伙儿一伙儿出来投降。诸葛恪又下令说:
山民只要痛改前非,接受教化,都应当抚慰,迁移到外县,任何人不得对他们随意猜疑,随便拘押。
山民中有一个头目叫周遗,常年与官兵叫板,如今也撑不下去了,打算先投降,看形势再反叛。臼阳县今地不详)县长胡伉将其抓送到郡府惩办。诸葛恪认为胡伉违抗命令,下令将胡伉斩首,并上报朝廷。山民听说胡伉因随意而被诛杀,终于相信官府只是想让他们离开山区,于是扶老携幼,大批出山。诸葛恪对山民,该迁徙迁徙,该安抚安抚,该征兵征兵,果然与他计划的一样,征兵数万。诸葛恪自留一万人,其余的兵士分给手下其他将领。
孙权大为高兴,任命诸葛恪为威北将军封都乡侯,移驻庐江皖口安徽省安庆市)。
衣赐履说:讲真,诸葛恪这次平定山越,相当漂亮。但我个人感觉,诛杀胡伉的做法,有些过激,恐怕会给自己带来不可预见的危险。
公元243年,诸葛恪袭击魏国六安县(安徽省六安市),抢了一批老百姓回来。又派探子深入曹魏帝国境内,查看山川险要,打算攻打寿春(安徽省寿县),孙权认为不可。曹魏太傅司马懿率军进驻舒县(安徽省庐江县),准备攻击诸葛恪。孙权本想发兵支援诸葛恪,但望气师表示出兵必不利,于是,孙权命诸葛恪退守柴桑(江西省九江市)。
公元245年,二月,陆逊被孙权骂死了,二宫案上半场结束。
公元246年,九月,孙权任命诸葛恪为大将军,假节,屯驻武昌(湖北省鄂州市),代陆逊领荆州事。又任命陆逊的儿子陆抗为立节中郎将,屯驻柴桑。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