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三国】霸道哥诸葛恪:从高光到败亡,就在一夕之间

2022-03-29 23:45阅读:
【三国】霸道哥诸葛恪:从高光到败亡,就在一夕之间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衣赐履
上一回,我们讲了孙权临死前托孤于诸葛恪等人。聪明哥诸葛恪掌握了东吴帝国的最高权力之后,开始从聪明哥霸道哥进化
公元252年,四月,孙权病逝。
在去世之前,孙权把除了太子孙亮之外的其他三个儿子,全都打发到外地去了。封前太子孙和为南阳王,居住在长沙(湖南省长沙市);封老五孙奋为齐王,居住在武昌湖北省鄂州市;封老六孙休为琅邪王,居住在虎林(安徽省贵池市西)。
闰四月,东吴皇帝孙亮任命诸葛恪为太傅。
诸葛恪认为,亲王不应居于沿江
军事要塞之地,于是就下令齐王孙奋迁徙到豫章江西省南昌市),琅邪王孙休迁徙到丹阳江苏省南京市)。但孙奋不肯搬家多次触犯法律甚至对朝廷使者表示,本王就是不听禁令,你们能把老子怎么样!
诸葛恪给孙奋写了一封,大意是
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诛杀个把诸侯王,那是很正常的事儿,你哥哥鲁王孙霸就是例子。王爷您如果背弃先帝的教导,做出对朝廷不利的事情来,到时,作为东吴帝国的首席执行官,我宁肯辜负您,也不敢辜负先帝的遗诏。所谓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该说的我都说了,王爷您自己看着办吧。
此信写得很长,行文极为犀利,孙奋看过之后,发现诸葛恪不像是说着玩儿的,赶紧夹起尾巴,搬到南昌(豫章郡郡政府所在县,江西省南昌市去了
衣赐履说:这封信充分显示出诸葛恪的霸道本色。不仅王爷对他愤恨,很多大臣可能也在看他表演。把儿子们外放到何处,是孙权几个月前下的命令,现在,孙权刚死,身体还没凉透,你就对王爷们下手,有点过了吧?当然,发号施令,本无可厚非,关键是,诸葛恪你在朝里有多少人?谁是你的朋友,谁是你的敌人?辅政班子成员是不是真的服你?你的根子扎牢了吗?……这些问题都搞不清楚,就学着别人做权臣,是要出问题的。
当初,孙权在巢湖修筑东兴堤(安徽省合肥市巢湖东南),后来进攻淮南不利,就把船只都停泊在巢湖,东兴堤也就闲置了
本年(公元252年十月,诸葛恪重新筑大堤,连结东西两座山,山上各自筑城,派将军全端守西城,都尉留略守东城,各领千余名战士,诸葛恪率军返回建康
十一月,曹魏政府下令,兵分三路,进攻吴国。十二月,征南大将军王昶(时在新野,河南省新野县)进攻南郡(湖北省江陵县),镇南将军毌丘俭时在安城,河南省正阳县东北进攻武昌,征东将军胡遵、镇东将军诸葛诞时二人皆在寿春率七万大军攻打东兴。
十二月十九日,诸葛恪率四万,日夜兼程,救援东兴。胡遵等人命部队搭建浮桥渡水,陈兵于大堤之上,分兵攻打东西两城,山高城固,一时未能攻下。诸葛恪派冠军将军丁奉、吕据等人为前锋。
丁奉对诸将领说:
现在部队行进太慢,如果魏占据有利地,就对付了,还是由我率一支部队突击前进,以解燃眉之急
于是,丁奉亲自率三千人先行,风好帆满,两天到达东关(安徽省含山县西南),随即占据了东关东面的徐塘。此时漫天飘雪,天寒地冻魏军将领正在聚会饮酒。丁奉见魏军前部兵力少,就手下将士鼓劲儿,,兄弟们,封侯赏爵,在今日!随后,下令士兵都脱下铠甲,丢掉长矛大戟,只戴着头盔,手持大刀和盾牌,沿着堤堰而上
军远远看见都大笑不止,根本没把吴军放在眼里。吴军将士爬上大堤,立即击鼓呐喊,杀向魏军前部营垒,不久,吕据等人也相继赶到魏军惊恐万状四散奔逃,争相抢渡浮桥。这浮桥哪经得起这么折腾啊,几下子就给弄断了,魏军兵士只好跳入水中,互相扯拽逃跑。魏军前部督韩综、乐安郡(山东省邹平县东北苑城乡太守桓嘉等都被斩杀,兵士死者数万人。韩综是前昭武将军韩当的儿子,投降了魏国,多次率魏军骚扰吴国边境地区,孙权一提起他,就恨得咬牙切齿诸葛恪命人砍下韩综首级,送回建业孙权庙,以告慰孙权在天之灵
吴军缴获魏军的车辆、牛马、骡驴等都数以千计,辎重武器,堆积如山,敲锣打鼓,凯旋而归。
衣赐履说:诸葛恪作为东吴帝国的首席执行官,与魏国的第一仗就取得辉煌胜利,为自己赢得巨大的声望,人生达到了顶峰
当然,顶峰就意味着,该下坡了
公元253年,年初,魏国光禄大夫张缉对大将军司马师说诸葛恪虽然获得了胜利,但离被诛杀却不远了。
司马师说,为什么?
张缉说声威震主,功盖全国,想要不死,还可能吗?
衣赐履说:张缉的女儿是魏帝曹芳的皇后。我看到张缉这句话的时候,第一反应不是诸葛恪要死了,而是感觉这位张缉恐怕命不久矣。为什么呢?司马懿、司马师父子,哪个不声威震慑其主?张缉你对别人说这话也就罢了,居然敢对司马师说,不是找死是什么
二月,吴国大军自东兴返回。东吴皇帝孙亮进封太傅诸葛恪为阳都侯,兼任荆州、扬州牧,都督中外诸军事。
诸葛恪发现,打仗也就那么回事儿,魏军不过尔尔,照这个势头儿下去,用不了几仗,洛阳就拿下了!于是,太傅诸葛恪决定再次向魏国开战。
满朝大臣全都认为出兵太过频繁,将士疲惫,大家轮翻劝谏,但诸葛恪听不进去。中散大夫蒋延见到诸葛恪就苦口婆心地劝搞得诸葛恪看见他就烦,叫几个战士把他起来扔到了宫外
大家都反对,诸葛恪有些纳闷,为什么这帮家伙都没有进取心呢?于是,他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做大家的思想政治工作。文章说:
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做君主的不致力于平定天下,却只想把此事留给后人的,从古至今就没出现过。过去,秦国只有关西之地,尚且能吞并六国。如今魏国的土地数倍于秦国,吴国和蜀国加起来不及六国的一半,但直到现在,我们依然能够与魏国抗衡,为什么呢?因为曹操时期的兵众,到现在已经基本上打完了,而后来出生的人还没有长大(这话乍一听很有道理,实际上纯属鬼扯。曹操都死了三十多年了,诸葛恪居然还能说出后生者未悉长大这样不着边际的话,我读这一段的时候,愕然良久。现在,正是魏军兵力微弱之时,再加上不久前司马懿诛杀了王凌之后紧跟着自己也死了,他的儿子幼弱却专擅朝政(其子幼弱,而专彼大任),虽有谋,却不能任用(讲真,我看到此处,简直无语了。你嘴大也不能这么胡说啊!司马师生于公元208年,本年已经四十六岁了,竟然被诸葛恪视为幼弱之辈!诸葛太傅,您说的是中文吗?。如我们前往讨伐,正是他们厄运到来之日。圣人顺随时势,指的正是今天的这种情况顺着诸葛恪的逻辑,他已经把自己和圣人拉齐了。如果一味顺从众人的想法,只知苟且偷安,认为倚仗长江天险可世代保而看不到魏国形势的变化,安于现状,不谋长远,这是我一直为之难过叹息的原因。我诸葛恪本没有才能,但身负托孤重责,如果不能为国家开拓疆土,岁月易逝,俯仰之间,年华老去,而敌人则越来越强大,即使我自杀以谢罪,又有茄子用呢!我听说有些人认为百姓贫困,应当休养生息,典型的没有大局观的表现以大局观来压人,是政治人物的惯用手法)。当年,汉高祖刘邦已经得了三秦之地,为什么他不闭关守险自娱乐,却偏偏要全力攻打项羽呢?他的身体多次受伤,甲胄生满了虱子,将士们饱受困苦,难道他就愿意天天枪林弹雨,他就不知道享受生活吗这是因为,他知道,楚汉势难两立,有一方必须要败亡。我最近又仔细研究了家叔(诸葛亮)的几篇学术论文,他对如何与曹魏争胜作出了深刻的判断,让我不由喟然长叹啊!天天睡不着觉,辗转反侧,就是在考虑这些事情,故而,借此机会陈述我的浅见。
衣赐履说:诸葛恪的雄文一出,就没有人再敢提出异议了,更多的人,则是等着看他的笑话当你的领导以正式公文的形式告诉所有人,四十六岁的司马师是一个巨婴的时候,你觉得,你的领导和司马师,哪个才是巨婴?
诸葛恪本年五十岁,到目前为止,从史书记录上来看,他还没有过挫折他所有的经验都是成功的经验,他没有任何失败的教训。这,就很恐怖。因为,他会认为别人的失败,都是智商问题,所有总结出的失败原因,都是借口
太常滕胤是和诸葛恪一同接受托孤的大臣,也是孙权的女婿,他对诸葛恪说:
您接受象伊尹、霍光那样的辅佐君王,内安定朝廷摧败强敌,名震海内,天下万众之心,普遍希望蒙受您的恩德,好生休养。现在,劳役本就繁重,打算兴兵出征,不仅人民疲惫,而且敌人也有了防备。如果攻城而不能破,掠地而无所得不但之前的胜利全都付诸东流,而且会招致批评责备。依我的浅见,不如先按兵不动,让军队得以休养,然后等待敌人出现疏漏,再行雷霆一击再说,出兵远征,国之大事,只有依靠众人才能成功,如果大家都不愿打仗,您独自一人,能够安然处之吗
滕胤和诸葛恪是亲家,诸葛恪耐着性子听完老滕的教诲,说:
众人说不可出兵,但他们都没什么具体计划,不过是心怀苟且偷安的思想罢了。现在,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