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五月初五为中国民间端午节。“端”在古汉语有开头、初始之意,“端五”也就是“初五”。农历的正月为寅月,按地支顺序推算,第五个月正是“午月”,而午时又为“阳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阳”。午,古人与“五”通用,故端午与端五同义。又因其月日数相同,人们又称端午节为“重五节”或“重午节”。在古代,端午节又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女儿节、地腊节等二十多种称谓。
天中节此名称根据阴阳术数而来。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熙朝乐事》:“端午为天中节,是因为午日太阳行至中天,达到最高点,午时尤然,故称之为天中节”。
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五月采摘兰草盛行以兰草汤沐浴、除毒之俗。屈原《九歌•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云“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此俗流传至唐宋时代,又称端午为浴兰之月。故又名浴兰节。
端午节亦是“祛病防疫'的节日。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邪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
汉代人认为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且有“不举五月子”之俗。《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即五月五日所生的婴儿无论是男或是女都不能抚养成人。一旦抚养则男害父、女害母。甚至出现了“五月到官,至免不迁”“五月盖屋,令人头秃”等说法。这一习俗至迟从战国开始流行迄至汉代盛行不衰。此俗在汉人王充的《论衡》、应劭《风俗通》以及《后汉书》中多有记载。《史记》即有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的记载;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端午时节及节后,气候炎热,蝇虫飞动,毒气上升,疫病萌发。此时古人以饮雄黄酒、佩戴香包来驱邪解毒。《清嘉录》记载:“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饮之,谓之雄黄酒。”即在酒里加上雄黄。雄黄,橘红色,可入药解病毒。雄黄酒是端午节的美酒。小孩不能喝,大人就用手蘸酒在小孩面庞耳鼻手心足心涂沫
天中节此名称根据阴阳术数而来。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熙朝乐事》:“端午为天中节,是因为午日太阳行至中天,达到最高点,午时尤然,故称之为天中节”。
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五月采摘兰草盛行以兰草汤沐浴、除毒之俗。屈原《九歌•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云“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此俗流传至唐宋时代,又称端午为浴兰之月。故又名浴兰节。
端午节亦是“祛病防疫'的节日。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邪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
汉代人认为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且有“不举五月子”之俗。《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即五月五日所生的婴儿无论是男或是女都不能抚养成人。一旦抚养则男害父、女害母。甚至出现了“五月到官,至免不迁”“五月盖屋,令人头秃”等说法。这一习俗至迟从战国开始流行迄至汉代盛行不衰。此俗在汉人王充的《论衡》、应劭《风俗通》以及《后汉书》中多有记载。《史记》即有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的记载;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端午时节及节后,气候炎热,蝇虫飞动,毒气上升,疫病萌发。此时古人以饮雄黄酒、佩戴香包来驱邪解毒。《清嘉录》记载:“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饮之,谓之雄黄酒。”即在酒里加上雄黄。雄黄,橘红色,可入药解病毒。雄黄酒是端午节的美酒。小孩不能喝,大人就用手蘸酒在小孩面庞耳鼻手心足心涂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