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山海經·南次二經1》

2018-11-09 15:03阅读:
【南山經·8】:又東三百里曰青邱之山。其陽多玉。其陰多青雘。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有鳥焉。其狀如鳩。其音若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英水出焉。南流注于即翼之澤。其中多赤鱬。其狀如魚而人面。其音如鴛鴦。食之不疥。
【经典释文】:蠱毒是腹中食物之毒。《說文》:云“疥,搔也”。九尾狐是夏人一个古老的傳說,但是依我看夏人至少有九尾狐傳說具備三重意義:一是夏人的氏族首领是系一袭皮裘,腰间横系一条九尾狐皮饰;二是牦牛两侧泥障常被理解为许多的尾巴。三是據《夏小正》夏王的每年九月向王室發放裘皮衣《豳風·七月》為“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皮衣一般後腰有半圈十多根的狐皮或者狐尾,既代表狩獵的武力,也代表了王的威望。九未必是實數九。

【南山經·9】:又東三百五十里。曰箕尾之山。其尾踆于東海。多沙石。汸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淯。其中多白玉。
【經典釋文】:
鵲山直線向東,終點是一座大湖,這個大湖遠古稱雲夢大澤。凡鵲山之首自招搖之山以至箕尾之山。凡十山二千九百五十里。其神狀皆鳥身而龍首。其祠之禮毛。用一璋(半圭為璋)。瘞,薶也。糈用稌米,祀神之米名。此兩字發音因不同方言不一。糈,江東發先呂反。稌,稌稻也。它覩反。糈或發音作疏。郝懿行認為是“糈或作疏,非也”。我認為“糈、疏”均是在流傳略有區別的方言音。白菅為席是將祭祀用的糈、稌米、一璧和稻米以白菅草、一璧、稻米、白菅爲墊席。懿行案:“鵲山雖標最目,其文俄空。當有闕脫。”對郝懿行的這個結論我有自己的見解。此地之空,實因為是當時洪澤湖和洞庭湖還是一個聯通的大湖尚未分開,該湖為八百里見方。可見它的大和空。參見拙文《何處遠古雲夢澤》P816《殷商甲骨文本訓》黃山書社2015年.
【南次二經】:南次二經之首曰秬山。西臨流黃,北望諸[從囟從比],東望長右,英水出焉,西南流注于赤水。其中多白玉,多丹粟,有獸,有距。其陰如狗吠,其名曰狸力,見則其縣多土工,。有鳥焉其狀如鴟而人手,其音如痺,其名曰鴸,其名自號也。見則其縣多放士。
【經典釋文】:秬山可以理解為秬山,也可以理解為柜山。從寧夏地形圖看,這個柜山可以判定是寧夏西部的海拔2955米的關門山。關什麼門,當然是關柜山的門,有柜則必定有門,有門就必然要開關。從這一點證明柜山不能叫秬山,而只能叫做柜山。
西臨流黃,在這裡流黃就是流黃酆氏之國。北望諸[從囟從比],這又是一個難解的癥結。要搞清楚“北望諸[從囟從比]”,就必須搞清楚身在何處?看見了什麼,進而進一步解開這個癥結。此時觀察者是置身南次二經的首山寧夏南部的最高點的關門山。他看見了什麼?打開一張寧夏的地形圖就可以豁然開朗。他看見的是由北向南的一條條的溝壑平北望諸[從囟從比]行地向北遠去。當然這種溝壑的遠去也可以是一條條的平行的水流由腳下流向遠方。這種“北望諸[從囟從比]”現象在《山海經》中多次出現。猶如人站在手背上看著五個手指延伸向遠方,或者看著五條河流從腳下漸漸地遠去。東望長舌。長舌又是什麼?這裡的長右是一連串的訓詁上的錯誤。長右就長石。《廣韻》將長右作長舌就是夏方言入聲。東望長右為何意呢?東望長右就是東望長石的形訛。英水出焉,它流進了西南方地勢較低的赤水。這也證明柜山應該是關門山。

【经典释文】:《南山經》漏記了一座山名僅存九座。畢沅有注曰:右南山經古本爲第一篇。東漢劉秀所合也。原文此段難度愈發較大,這裡我試考證如下。二經之首的秬山又稱巨山。柜山和秬山為形訛。巨為音誤。請注意東南西北四面的限制,南次二經之首曰秬山。西臨流黃。北望諸[從囟從比]。東望長舌。英水出焉。”分析原文可知這座秬山朝南。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