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南次二經4

2018-11-21 16:05阅读:
【南次二經1】:南次二經之首曰秬山。西臨流黃,北望諸[從囟從比],東望長右,英水出焉,西南流注于赤水。其中多白玉,多丹粟,有獸,有距。其陰如狗吠,其名曰狸力(多版本不同),見則其縣多土工。有鳥焉其狀如鴟而人手,其音如痺,其名曰鴸,其名自號也。見則其縣多放士。
【經典釋文】:秬山可以理解為秬山,也可以理解為柜山。從寧夏地圖看,這個柜山我判定是它就是寧夏西部的海拔2955米的關門山。關什麼門,當然是關柜山的門,有柜則必定有門,有門就必然要開關。從這一點證明柜山不能叫秬山,而只能叫做柜山,北半部是一個盛滿大大小小山的大櫃子,有關門山就會有關門山。
西臨流黃,在這裡流黃就是流黃酆氏之國。北望諸[從囟從比],這又是一個難解的癥結。要搞清楚“北望諸[從囟從比]”,就必須搞清楚觀察者身在何處?他看見了什麼,從而進一步解開這個癥結。此時觀察者是置身南次二經的首山寧夏南部的最高點的關門山。他看見了什麼?打開一張寧夏的地形圖就可以豁然開朗。他看見的是平行伸出的由北向南的一條條的溝壑。北望諸[從囟從比]大致平行地向北延伸。當然這種溝壑的遠去也可以是一條條的有水的且平行的水流由腳下流向漸行漸北。這種“北望諸[從囟從比]”現象在《山海經》中多次出現。猶如人站在山頂的位置看著五個手指延伸向遠方,或者看著五條近似平行河流從腳下漸漸地向北。
東望長舌。長舌又是什麼?這裡的文中的長右是一連串的訓詁上的錯誤導致的。首先當時是不存在“右”這個字的,原因是當時左右兩字未分。所以長右就是長石,是一個形訛。《廣韻》將長右作長舌是採集了夏方言(入聲)。這一點必須引起我們重視,例如在流黃酆氏之國在夏前就有夏人定居在沙漠,恰好證明《淮南子·氾論訓》的“夏桀殷紂之盛,人跡所至,舟車所通,莫不為郡縣。”因為這是一個口語的證明材料:東望長右為何意呢?東望長右就是東望長石的形訛,也就是東望長舌的夏(方言)發音。遠古流黃酆氏之國的繁茂在中原不是常例,因為這裡具有一個三百里見方的廣闊平原。英水就發源自這裡,它流進了西南方地勢較低的赤水。這也證明柜山應該是關門山。可見南山二經諸山正好穿過寧夏中部將其劃成兩半,其北邊就是流黄酆氏之国,而南半邊是寧夏廣茂的山川,它的最高點就是關門山。寧南是山巒密佈的山區,當
山區的禺(一種猴子)亂蹦亂竄時就可能發大水了。動物的這種習性是相通的,預示將要發大水了。

【经典释文】:在研究《山海經》尤其是研究《山經》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山和經之間的關係,注意山和山之間的關係。例如本章經《南次二經》第四座山是羽山,大家都知道大禹的父親鯀是被堯殛于羽山的《南次二經》從《南山經》,這兩經都經過羽山附近。郭注:“今東海祝其縣西南有羽山,即鯀所殛處計其道理不相應,似非也。”《南山經》經由寧夏南部也是這個道理。所以我認為此羽山就是彼羽山,大禹的父親就是被堯殛于《南次二經》第四山的。
《南山經》流傳至今,只是漏記了一座山名僅存九座。畢沅有注曰:右南山經古本爲第一篇。東漢劉秀所合也。原文此段難度愈發較大,這裡我是嘗試考證如下。南二經之首的秬山又名巨山。曰長右之山。無草木,多水,有獸焉,其狀如禺而四耳。其名長右,其音如吟,見則郡縣大水。柜山和秬山為形訛。巨為音誤。請注意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地理的限制,南次二經之首曰秬山。西臨流黃是騰格里沙漠。北望諸[從囟從比]見寧夏地形圖。東望長舌,長舌即是夏方言的長石的夏方言入聲。分析原文可知這座秬山面朝南。所以關門山門向南。英水出焉,西南流入赤水河。”崇吾之山就是遠古瀆山,是《史記》所在的遠古名山之一。關門山位于崇吾之山的東北方位,所以這個觀點有說服力。瀆山就是遠古的崇吾之山。
崇吾反切為瀆,故為瀆山。
【南次二經·2】:東南四百五十里,曰長右之山,無草木。多水。有獸焉。其名長右。其音如吟。見則郡縣大水。
【經典釋文】:寧夏南部的山多為連綿的石山。這裡的“其狀如禺而四耳”中禺有四耳可能是一種遠距離觀察。東南四百五十里。注意這個東南四百五十里,是東南方向,斜向伸向太湖的南邊,這對路徑判斷很重要,否則地點有差。古太湖又稱震澤或揚州藪。四耳暫闕如。《廣韻》引此經,作長舌,方言音訓為長石之山。因此山有獸故因山得名長右。所以它和《南次二經》的首山可以是同名。這種長達幾百里的“長山”在寧夏尤其是在寧夏的南部隨處可見。該長石之山一般為連綿數百里的石山,實質是豐富的礦石——長石。

【南次二經·3】:又東三百四十里曰堯光之山。其陽多玉。其陰多金。有獸焉其狀如人而彘鬛。穴居而冬蜇。其名曰猾褢。其名曰猾褢。其音如其音如斲木。見則縣有大繇。
【經典釋文】:寧夏的南部幾乎覆蓋了這樣的山。“其音如斲木。見則縣有大繇。”其中的大繇,是大疫(音訓同音)的意思。猾、褢音滑、懷。
【南次二經·4】:又東三百五十里曰羽山。其下多水。其上多雨。無草木。多蝮蟲。
【經典釋文】:羽山位于《南次二經》西與《西山經》相交,東與今天的東海相銜接,但是那時名字不叫東海。那時的東海叫做雲夢澤排名第四。我認為應該是堯殛鯀伯的羽山所在。學者郝懿行認為此處的羽山不是堯殛大禹之父的羽山。我認為應該是。一是堯殛崇伯鰥就發生在上述《南山經》地區,且本經第三座山名為堯光之山。本山名羽山下多水,上多雨。當時殛鯀之處。但是據郝懿行考證堯殛鯀之處當在此地以南(禹貢),但是羽山以南據我的考證正是當時的云夢湖,殛鯀無論地理和環境都很貼切。堯殛鯀當在黃河南河和雲夢澤之間的某地。總的方向是由西向東。在這樣的水文環境中,又有大禹這樣的氏族和全氏族的好水性,鯀不死才是正常的。這就回答了《離騷·天問》屈原提出的諸多有關大禹父子的問題。
【南次二經·5】:又東三百七十里曰瞿父之山。無草木。多金玉。
【經典釋文】:南次二經的地理特點較為相似。本段的學術觀點是:形聲造字是最後一種造字。所以“《玉篇》《廣韻》”等偏旁之字多是形聲之字。其偏旁多為後人所加。這裡的瞿父之山是“去父之山”的諧音,“去父”意為離開父親,大禹在這裡與父親生離死別,意為大禹從此離別父親,也意味著大禹的在政治上的脫穎而出。其實其父未必就死了。也許是隱居起來了。
【南次二經·6】:又東四百里曰句餘之山。無草木。多金玉。地理特點同5.
【經典釋文】:東西一千余里地理特點基本類似:無草,無木,多雨,多水,多金,多玉。(四版全有)
【南次二經·7】:又東五百里曰浮玉之山。北望具區。東望諸[從囟從比]。有獸焉。其狀如虎而牛尾。其音如吠犬。其名曰彘。是食人。苕水出于其陰。北流注于具區。其中多鮆魚。
【經典釋文】:鮆化魚俗稱鮆魚,這裡我們又一次看見一種常見的定位方法。就是將目標物的東南西北四個點定位的方法。猶如南次二經定位柜山的方法。這種發現的定位可以是三個方向,也可以是兩個方向,最多是四個方向。我把它稱為方位定位法。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