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禅一,药师法门,佛祖也生病,佛教不排斥生病吃药

2010-06-28 18:53阅读:1,087
禅一,药师法门,佛祖也生病,佛教不排斥生病吃药

有身必有病,释迦牟尼佛也曾有过病患。《大智度论》卷十一说:“佛人中生,受人法,寒热生死与人等。”
现在的问题是,生病后,应不应当求医问药。这使很多修行者发生了困惑。因为有些附佛外道打着佛教的旗号,不准生病的信徒看病吃药,使许多人误认为佛家排斥医药。
禅一,药师法门,佛祖也生病,佛教不排斥生病吃药
其实,佛教从不排斥医药,而且释迦牟尼佛生病时,带头求医问药。《四分律》卷第四十有如下的记载:“尔时世尊患水,语阿难言:‘我患水,欲得除去。’时阿难闻世尊言,往王舍城,至耆婆所语言:‘如来患水欲得除之。’尔时耆婆,与阿难俱往佛所,头面礼足却住一面,白佛言:‘如来患水耶?’佛言:‘如是。耆婆,我欲除之。’” 世尊是佛的十大名号之一。释迦牟尼佛患水大病,请耆婆医治。耆婆是古印度神医,有如我国的扁鹊。
禅一,药师法门,佛祖也生病,佛教不排斥生病吃药
《十诵律》卷三十八记载了另一个事迹:“时世尊患风脊痛。时药师教言:‘酥油涂身,涂身已,槽
盛暖水入中卧。’佛语阿难:‘暖水著槽中持来。’阿难受教,槽盛暖水来。时佛酥油涂身入中卧。卧已病得除愈。佛以是事集比丘僧,语诸比丘:‘从今听若有风病以酥油涂身暖水中卧。’”
医药是早期教团所受的重要供养之一,与衣服、饮食、卧具等合称四事供养,为比丘日常生活中的四种必需品,其重要程度可见一斑。医药既然不可或缺,正确用药就显得至关紧要。释迦牟尼佛非常关心弟子的健康,结合僧团的特点,广泛传授合理用药及自我保健的方法,并制定相关的戒律,进行规范。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卷第一中记载,佛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见诸比丘身体痿黄,羸瘦憔悴,困苦无力,遂让比丘服食杂药。诸比丘并于时(午前)服,非时(午后)不服,可是仍然身体衰弱,羸瘦无力。“尔时佛告阿难陀,我今为诸苾刍(比丘),开四种药:一时药,二更药,三七日药,四尽寿药。”
时药,指五嚼食、五啖食、时食、时浆等。系日日为新,由早晨至日中皆可食。
五嚼食。嚼,咬嚼之义。又作五种佉阇尼、五种珂但尼,意译作五不正食。指根、茎、花、叶、果等,或指枝、叶、花、果、细末磨食等。
五啖食。啖,含啖之义。又作五种蒲阇(膳)尼,意译作五正食。指饭、麦豆饭、糗、肉、饼等,或指糗、饭、干饭、鱼、肉等。
时食,一般指正当时间内的进食。在这里,时食指蔓菁根、葱根、藕根、萝卜根、治毒草根等具体的食物。佛家有过午不食的传统,出家生活规定仅限于早晨至正午之间可以进食,过午以后进食乃被禁止,称为非时食。过午不食被认为有益于健康,《中阿含经》卷五十一载,“佛游迦尸国,与大比丘众俱,游在一处,告诸比丘:***一食,日一食已,无为无求,无有病痛,身体轻便,气力康强,安隐快乐。汝等亦应日一食。”
时浆,浆类,指一切之果汁、粉汁、乳、酪、浆等。
更药,指自朝至初更得服的八种浆药。更药者,昼日应饮,如其至夜,但齐初更,过斯不应饮用。
此乃对病而设,系于时外服之。这八种浆药是:
(一)招者浆。招者,亦名颠咀梨。角同皂荚,其味如梅。角宽一两指,长三四寸。时人镇食。
(二)毛者浆。毛者,即熟芭蕉之果实。以少胡椒粖,安在果上,手极捼之,皆变成水。
(三)孤落迦浆。孤落迦,一种枣,无甜者,状似酸枣。
(四)阿说他子浆。阿说他子,即菩提树之子。
(五)乌昙跋罗浆。乌昙跋罗,其果大如李子。
(六)钵噜洒浆。钵鲁洒,其果状如蘡薁子,味亦相似。
(七)蔑栗坠浆。蔑栗坠即葡萄果。
(八)渴树罗浆。渴树罗,状如小枣,甜而且涩,树多独立。
七日药,为疗病所用之酥、油脂、生酥、蜜、石蜜等五药,限于患病后七日内服之。
油脂、酥、蜜等为古印度治病的重要药材,又称为三大良药。
《增壹阿含经》卷十二记载:“世尊告诸比丘,有三大患。云何为三?所谓风为大患,痰为大患,冷为大患,是谓。比丘,有此三大患,然复此三大患有三良药。云何为三?若风患者酥为良药,及酥所作饭食;若痰患者蜜为良药,及蜜所作饭食;若冷患者油为良药,及油所作饭食。”
《摩诃僧祇律》卷十中说:“若风病者,当用油脂治;热病者当用酥治;水病者,当用蜜治;杂病者,当尽用上三种药治。”石蜜,又称乳糖、白雪糖,即冰糖,出产于益州(四川)及西戎。用水、牛乳汁、米粉和沙糖煎炼作成饼块,黄白色而坚重。主治心腹热胀,滋润肺气,助益五藏津。
《正法念处经》卷三载:“如甘蔗汁,器中火煎,彼初离垢,名颇尼多。次第二煎,则渐微重,名曰巨吕。更第三煎,其色则白,名曰石蜜。”
尽寿药,指根茎叶花果,此于一生中皆可服食。复有五种胶药,五种灰药,五种盐药,五种涩药。
根药,指香附子,菖蒲,黄姜,生姜,白附子等。
茎药,包括栴檀香药,葛柏木,天木香,不死藤,小柏等。
叶药,即三叶。指酸菜婆奢迦叶,纴婆(栋木),高奢得枳等。
花药,包括婆舍迦花,纴婆花,陀得鸡花,龙花,莲花等。
果药,包括诃黎勒果,庵摩勒果,鞞醯得枳果,胡椒,荜茇等五药。诃黎勒,又作诃梨勒、诃利勒、呵利勒、呵梨勒、诃梨怛鸡、呵梨得枳、贺唎怛系、诃罗勒等,又曰诃子,大如枣大,其味酢苦。《金光明最胜王经除病品》称:“诃梨勒一种,具足有六味,能除一切病,无忌药中王。”
五种胶药,指阿魏(又作阿虞、阿魏药。产于北印度、伊朗等地之大草本植物“兴渠”,若截断其茎枝,断口处即渗出汁液,待凝固后供作药用,此药即称为阿魏,可杀小虫、除恶臭,然于人无害,类似今之樟脑),乌糠(娑罗树出胶),紫矿(树枝上出汁),黄蜡(蜜中残出),安悉香(树胶)。
五种灰药,指[麩-夫+廣]麦灰,油麻灰,[麩-夫+廣]麦[麦*弋]灰,牛膝草灰,婆奢树叶灰。
五种盐,指乌盐,赤盐,白石盐,种生盐,海盐。
五种涩药,指阿摩罗木(庵没罗、芒果),楝木(纴婆),赡部木(阎浮树),尸利沙木(夜合、何首乌),高苫薄迦木(俱奢摩)。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