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说法是因县境内五台山得名。更为准确来说,五台山位于其境东北。因为五台山实际跨了五台县和繁峙县,小部分代县、定襄县和河北省阜平县,周围五百余里。中心地区是台怀镇——个人觉得这个地名起得太好了,不知是否有将五台山“坐拥怀中”之意。
《名山志》载:“五台山五峰耸立,高出云表,山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五台山,顾名思义,自然是有五个台,分别为东、南、西、北、中五座台顶(山峰),环绕而成。最低处海拔仅624米,最高处北台顶海拔3060米(有说3050米),垂直落差巨大。其最高峰素有“华北屋脊”的美称。据司机介绍,五台山也叫“清凉山”,乃避暑胜地。传说,这块能消暑降温的清凉石还是跟东海龙王借来的呢。除非大朝台(朝圣),五台中的南台一般人不去。
五台山为文殊菩萨的道场。自东汉起建庙,历时2000年,始终为著名的佛教圣地。但,我们此行目地并未以灿烂辉煌的五台山为重点,而是心心念念着五台县境内的中华瑰宝、两座唐代建筑——南禅寺与佛光寺。
南禅寺
位于李家庄,(推算)建于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以前,距今已有1240余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殿内西平梁下墨书题记,“因旧名时大唐建中三年岁次壬戌月居戊申丙寅朔庚午日癸未时重修殿法显等谨志”(图7),此为推算其建造年代的重要依据,比佛光寺东大殿早7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