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五台县|山西古建之旅(3)

2025-03-07 20:15阅读:1,076
五台县|山西古建之旅(3)

主流说法是因县境内五台山得名。更为准确来说,五台山位于其境东北。因为五台山实际跨了五台县和繁峙县,小部分代县、定襄县和河北省阜平县,周围五百余里。中心地区是台怀镇——个人觉得这个地名起得太好了,不知是否有将五台山“坐拥怀中”之意。
《名山志》载:“五台山五峰耸立,高出云表,山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五台山,顾名思义,自然是有五个台,分别为东、南、西、北、中五座台顶(山峰),环绕而成。最低处海拔仅624米,最高处北台顶海拔3060米(有说3050米),垂直落差巨大。其最高峰素有“华北屋脊”的美称。据司机介绍,五台山也叫“清凉山”,乃避暑胜地。传说,这块能消暑降温的清凉石还是跟东海龙王借来的呢。除非大朝台(朝圣),五台中的南台一般人不去。

五台山为文殊菩萨的道场。自东汉起建庙,历时2000年,始终为著名的佛教圣地。但,我们此行目地并未以灿烂辉煌的五台山为重点,而是心心念念着五台县境内的中华瑰宝、两座唐代建筑——南禅寺与佛光寺。
南禅寺
位于李家庄,(推算)建于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以前,距今已有1240余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殿内西平梁下墨书题记,“因旧名时大唐建中三年岁次壬戌月居戊申丙寅朔庚午日癸未时重修殿法显等谨志”(图7),此为推算其建造年代的重要依据,比佛光寺东大殿早75年。

五台县|山西古建之旅(3) 五台县|山西古建之旅(3)
五台县|山西古建之旅(3) 五台县|山西古建之旅(3)
其位置偏,规模小,是五台山台外一座不起眼的小庙,因而县志中并无记载,故躲过了唐武宗会昌灭佛,得以保存。其大殿坐北朝南,为唐代遗构,无内柱,单檐九脊顶,多种木构技法已成孤例。这座建筑于1953年被发现,经过22年的保护修缮工程,在1975年完工。在1974年的维修工程中,前檐、门窗参照佛光寺进行了“唐式复原”,所谓“恢复了唐代建筑原貌”。而今天所见瓦顶鸱尾的样式选择在当时更是争议最大。

五台县|山西古建之旅(3)photo by 虎鲸 五台县|山西古建之旅(3) 五台县|山西古建之旅(3) 五台县|山西古建之旅(3) 五台县|山西古建之旅(3)
佛坛原有17尊唐代泥彩塑,现存14尊,3尊于1999年被盗。即,前端空置的莲花台上原有两位供养菩萨,以及文殊菩萨前的原本牵引青狮的扶霖。2011年大殿内角落摆放的一个北魏金刚宝座石塔被盗。

五台县|山西古建之旅(3) 五台县|山西古建之旅(3) 五台县|山西古建之旅(3) 五台县|山西古建之旅(3) 五台县|山西古建之旅(3) 五台县|山西古建之旅(3) 五台县|山西古建之旅(3) 五台县|山西古建之旅(3) 五台县|山西古建之旅(3) 佛光寺
位于豆村,建于唐宣宗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扬名天下。在唐朝时期就是五台山的“十大寺”之一,出现在敦煌莫高窟第61窟的壁画《五台山图》中。会昌灭佛年间,原32米高弥勒大阁被毁,仅北齐祖师塔幸存。

五台县|山西古建之旅(3) 五台县|山西古建之旅(3) 五台县|山西古建之旅(3) 五台县|山西古建之旅(3) 五台县|山西古建之旅(3) 后原址重建,现存东大殿为长安佛教女弟子宁公遇布施重建。这个名字在参观时很重要,注意观察。在殿前的唐代经幢及殿内北次间四梁题记,均提到了“都送供女弟子宁公遇”。完整书,“功德主故右军中尉王、佛殿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宁公遇”。另一依据为,殿内板门上唐代墨书题记,“重建于唐大中十一年”,还有唐咸通七年(公元866年)游人的墨书。

五台县|山西古建之旅(3) 五台县|山西古建之旅(3) 五台县|山西古建之旅(3) 五台县|山西古建之旅(3) 五台县|山西古建之旅(3)
大殿坐落在向西的山坡上,坐东朝西,故称之为“东大殿”,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唐代木构建筑。从第一个平台(北侧是金构文殊殿,南侧为明代重建伽蓝殿),到第二个平台,建有类似窑洞的跨院,直至攀爬一段相当陡峭的高台,就来到了东大殿所处的第三平台之上。大殿匾额“佛光真容禅寺”写于明代万历年间。大殿佛坛共35尊塑像,33尊为唐代彩塑,五尊主像为“华严三圣”。居中为释伽牟尼佛,右侧是弥勒佛,左侧为阿弥陀佛。


五台县|山西古建之旅(3) 五台县|山西古建之旅(3) 五台县|山西古建之旅(3) 五台县|山西古建之旅(3) 五台县|山西古建之旅(3) 五台县|山西古建之旅(3) 五台县|山西古建之旅(3) 五台县|山西古建之旅(3) 五台县|山西古建之旅(3) 五台县|山西古建之旅(3) 五台县|山西古建之旅(3) 五台县|山西古建之旅(3)
1937年,梁思成、林徽音等人在找到佛光寺时万分欣喜,“此不但为本社多年来实地踏查所得之唯一唐代木构殿宇,实亦国内古建筑之第一瑰宝”。佛光寺集唐代建筑、塑像、壁画、书法于一身,难能可贵。但比较可惜的是,在1925年至1937年期间,佛光寺寺僧曾用颜料对佛像進行了表面重妆,甚至加穿了龙袍,看起来颇为怪诞,导致其失去“醇和古厚之美”。


五台县|山西古建之旅(3) 五台县|山西古建之旅(3) 五台县|山西古建之旅(3) 五台县|山西古建之旅(3) 佛光寺平时下午4:30就关门了,七月暑期为了方便游人,延长到了5:30。我们施施然地看到关门一刻。各种游学团的老师讲解也听好几轮了。

五台县|山西古建之旅(3) 五台县|山西古建之旅(3) 五台县|山西古建之旅(3) 五台县|山西古建之旅(3) 南禅寺寺外买了老乡自己种的李子,佛光寺寺外买了老乡自己绣的杯垫。临近关门,我说,我还有寺门的照片要几拍,你们等我一下。他们笑盈盈的,“等你,等你”。一张垫子5元,一对12元,“你看,六六大顺,好不好?”我并无还价,可以,权当支持当地经济。

参观完时间尚早,我们没有选择在五台县住,而是直奔代县而去。途中路过一条河,也不是很宽,水色浑黄,流速颇快。对比前几日因暴雨涨水淹越桥面,这会儿算是水退了。


五台县|山西古建之旅(3) 五台县|山西古建之旅(3) 五台县|山西古建之旅(3)photo by 虎鲸 五台县|山西古建之旅(3) 五台县|山西古建之旅(3)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