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代县|山西古建之旅(4)

2025-03-25 14:50阅读:31,436
代县,古称“代州”。地处长城雁门关脚下,地势险要,历来为北方的军事重镇,薛仁贵、郭子仪、杨业等历代名将都曾在代州驻守。

代县的文物古迹众多,城内包括边靖楼(明)、城墙(明)、阿育王塔(隋)、文庙(元)、武庙等,城外则是大名鼎鼎的雁门关。民间流传一句顺口溜,“代州鼓楼应州塔”,指的便是边靖楼和应县木塔。

代县|山西古建之旅(4)
代县|山西古建之旅(4) 代县|山西古建之旅(4) 代县|山西古建之旅(4) 代县|山西古建之旅(4) 代县|山西古建之旅(4) 代县|山西古建之旅(4)
当晚入住代县的一家宾馆。第二天游玩了代州古城和雁门关。

代县|山西古建之旅(4) 代县|山西古建之旅(4) 代县古城:阿育王塔--毛泽东路居--边靖楼--文庙

惊讶于导览地图上的英、日、韩语,称赞代县的旅游配套应是做的不错。
坐标落在县政府里的阿育王塔,不收门票。前人指点是从大门进,我们半信半疑地问了保安,保安挥了挥手真的让我们进了,并教我们靠右行一直拐过去就行。这时天公不作美,开始下雨。我们便持伞,在雨中绕塔转了一圈。

这塔始建于隋仁寿元年(601年),原为木的结构,系原圆果寺内的一座佛塔,但自建600多年中屡遭灭佛、雷火、兵革等劫难,于是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时,改建作了砖塔,得以保留至今。塔基是正圆形,为一座藏式喇嘛塔。塔身观之,比例和谐,轮廓秀美。寺毁塔存,如今这孤零零的阿育王塔脚下是一大片的停车场。

代县|山西古建之旅(4)
代县|山西古建之旅(4)
从阿育王塔一隅,便能见到毛泽东路居故址。1948年4月6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由陕北前往西柏坡途中,路居代县旧代州衙署。毛泽东卧室陈列有当年的家具和用品。

代县|山西古建之旅(4) 代县|山西古建之旅(4) 代县|山西古建之旅(4) 代县|山西古建之旅(4) 代县|山西古建之旅(4) 边靖楼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是整个代州的最高点,有“万里长城第一楼”之美誉。整座建筑显得稳重雄浑,意思是守卫北边,使之安宁。修建次年,代县恢复为州,这座楼就成为州城的鼓楼了。

我们车停在楼北的停车场,抬头见巨匾“威镇三关”。试图从城门下步行穿入,并不能通行,于是隔着栏杆,我们冲几步之遥仰举着手机拍照的游人们喊道:“这边上面写着什么?”好心人用不知哪里的口音回答,“誓为死达”。听罢我心里一阵犯嘀咕,这啥意思?直到我们车绕到楼南,这才看清巨匾上书的是——“声闻四达”,好一番壮志凌云的气魄!

代县|山西古建之旅(4) 代县|山西古建之旅(4) 代县|山西古建之旅(4) 代县|山西古建之旅(4) 代县|山西古建之旅(4) 代县|山西古建之旅(4) 最后来到文庙。代县文庙的规模超出了我的想象,这是个五进的宏大建筑群,其占地面积如此之大,是华北现存最大的州文庙。查了一下,总面积达14400平方米。我们现场买的门票,停车费另外付。雨中的文庙,烟雨缥缈,别有一番意境。殿前筑露台雕栏,甬道为五爪团龙石雕,实属少见,别出文庙多为四爪,帝王才为五爪。文庙屋檐所用孔雀蓝瓦顶,颜色少见,十分亮眼。

我们到时,刚好有个游学团在参观,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在孔子像前拜了又拜,虔心祈求考试高中、学业进步。他们走后,整个文庙就只剩下我们仨人,听得雨声淅沥。

临走时遇见了雪糕刺客(28元),这儿的文创雪糕比西安和敦煌景区的(18-22元)都要贵。

代县|山西古建之旅(4) 代县|山西古建之旅(4) 代县|山西古建之旅(4)
代县|山西古建之旅(4) 代县|山西古建之旅(4) 代县|山西古建之旅(4) 代县|山西古建之旅(4) 代县|山西古建之旅(4) 代县|山西古建之旅(4) 代县|山西古建之旅(4) 代县|山西古建之旅(4) 代县|山西古建之旅(4) 代县|山西古建之旅(4) 代县|山西古建之旅(4) 代县|山西古建之旅(4) 继续北上,看来要雨中登雁门关了。
一语成谶,风雨飘摇中登雁门关段长城。我这鞋子,才盛了鸣沙山的沙,又泡了雁门关的雨。

雁门关景区也沾染了目前被屡屡诟病的国内景区习气和套路:划了无比大的一块范围,从游客中心出发,先买车票,乘坐接驳大巴到达景区外的停车场,步行一段扫码过闸;进入景区后,还得再缓步爬坡穿过一条长长的商业街,方才正式来到雁门关的脚下。中间还穿插了一块迷惑游客的商业区,别走台阶,一直走缓坡即可。我们腿力好,难度不大,但对于行动不便的人和腿脚不利索的老人来说,整个规划设计非常不友好。

代县|山西古建之旅(4) 代县|山西古建之旅(4) 代县|山西古建之旅(4) 代县|山西古建之旅(4) 短短一小时攀爬过程中,雨越下越大,进退两难,只能一头走到底。我的裤子从全干到全湿,最后直接说从水捞出来的也不为过。没带伞没带外套的同伴,不得已买了一件雨衣,反倒没湿得那么彻底。

雁门关,号称天下九关之首,与宁武关、偏头关合称内三关。几千年的金戈铁马,春风不度,独留青冢。脑海中回忆起小时候爱听的评书《杨家将》,杨令公撞碑身亡、佘太君百岁出征、大破天门阵、六郎探母、穆桂英挂帅……都是耳熟能详的故事。杨家满门忠烈,那浴血奋战的典故就都发生在这里!

长城上横风斜雨,把我们给冻的啊。这还是七月盛暑,我们都穿上了抓绒外套来御寒,要是苦寒之时,又会是怎样的情境。我们在风雨中站立不稳,举步艰难,团雾迷蒙,能见度极差,教人直感叹这雁门关难守,遥想当年的将士们驻守此地多么地不易。

代县|山西古建之旅(4) 代县|山西古建之旅(4) 代县|山西古建之旅(4)
代县|山西古建之旅(4)

代县|山西古建之旅(4) 代县|山西古建之旅(4)
代县|山西古建之旅(4) 代县|山西古建之旅(4) 代县|山西古建之旅(4) 代县|山西古建之旅(4) 代县|山西古建之旅(4) 代县|山西古建之旅(4) 下来顾不上吃午饭,商业大街直接忽略,赶紧就游客中心附近的餐厅换了身干衣服。景区餐厅规格不比代县城区,不过虽然简单,味道是不错的。

代县|山西古建之旅(4) 代县|山西古建之旅(4) 代县|山西古建之旅(4) 代县|山西古建之旅(4) 代县|山西古建之旅(4) 代县|山西古建之旅(4)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