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爸爸一口把孩子的冰激凌咬掉一大口,孩子哭了,换你,你会怎么做?

2018-06-04 09:17阅读:23,645
​有个妈妈给我讲了个事儿。女儿4岁,有一天玩了回家,路上妈妈给买了一个冰激淋。孩子心情好,说让爸爸吃一口。结果爸爸啊呜一口,几乎把那个冰激凌给吃光了,下面的蛋筒都碎了。孩子一下就哭了。妈妈让爸爸道个歉,爸爸说我又没错啊,是你说我可以吃一口,又没说多大口。妈妈说要不再去买一个。爸爸说不能这么惯着她。反正是,抱着哭闹的孩子回家了。
1
我的反应是,再去买一个不就得了?(后来大宝放学回家,我讲了这个故事,他也立刻说,再买一个呗。真是我亲生的!)
在我脑子里,这根本不是一件事儿。不小心一口咬多了,哎呀,不好意思,咱们再去买一个吧。就行了。
(插播一句,这个跟一个家庭的家庭气氛,家庭文化有关。你和孩子的关系是什么样子的?你们家的整体气氛是什么样子的?这对孩子和父母的互动都会有影响。所以,这事儿,在很多人家里,就是根本就不值一提的小事。在另一些人家里,可能真的会引发出一连串的后续反应。)
这件事情之所以变得这么有意思,是后来妈妈问的几个问题。
2
我说,再给孩子买一个不就得了。
妈妈问,这样会不会把孩子给宠坏了?
“会把孩子宠坏”这句话,经常象一个猝不及防的拍子,朝我拍过来。我脑子里压根就没“宠坏孩子”这根弦。我就不明白,为什么很多父母有这样的害怕:满足孩子--> 孩子被宠坏了--> 所以不能满足孩子。
我就在想这里面的关系。满足孩子,并不代表百依百顺,而是,关心孩子内心的感受,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同时,你养孩子,又不是只做“满足孩子”这一件事情。养孩子,你尊重孩子,孩子也会尊重你,不要指望你从来不尊重孩子,却要求孩子尊重别人。而且你也有满足不了孩子的时候,这个时候,你可以教同理心,教人和人之间恰当的边界。这样养出来的孩子怎么会是宠坏的呢?
3
妈妈说,爸爸当时就是觉得自己又没错,也不同意去再买一个。
我说,是我的话,我肯定会再去给孩子买一个。
妈妈说,那你会当面说爸爸做得不对吗?
我说,如果是我的话,发生这样的事情(虽然这种事情在我们家肯定不会发生),我会说,爸爸不应该这么做。
妈妈就很困惑,她问,如果当着孩子的面说爸爸做得不对,会不会破坏爸爸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形象。
她说,她有个朋友告诉她,不应该当着孩子的面说,有什么话私下沟通。

我觉得这个问题也很有意思。爸爸做得不对,也不能当面说不对,怕这样会影响爸爸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
问题是,孩子不是傻子,其实爸爸啊呜一口咬多了,不是什么大事,跟孩子说个对不起,再给买一个,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关键是,后面爸爸给自己找理由,先是说,你又没规定一口是多少(简直强词夺理了),后来又说再买一个会宠坏孩子(更没有道理)。爸爸做了这样的事情,孩子都看着眼里,她心里怎么想?她的感受是什么?难道不应该关心一下孩子的感受吗?爸爸在孩子的心目中又是什么形象呢?
爸爸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呢?是通过爱建立起来的。我写过,建立良好亲子关系,要做到真诚,同理心和接纳。
戳这个链接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有三大原则
这个爸爸哪里体现了真诚、同理心和接纳?孩子不是傻子,父母在他们心中什么形象?他们很清楚。
我们家的原则一直是,事情,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如果做错了,跟孩子道歉,越是这么诚恳,孩子越是信任父母,越是肯体谅父母,而且孩子自己做错了,也愿意道歉。有一次爸爸没问清楚,就说小宝做了一件什么事。小宝就很委屈。我当时立刻抱着小宝,跟爸爸说,你没有问清楚,就这样说,不公平。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现在来说清楚。事情说清楚了,爸爸马上就道歉了。这一点儿也不影响爸爸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
4
那个妈妈就又有问题了,说,不是说,夫妻关系大于亲子关系吗?你当面指出爸爸不对,会不会让孩子觉得父母的关系不好?
怎么会呢?
当面指出爸爸不对,是因为在事情发生的时候,我首先关心的是孩子的感受,我不能让他有委屈。而且,事情说清楚了就好了,孩子也不会觉得父母关系不好啊。孩子看到的是,即使是相爱的两个人,也可能有不同的看法。有不同的看法,也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可以讨论,解决,这样,鼓励他们也愿意和父母沟通,我觉得是一件好事。
至于夫妻关系大于亲子关系这句话,我也经常看到。我觉得这个夫妻关系大于亲子关系的意思,应该是夫妻之间是队友,互相支持,共同养育孩子。夫妻关系好了,养育孩子更有效(这是有研究支持的,青少年心理学教科书,有一节专门讲这个问题),所以,夫妻关系是一个家庭和睦的根本,是孩子的安全基地。
至于要不要这么说呢?“夫妻关系大于亲子关系”?我个人不喜欢这样的说法。
我一直说,一个家庭,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系统。每一个人,都对这个家庭的关系,气氛起到作用。
有一项研究,观察中学生和妈妈在一起,中学生和爸爸在一起,中学生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是什么情况。这三种情况,三个人的互动都不一样,具体研究我不说了啊。当房子里的人数变化的时候,孩子和父亲或者母亲,讲话的语气,互动的态度等等都有变化。
所以,重视家庭的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重要的,每一个人都是这个家庭的一份子,怎么互相相处,而且,怎么随着孩子的年龄变化,调整自己和孩子的关系,要去看到这个大的画面,而不是看到别人一句口号,一句建议,就说风就是雨了,去不折不扣执行。很多时候,这样做,反而很容易走偏。
这一件小事,我没想到还能引出那么多问题,很有意思。我在微博上,下面有很多人评论,我的读者都很不错,有些评论非常精彩!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我的微博看一看评论。
这件事情,我现在就是根据妈妈的不断追问,做出的回答。其实看微博的评论,还有好多“点”可以说,以后有机会再说。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
打开APP